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IV重叠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受损分析

赵玉;彭红梅

关键词:HIV, 合并感染, 肝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合并HIV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确诊HIV患者共82例,其中单纯HIV患者22例,HIV合并HBV患者20例,HIV合并HCV患者20例,HIV合并HBV、HCV患者20例,对比4组患者肝功能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结果 3组合并症患者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HIV组(P<0.05),提示HIV合并HBV、HCV患者在肝功能损伤方面更为严重.此外,HIV+HBV+HCV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HIV+HBV和HIV+HCV组(P<0.05),肝功能损伤为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HIV合并感染者相比单纯HIV感染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易发生相关不良事件,增加合并感染者肝病相关的死亡风险.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A3GmRNA及干扰素α在HIV、HCV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和相关性

    目的 观察HIV合并HCV患者A3G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干扰素α与A3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患者,分为HCV感染组、HIV感染组、HIV/HCV合并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A3G、IFN-α表达水平;结果 HCV患者PBMC中A3G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与HCV的复制水平无相关性.HIV组患者IFN-α表达水平为2.78,HIV/HCV合并感染组IFN-α表达水平为2.0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但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A3G mRNA表达水平与IFN-α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3G在HIV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与HIV合并HCV患者的表达水平相近.同时,A3G对丙肝病毒载量的影响不明显,与IFN-α表达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祖力胡麦尔.马木提;努尔比亚.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目的 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针对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给予精心治疗以及护理干预,终患者的疾病有效恢复,顺利出院,患者均未出现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的现象.在出院后对患者实施20个月~27个月的随访,患者的功能全部有效恢复,获得较高的治疗优良率.结论 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成功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系列的并发症,针对疾病的康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痛苦感显著缓解,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刘建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相关因素,稳定护士队伍,减少护士流失率.方法 选取上海市6家三级甲等医院103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问卷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通过网络发放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个人成就感、情感衰竭、去个性化(x±s)得分分别是32.53±11.47;28.04±5.60;5.77±2.48,均高于常模,说明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严重;离职倾向的总均分>2(离职倾向较高标准)所占的比例达到75.46%,急诊科护士的离职倾向较高;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个人成就感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结论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对离职倾向影响较大.所以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现象,降低离职率,对稳定急诊科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小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

    目的 分析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规范服药组(n=63)与不规范服药组(n=55),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核心知识掌握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结核病核心知识掌握差、自费以及不良反应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高危因素.结论 高龄、结核病核心知识掌握程度差、不良反应、自费是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临床应着重解决以上问题,保证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措施.

    作者:王时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评价腹部创伤的CT诊断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拟诊腹部创伤并进行B超声、CT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461例,阳性156例,空腔脏器损伤28处,实质性脏器损伤314处.结果 CT诊断特异度89.8%、阳性预测值81.9%、符合率89.8%高于B超声81.3%、70.5%、83.3%,CT实质性脏器损伤检出率89.49%(281/314)、空腔脏器损伤检出100.0%(28/28),高于B超声77.07%(242/314)、71.43%(2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漏诊者多为送院时间相对较早、早期表现不典型或隐蔽位置脏器微小创伤,误诊者多为原发实质性脏器疾病;积血CT(32±13)HU、肠液外渗(22±9)HU.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效用更高,特别是误诊率更低,可有效避免盲目开腹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浅谈先天性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检查新生儿45例,检出先心病者12例,检出率26.7%.探查切面: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四腔心即胸骨旁、心尖,必要时胸骨上窝探查主动脉弓.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类型的顺位是左向右分流畸形占75%,右向左分流型占16.7%,肺动脉出口梗阻占8.3%.结论 为减少先心病的发病率和围生期死亡率,应重视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重症先心病及时终止妊娠;生后对先心病也应早做超声诊断,发现重症及早外科治疗,轻者定期随访.

    作者:刘红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目的 关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的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结合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治疗后,其视力改善程度以及术后眼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结合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覃小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消化内科不同方式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治疗的1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使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三联疗法(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3%,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研究组患者的Hp值转阴率为93.5%,复发率为0;对照组患者Hp值转阴率为79%,复发率为6.5%,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三联疗法治疗会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有推广意义.

    作者:顾尚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在护理管理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总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84.62%;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6.1±1.95,对照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0.3±1.68;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绍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怀孕早期所采取的终止妊娠的补救措施,也是大多数育龄期女性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节育方法.近年来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其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十余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手术后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报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出入院手术患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小儿外科出入院手术患儿管理中,全程优质护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自2014年1月起,对我院小儿外科出入院手术患儿实施集中管理、全程优质化护理,对实施前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医生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02例患儿顺利出院率占到99.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之于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之前有显著提高(P<0.05);且医院管理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小儿外科出入院手术患儿管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医院服务质量,使医院获得更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作者:黄晓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疗效.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腹股沟复发疝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腹腔镜修补组和开放无张力组.开放无张力组行充填式开放疝环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修补组采取腹腔镜疝修补术.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进食时间、卧床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感染等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修补组感染等并发症率低于开放无张力组,X2统计处理呈P<0.05.腹腔镜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进食时间、卧床时间、恢复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开放无张力组,t统计处理呈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疗效确切,可简化操作缩短操作时间,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术后康复时间,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在新形势下做好残疾军人服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残疾军人疗养已不再是单纯的安置和休养,其服务内涵在不断地扩大和延伸.江苏省荣军医院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和残疾军人的需求,从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两方面着手,积极研究做好残疾军人的优抚保障工作新思路,针对残疾军人服务中产生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工作的新方法.

    作者:韩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老年社区性获得性肺炎的临床防治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老年社区性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我院2014年08月~2015年08月以来,收治的74例老年社区性获得性肺炎患者.给予患者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并就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临床统计显示,74例患者的细菌学清除率为89.19%(66/74),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89%(68/74),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仅为8.11%(6/74).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老年社区性获得性肺炎,能够迅速清除细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因而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

    作者:符坤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消化道大出血病患临床护理内容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共计90例.将上述患者均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显著例数29例,好转例数14例,无效2例,有效率95.6%;对照组中显著例数12例,好转例数15例,无效18例,有效率60.0%.比较发现护理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优质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临床应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汪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个体化护理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65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于术后第2天开始至术后第7天,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于术后第7天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评价.结果 从术后第3天开始至第7天,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谈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骨关节痛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临床骨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痛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布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每组30例.按照患者的自主意愿,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常规疗法+中医热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疗法治疗2个疗程和12个疗程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和疼痛评分差值.结果 根据临床数据比较,骨关节痛患者经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疗法治疗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状况(P<0.05).但在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差值(4.20±1.55)明显高于对照组(2.32±0.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关节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医疗法(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改善,临床长期应用缓解疼痛效果更好.

    作者:杨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DR摄影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5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临床治疗确诊为腰椎疾病,对所有患者进行普通X线平片以及DR摄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图像治疗以及阅片满意度.结果 影像质量评估中,DR摄影评分明显高于普通X线,P<0.05,并且DR摄影阅片质量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腰椎疾病患者进行DR腰椎正侧位摄影,能够清晰显像腰椎椎体、附件以及周围的软组织,成像质量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分析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5年1月~2015年7月之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15例患者接受西药口服治疗,实验组的27例患者接受中医汤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接受中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95%,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疗效显著,值得广大医护人员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姜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目的 分析使用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34例使用内镜方式取出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进行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和主刀医师默契配合,术后对患者的病症实施观察,开展饮食、健康指导.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33例成功取出,另外1例患者由于贲门部金属丝深嵌到肌层之中,转入上级医院展开治疗,没有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 内镜在在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非常有效,实施高效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加强健康指导可以有效防范医务进而小儿上消化道.

    作者:刘早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