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陈雪阳

关键词:高职, 眼视光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眼睛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眼科疾病也越来越频繁。为此,眼视光技术逐渐得到重视,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是通过眼科学、视光学等学科的学习,实现人眼健康的维护。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在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制定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酶制剂在全麦食品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提高全麦食品的食用品质及稳定性是其市场推广的关键所在。食品工业常用的酶制剂有葡萄糖氧化酶、漆酶、脂肪氧化酶、脂肪酶、真菌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等,在全麦食品的品质改良,色泽提升、组织结构改善等方面上有着巨大的帮助和市场。

    作者:曾吉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论改善氨苄西林钠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目的:对氨苄西林钠再生产工艺上的提升,回收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在技术革新下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方法:通过加入稳定剂异丙醇可以对成盐过程中的碱浓度进行控制。在投料的配比上需要通过加碱速度与时间上的配比来进行控制。结果:通过实验对比,该方法比在原有的制取工艺上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且收率高,生产上的周期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新的生产工艺是在原有生产工艺技术上的改进与进步,采用溶媒结晶法生产的氨苄西林钠相对于其他方法所含有的杂质量低,稳定性高,其中稳定性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密切。这种方法下生产出的氨苄西林钠质量水平在全国内位居第一。

    作者:陈延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质量评价活动对临床输血科质量及能力提高的影响

    目的:探究质量评价活动对临床输血科质量及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输血科质量评价2014年6月活动前后血液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资料及有关数据。统计质量评价活动前后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结果与活动前相比,活动后每年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较少,合理用血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评价应用于输血科,可有效减少血液质量差错及输血不良事件,大限度合理用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一例多用药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多用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一例多服用药物的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增加调班及机动班护士、多种形式进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特殊药物的发放制度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口服药发放提供一种系统的处理差错的科学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血压病人存在的情绪障碍,应加强和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下面通过对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的研究来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小者31岁,年龄大者82岁,平均年龄为51.5岁。诊断标准为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0例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对比分析症状减轻天数、住院时间、病情好转等方面情况。

    作者: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择42例因长期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未有一例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开展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41.55?10.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49?6.54)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自理能力评分为(5.24?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1.36)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影响较大,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能力与自理能力。

    作者:陈波;谢生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对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全部比较差异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序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感染科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规范其关怀行为。

    作者:孟国燕;胡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在腹腔镜手术中实施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以及手术室护理路径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中情绪状态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数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对照组达到24%。术中情绪方面,观察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利于减轻腹腔镜手术患者心理压力,预防腹腔镜操作所致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春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学习《护理学基础》的110例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学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应用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研究组教学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期末成绩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护理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肖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外用对口腔真菌感染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外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口腔真菌感染治疗效果提升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间质性肺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氟康唑外用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比较分析不同药物对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后显示,观察组以95.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3天的真菌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相对于氟康唑外用,效果更好,能够较快的降低真菌阳性率,改善患者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诊断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待的108例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及X线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观察早期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早期CT诊断灵敏率、特异率、准确率均高于X线,差异显著。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早期CT诊断,保证了检出率与确诊率,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当中抽取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之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很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仅3例出现并发症,均在术后2~3周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仅1例患者有轻微跛行。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鲁晓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方面的控制效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改革的传统护理管理,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产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不同护理管理的实施后,对照组感染产生率约11例(18.33%),观察组感染产生率约2例(3.33%);同时,观察组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P<0.05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产生率,提升临床护理及预后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问题。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成灌油剂量为5、10和15μL/g的地沟油实验组甲A、B、C和食用油对照组乙A、B、C,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5、10和15μL/g的油灌胃,一天一次,连续喂养7周。比较各组小鼠灌胃后的体重变化、胃肠蠕动变化及病理标本改变。结果:连续灌胃7周后,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持续缓慢增加,且随浓度增高呈正相关。地沟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局部胃粘膜上皮脱落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病变程度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食用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无明显改变。结论:连续7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有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李亚琴;陈帅;陈江兰;唐颖;官助朋;陈永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病变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上联合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有利于降低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梁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拟通过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s-CRP及肌酐、尿素氮,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1-4期CKD 患者100例、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对象的外周血标本,检测Hs-CRP及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两组间BUN,Cr, Hs-CRP有显著性差异,CKD组BUN,Cr,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微炎症反应,微炎症因子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及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兴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研究进展

    本研究的目的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如何建立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再次返院率。综述结果发现脑中患者出院计划实施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二次卒中率;较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出院后生存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作者:吴汝芳;黄海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