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认知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应用认知护理方法,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接受认知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珍珍;靳菲菲;毋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诊断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在各类诊断指标层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乳腺肿瘤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坛寿;林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血压病逐渐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由于高血压病得发病多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所导致,然而目前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及服药的依从性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基层社区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势在必行。该研究纳入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观察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同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发生产后出血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测,随后选择常规方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尿肌酐和尿素水平予以检测。结果:观察组经检测后,血清胱抑素C、血尿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经比对统计学意义形成;而检测后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测率显著提升。结论: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根据。
作者:邓江;蔡兴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失眠症特指无法获得正常的睡眠,其病症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浅、睡眠时间短、多梦、醒后疲劳,以及缺少清醒感,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属于中医不寐病症诊断范围。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失眠症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对患者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主要以镇静安眠药为主,不过其药效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容易形成药物依赖。近些年来,中医特色治疗失眠症以其特有的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被大量运用于临床中,现将中医治疗失眠症的进展进行综合概述。
作者:晁宇翾;王福民;徐鹏程;熊丹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质量评价活动对临床输血科质量及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输血科质量评价2014年6月活动前后血液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资料及有关数据。统计质量评价活动前后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结果与活动前相比,活动后每年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较少,合理用血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评价应用于输血科,可有效减少血液质量差错及输血不良事件,大限度合理用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工作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所在医院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开展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选取同期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锡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我科采用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80例,观察血压、心率、SpO2下降情况;镇静状态达到4级以上例数;牵拉反应达0级例数。结果: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患者血压下降10%-15%,心率下降5%-10%, SpO2下降小于5%;达到4级以上镇静70例,达87.5%;牵拉反应达0级61例,达76.2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起效更快,镇痛更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97例,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方面的控制效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改革的传统护理管理,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产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不同护理管理的实施后,对照组感染产生率约11例(18.33%),观察组感染产生率约2例(3.33%);同时,观察组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P<0.05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产生率,提升临床护理及预后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问题。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因为卫生监督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机制性的问题,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实践中依旧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促进监督执法联动管理模式的构建,加快提升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
作者:高祝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院体检科采血人次多、时间相对集中,故开放的采血窗口较多。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采血窗口须配备静脉采血操作相应的垃圾分类装置桶,但由于体检科采血室面积小,使用传统的医疗垃圾分类装置桶存在很多不足,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志英;朱萍英;于小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统计观察术后成功率、术前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即刻造影示锁骨下动脉狭窄处支架扩张良好,残余狭窄率小于10%,血流通畅,患侧椎动脉均转为正向供血;术后,28例患者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4例自觉症状无变化;1例术后30 min 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经内科降压、扩容等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出院;经随访发现,1例患者术后锁骨下动脉再狭窄,1例支架断裂。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龙全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AQ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是为了了解各行业职业卫生状况,为预防职业病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对不同辖区的规定以及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不同职业场所的职业病的危害不同并且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不断的加强技术革新和职业卫生管理。
作者:杨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重视用药护理,使病人及时配合用药治疗,早日康复。护士在临床第一线,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严重性降到低。这就要提高护士具有较高的的责任心。方法:加强护士药品相关知识学习及药物不良的观察,强化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对策。结论:重视用药的临床护理,可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应坚持不懈。
作者: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PCNL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12例,女75例,年龄17~75岁,平均49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13个月。结石大小为1.2cm×0.8cm~3.4cm×3.2cm,平均1.8cm×1.2cm。单侧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38例,双侧49例,其中合并同侧肾结石56例,孤立肾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3例,肾功能不全37例,有过同侧输尿管切开取石病史43例,输尿管镜碎石失败86例。结石位置低达第4腰椎下缘平面。所有患者均行PCNL,合并肾结石者同期处理。术后拔管前均行腹部平片及B超检查,以B超检查结石直径小于0.3cm为结石取尽标准。结果18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25±10)min,术中出血10~100ml,结石取尽率为100%,住院时间6~9d。所有病例均未输血,或出现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快捷、有效,对于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为首选,值得在此类病例的治疗上大力推广。
作者:杜生峰;张双号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