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8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2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和口腔炎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对其实施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何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旨在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儿科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儿科护理,未做相应安全加强管理。观察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护管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和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1),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1)。结论安全管理可提高儿科护理的安全性,降低儿科投诉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启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药师干预对于促进合理用药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资料,统计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与达到的实际效果。结果:药师干预逐年增长,其干预的具体内容则随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政策调整、管理工作的安排等方面发生变化。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药师干预是规范药物合理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的总称,这里所指的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部分场所及其设施。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质量的提升,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共场所卫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物质文明的标志。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卫生计生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本文就针对宁夏平罗县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吴晓慧;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舒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隋盛楠;韩香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 VAS评分(3.24±0.73)、术后3d VAS评分(2.89±0.82)低于对照组(6.25±1.14,5.63±1.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低于对照组(36.84%)(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94.52±3.23)高于对照组(81.45±4.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52±2.48d)少于对照组(20.45±2.35d),住院费用(19535.42±385.53元)低于对照组(24256.22±425.32元)(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边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医疗事业建设发展,体系化、职能化方面的不断优化对相关职能体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后勤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体系对医疗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以及保证整个医院正常运转起到明确有效的支持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枯草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泌表达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极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溶栓药物。本文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制备过程以及纯化、纤溶活性的测定以及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曹阳;韩路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医改的不断深化,医保的管理制度得到深化和发展,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出台,医院的医保工作也在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为此,医院应当不断创新医保管理工作,积极应对医保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出台相应的对策,强化医保管理模式,完善医务人员的职能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李俊梅;王昭富;张萍;梁成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眼睛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眼科疾病也越来越频繁。为此,眼视光技术逐渐得到重视,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是通过眼科学、视光学等学科的学习,实现人眼健康的维护。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在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制定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陈雪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超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病人入院第1次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第2次不使用支撑垫穿刺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桡动脉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使用支撑垫能更好暴露穿刺部位,角度灵活,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效果大大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的病案管理也开始采用信息化了,医院的病案管理从手工变成了电子病案。病案管理的信息化使病案管理变得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是也会存在的一定的风险,本文就病案的信息化特征和风险防范进行论述。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发生的应用阿奇霉素发生ADR56例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56例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过敏反应次之。结论:详细询问过敏史,谨慎使用,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是临床用药的关键。
作者:蒙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4例,并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分别应用末梢血采集和静脉血采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血采集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末梢血采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腺苷脱氨酶(ADA)检验在诊断结核性胸腹水中的作用,并对其检测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37例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37例炎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腺苷脱氨酶检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实验组腺苷脱氨酶活性为(55.23±10.71)U/L,对照组腺苷脱氨酶活性为(8.36±2.47)U/L,2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苷脱氨酶检测阳性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1%),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苷脱氨酶(ADA)检验简单易行,在结核性胸腹水筛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可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伍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外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口腔真菌感染治疗效果提升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间质性肺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氟康唑外用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比较分析不同药物对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后显示,观察组以95.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3天的真菌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相对于氟康唑外用,效果更好,能够较快的降低真菌阳性率,改善患者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我院输血科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输血科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观察实施前后红细胞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血液报废率及差错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红细胞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血液报废率均优于实施前;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均未出现差错事故。结论输血科完善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保障输血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作者:郜群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用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