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澄;王令彪
目的 研究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良、恶性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灰阶超声价检查的准确率68.2%与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84.1%比较明显偏低,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率95.2%与灰阶超声检查准确率68.2%和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84.1%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肿块鉴别中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彭安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探索丹参注射液辅佐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7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41例)和单纯用药组(38例).单纯用药组仅用神经节苷酯,联合用药组联用丹参注射液和神经节苷酯.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患儿肌张力改善时间、意识恢复时间、NBNA评分的差异.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例数比单纯用药组多,总有效率经X2检验显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肌张力改善时间、意识恢复时间、NBNA评分跟单纯用药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数据经t检验显示3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辅佐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确切,可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肌张力和意识,改善其神经行为,值得推广.
作者:普布扎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为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笔者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效果显著.方法 使用清燥救肺汤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42例患者服用6剂后症状消失,34例患者服用9剂后痊愈,24例患者服用12剂后诸症悉除.结论 用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风燥伤肺型咳嗽,患者病情减轻,效果明显.
作者:李宗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与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本疾控中心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开展呼吸道感染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和质量控制分析工作,选择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收集观察组患者痰液,在痰液培养工作中联合应用质量控制措施,对照组患者仅进行痰液收集和培养工作,对两组的细菌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痰液在杆菌肤多黏菌素氧化发酵培养基、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十六烷基三甲钱琼脂、巧克力杆菌肤琼脂培养基上的阳性率分别为94.87%、92.30%、89.74%、87.18%,对照组患者在杆菌肤多黏菌素氧化发酵培养基、甘露醇高盐琼脂培养基、十六烷基三甲钱琼脂、巧克力杆菌肤琼脂培养基上的阳性率分别为74.36%、66.67%、71.79%、69.2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措施可有效提高细菌检验合格率,值得应用.
作者:胡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院收治的具有攻击行为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镁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的MOAS评价均有所下降,治疗2、4周后,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组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安全有效,适宜组临床治疗中使用.
作者:颜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对降低骨科卧床患者并发便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卧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便秘发生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明显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史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乡镇卫生院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镇卫生院门诊于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所接收的输液患者1000例来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帮扶前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组为支援护理专家团队,制定护理制度,加强输液安全的管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静脉穿刺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通过帮扶教育实践,将护理工作的实际价值展现在患者面前,提高了受援医院的静脉输液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佳状态中轻松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的小儿口腔溃疡患儿9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锡类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效果较优,且疗程较短,适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EGCG在不同缺氧状况下对小鼠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建立常压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实验动物模型,研究EGCG在不同缺氧状况下,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 EGCG能使常压缺氧,特异性心肌缺氧及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EGCG能提高实验小鼠在不同缺氧状态下的抗缺氧能力,表明EGCG具有一定的耐缺氧活性.
作者:汪晨净;裴淑艳;张倪;杨少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究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而使不合理使用药物的现象明显减少.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2180例,同时分析以及记录经常可见的8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进而减少消化内科不合理使用药物问题的出现.结果 经过统计以后发现,在2011年1月~2015年8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218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使用药物治疗,能够发现一共有274例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发生,当中2011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67例,2012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57例,2013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63例,2014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53例,2015年出现不合理使用药物的问题一共有34例.消化内科不合理使用药物的主要原因包括有药物使用量较大、重复使用药物、联合使用药物不合理以及药物连续使用造成毒副作用.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当中,合理使用药物是保障临床疗效的基础,所以,采取相对应的应对措施,提高使用药物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作者:王伟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普外科患者术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两年普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手术患者.其中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所得指标.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刚刚入院时(P<0.05),且实验组术前SAS评分优于参照组术前评分(P<0.05).结论 对于普外科手术患儿而言,术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能够降低其手术前的焦虑症状,提高手术配合度以及手术效果.
作者:蔡淑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应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 随机择取2014年07月~2015年07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5例.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前列腺切除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各项对比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其治疗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科学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任大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病患者(实验组)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级高血压42例,2级高血压39例,3级高血压41例,同时选取8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4月~2015年8月,两组观察对象均实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观察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之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不具有意义;但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结果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邹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美国每年大约需治疗二百万例长骨骨折,Heppenstall估计其中5%可发生骨不连,而延迟连接的发生率更高.对急性骨折采取积极的治疗已使许多骨折的延迟连接和骨不连的发生率降低.经临床或X线证实骨折愈合停止而未连接的可能性很大时才能诊断为骨不连.长骨干部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至少在6个月之内不能认为是骨不连,特别是在局部伴有感染等并发症时.相反,股骨颈骨折有时在3个月时就可诊断骨不连.所有成功的骨不连的治疗都要求准确的复位、充分的植骨和坚强的固定.许多手术方法或联合方法均符合这些要求,一些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方法.
作者:邢佳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采用舒适护理进行输液婴幼儿的临床干预对其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择取2014年09月~2015年08月之间,在我院儿科进行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患儿120例.将他们按照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即:对照组患儿6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治疗;观察组患儿60例,采用护理干预进行穿刺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穿刺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 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浅静脉留置针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67%)和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1.67%),并发症总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13.33%),且家长护理满意度(95.0%)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组间各项对比的差异性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婴幼儿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升家长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李萍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96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前路治疗、后路治疗及前后路治疗,分析三种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者在治疗后随访6个月,三组脊柱Cobb角治疗前后比较,前后联合与前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后联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后路与前路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伤情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一般资料:我院自93年至今,共治疗10~60岁包过长或包茎男性400余例,一般术后7~9天缝合线直接脱落,病人无任何痛苦.1手术指征:包茎的病儿因包皮囊口狭窄而导致排尿困难,或反复感染. 成年人因包茎或患包皮过长反复感染.早泄患者等2术前准备:手术前夜和手术当天,嘱病人备皮清洗局部.并发包皮,阴茎头发炎者,需要先用药物和局部浸泡.待炎症消退再行手术.
作者:张宗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兔子进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证明胫骨连接处重建缝合的方法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伤是有效的.方法 随机挑选24只成年健康成年兔子,将这24只兔子的左右后腿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切断作为自身对照模型.24只兔子右腿为实验组,左腿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即右腿行内侧半月板后根胫骨连接处重建缝合,对对照组即左腿断裂的内侧半月板后根不予缝合,分别于缝合术后3周、6周、12周处死兔子,取材后对两个组的内侧半月板进行大体形态肉眼观察后对其采用HE染色,MMP-3抗体免疫组化,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肉眼观察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MMP-3抗体免疫组化结果、细胞凋亡结果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胫骨连接处重建是一种对半月板修较好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即可起效,有效率较高,可缩短半月板裂缝间的距离,对愈合提供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半月板突出,防止关节间隙的变窄、关节接触应力变大的发生,从而阻止软骨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段频磊;翟晓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牙冠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牙冠缺损患者(共7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进行修复,通过为期三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修复效果为优者50颗,良者18颗,差者4颗,修复优良率为94.4%(68/72).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修复牙冠缺损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方法 选取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00名予以研究,采用称量法与记账法结合的方式调查儿童5d的饮食情况,并且予以血红蛋白测定及体格检查.结果 经调查可知,儿童饮食种类较多,水果摄入比较充足,乳类及其制品摄入较少;饮食中维生素、营养素供给达标,但钙、锌摄入较少.儿童体格发育中等及上等水平比例,WAZ为99%,HAZ为100%,WHZ为100%.生长迟缓、消瘦、低体重的检出率分别是0.5%、0%、0%,肥胖、超重的检出率分别是6.5%、11.5%,贫血检出率是0.5%.结论 此幼儿园儿童饮食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情况均良好,但少数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存在明显的肥胖、超重问题,需要对儿童饮食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提供更加科学的饮食方案.
作者:马祺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