刘雪红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宫颈炎患者各35例。观察组通过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4.29%、8.57%,62.86%、42.86%,P<0.05。治疗过程,两组均产生头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但经过处理后,得以控制。结论宫颈炎通过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永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加肠炎康200ml、锡类散1支传统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用平板电脑进行疾病知识宣教,灌肠管改用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液中再加入利多卡因0.1g配合不同体位进行灌肠,对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度、保留时间、及治疗的有效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病人感觉舒适,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1年左右。为保护母婴健康,降低婴幼儿的死亡率,做好哺乳期保健至为重要。由于哺乳期产妇既要坚持正常的工作、劳动,又要哺育下一代,体力上和精神上都消耗较大,所以做好这一时期的保健工作,对母婴健康十分有利。
作者:李兆园;陈洁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测人员于术前、术后、随访过程中完成105例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工作,记录不同时期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05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CA15-3、CA125、CEA、TPA等各项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年有效随访可知CA153+CA125+CEA+TPA检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灵敏度高达100.00%,显著高于CA15-3、CA125、CEA、CA15-3+CA125等检测结果灵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53、CA125、CEA、TPA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为临床医生确诊乳腺癌疾病及掌握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随访过程中根据CA153+CA125+CEA+TPA联合检测结果可及时准确的判断病情转移情况,使乳腺癌患者尽早确诊疾病并积极治疗,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
作者:李胜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诊重症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观察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形式,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等指标进行调查,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重症患者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形式,其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有助于预后治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余汇何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替唑钠中有机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自动进样,在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效果良好。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便于操作。结果平均回收率97.3%-97.6%;变异系数3.1%。
作者:孟繁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60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患者。对照组30名患者在经期结束之后的5d使用甲硝唑和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30名患者在经期第1天就急进行甲硝唑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通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7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安全可靠,完全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会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8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10例死亡,死亡率为11.3%(10/88);其中3例死亡原因是脑部受到较大的创伤,6例死于脑组织受损严重导致流血过多,1例由于抢救不及时,手术过后器官出现严重衰竭导致死亡。其余78例经过抢救均得到治愈。结论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救治中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永青;郭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疾病的发病率和膳食结构紧密相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长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环境的压力大、医保缺失以及膳食营养结构急剧转化。其中膳食营养结构急剧转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关键原因,近几年来居民的饮食结构逐渐从三低一高型转向三高一低型,使得慢性病发生率不断提高。本文就营养失衡导致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国民身体素质的措施,以期提高国民平均寿命增长率。
作者:刘立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子宫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3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护和加强临床护理,手术效果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发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术式及护理模式具有安全,高效优势。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当尿路发生感染后,临床患者会出现感染症状,并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征象,即可诊断为尿脓毒血症,如果合并功能衰竭、血流灌注不足或者低血压可能是严重脓毒血症。当前,经皮肾镜取石技术,容易引发严重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甚至造成死亡。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进行系统性分析,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邱阳;陈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现如今,医药市场中的六味地黄丸是人们常见的药品。这种药物不仅本身药性相对比较平和,还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不仅如此,六味地黄丸还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血糖,对动脉硬化以及肿瘤等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由于这种药物对于人体大有裨益,因此,很多人都纷纷够买这种药物。但是,事实上,是药三分毒,六味地黄丸也不例外。这种药物并非是人人都可以服用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年龄,身体健康程度来进行服用,选择适当的用药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作者:苏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4月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并实施规范化管理护理,从中选取20名护士和43例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管理护理前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评分。结果和管理护理前比较,管理护理后,患者知识掌握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护士理论知识评分与专业技能评分均升高,规范化管理前后各数据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且予以规范化管理,可提高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继而进一步专科护理质量,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作者:郑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儿童由于身体还未发育成熟,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年人差异很大,特别是肝、肾、神经、内分泌功能,如果用药不当会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因此在对儿童用药进行分析时,要单独的分析其体内药物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由于临床上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的高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药物成为人类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中治疗疾病的一种必要手段,但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会对人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儿童,他们身体的各个方面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医生在用药时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对儿童更安全、有效的用药是现代医学中噬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也逐渐的进入大众的视野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
作者:旭仁其木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6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并且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中患者,给予前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护理疗效,分析前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于临床中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心率失常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对患者应用前位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护理疗效,减低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徐翠娟;徐艳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80例以及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分别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和抗结核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特征: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痰菌阳性等临床表现进展更深,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抗结核治疗效果:观察组中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其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血糖控制尚可和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其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而早期积极控制血糖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岳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的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个50例。常规组使用宫缩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50.36±70.67)毫升;常规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420.25±90.15)毫升,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常规组为88%,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宫缩素单独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宫颈癌患者48例,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对两组宫颈癌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十分满意为20例、十分满意率为83.3%,满意为3例、满意率为12.5%,不满意为1例、不满意率为4.2%,总满意率为95.8%;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十分满意为14例、十分满意率为58.3%,满意为2例、满意率为8.3%,不满意为8例、不满意率为33.4%,总满意率为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进行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增强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胡鸣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神经内科专科护理发展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基础,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护理工作。并制定专科护理方法、专科常见疾病护理手段、专科疾病健康宣讲等手段开展优质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比较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相关并发症、常见疾病健康知识等的掌握效果。结果在提供了优质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而且患者的并发症有所减少,对于专科疾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有所提升。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催你神经内科专科护理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艳梅;徐翠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86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3)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n=43)给予健康教育指导,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观察2组患者随访期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观察组的导管脱出、引流管阻塞、结石形成、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掌握健康所需要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翠雅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