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湘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ICU接收治疗的急重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抽取法分成两组,常规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投诉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ICU病房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童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在良、恶性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灰阶超声价检查的准确率68.2%与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84.1%比较明显偏低,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查的准确率95.2%与灰阶超声检查准确率68.2%和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84.1%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灰阶超声和弹性成像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良性、恶性甲状腺肿块鉴别中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彭安湘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普通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8.3%,健康知识掌握度为90.0%,舒适度为91.7%,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谢元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小儿疝气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疝气手术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上的差异.结果 在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7.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5%.结论 腹腔镜小儿疝气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儿恢复速度,提升术后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姚娅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诊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单独采用达英-35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FSH、LH、T以及IR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研究组患者的TC、TG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迎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VIP、CBM、和WanFang Data,收集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非随机的同期临床对照试验(CCT),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5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显示,(1)综合疗效有效率亚组1的3篇文献(I2=0%,P=0.53)和亚组2的4篇文献(I2=38%,P=0.18)都具有同质性:亚组1:RR=9.53,95%CI[4.19,21.69],P<0.00001;亚组2:RR=10.79,95%CI[5.69,20.44],P<0.00001,两个亚组的组内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有效;(2)综合疗效治愈率4篇文献对治愈率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P=0.79,I2=0%,同质性较好,选用固定效应模型,RR=4.00,95%CI[2.39,6.68],P<0.0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药足浴能够治愈糖尿病足.结论 中药足浴可改善糖尿病足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尚可指导今后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与研究.因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其论证强度较弱,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盆腔炎患者中抽取77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38)采取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n=39)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且其腹痛、包块和体温异常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硝唑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见效快,可作为盆腔炎理想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程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者200例纳入研究组,另300例正常糖耐量孕妇纳入对照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高龄产妇、孕前肥胖、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所占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肥胖、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实践中应注重高危孕妇,通过针对性的预防,以此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孕妇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术后予以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38例,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3月后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 康复治疗前(入院时),两组AISA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康复治疗3月后,观察组AISA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术后SCI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实践.
作者:任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观察组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照组向关节腔内注射曲安缩松.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说,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该治疗方案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建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新生儿45例,检出先心病者12例,检出率26.7%.探查切面: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四腔心即胸骨旁、心尖,必要时胸骨上窝探查主动脉弓.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类型的顺位是左向右分流畸形占75%,右向左分流型占16.7%,肺动脉出口梗阻占8.3%.结论 为减少先心病的发病率和围生期死亡率,应重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重症先心病及时终止妊娠;生后对先心病也应早做超声诊断,发现重症及早外科治疗,轻者定期随访.
作者:刘红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艾滋病是以吸毒和性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当前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方面,普洱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早期宣传、国境防范,到现在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形势下,普洱市艾滋病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根据新情况,通过健康教育、重视性别因素、消除社会歧视方面做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确保人们的生命健康.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近期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随机分2组.观察组患者选择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分象限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比两组探诊出血率、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探诊深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探诊出血率分别为20.00%(8/40)、22.50%(9/40),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下降明显,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来说,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与常规的分象限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疗效相同,医生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作者:吴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延续性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保守治疗方案,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延续性护理)各28例,观察比较康复效果和遵医行为.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24例(85.7%),高于对照组的17例(60.7%);科学用药、健康生活、腰腿锻炼依从性试验组为100%、92.9%、89.3%,对照组为82.1%、71.4%、6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延续性护理疗效更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刘云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为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较对照组的77.8%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郑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预防院内感染及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输血患者1028例(观察组)、健康体检者100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艾滋病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IV)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 患者输血前抗-HIV、抗-TP、抗-HCV、HBsAg阳性率分别为0.2%、1.8%、0.7%、9.9%,其传染病指标阳性率的12.5%高于对照组的7.4%,男性输血患者HBsAg感染率的11.4%高于女性的7.1%,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输血前检测传染病指标,初步了解健康状况,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避免院内感染及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旭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黄体酮胶囊与黄体酮注射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3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本次调查研究组,给予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另选取13例同种疾病的患者作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治疗,对比两组采用不同方案治疗患者的终疗效.结果 口服黄体酮胶囊的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平均孕酮值为(18.6±3.3)ng/ml、治疗后的血清平均孕酮值为(43.3±3.9)ng/ml、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8.1±1.2)h,保胎成功率为92.3%,而注射黄体酮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平均孕酮值为(18.8±3.6)mg/ml,治疗后的血清平均孕酮值为(40.1±2.6)mg/ml,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9.8±1.6)h,保胎成功率为69.23%,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黄体酮胶囊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治疗方法更简单,价格经济实惠,患者更易接受,保胎效果佳.
作者:乌日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距跟骨间韧带基础与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足部影像学检查的80例患者,分别行MRI检查、CT检查和X线检查,获得解剖图像及距跟骨间韧带及隙数据测量结果,分析损伤特征.结果 同一受检者双侧距跟骨间韧带长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同侧距跟骨间韧带长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7.6%的跟骨骨折患者伴有距跟骨间韧带损伤.结论 距跟骨间韧带是距下关节稳定的基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男女之间在距跟骨间韧带及间隙上的差异,而且约有一半以上的跟骨骨折患者伴随距跟骨间韧带损伤,提示距跟骨间韧带作为距下关节基础的重要性.
作者:杨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对护理人员关于围手术期护理项目的风险性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以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手术中心的30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对该30名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围手术期各护理项目的风险性认知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认为手术前具有高度风险性的护理操作项目主要为药物应用、静脉穿刺、病情观察等,手术中具有高度风险性的护理操作项目主要为查对、药物应用、体征观察等,手术后具有高度风险性的护理操作项目主要为药物应用、引流护理、输血护理、麻醉护理等.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培养,对具有高风险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项目进行加强管理,以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管理质量.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5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有效人数有1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有效人数26例,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中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