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梅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合并全身性急危重症的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预防。方法对2013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925例眼科疾患患者中发生全身性急危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2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全身性急危重症41例(2.1%)。其中高血压危象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脑梗死5例,脑出血3例,呛咳窒息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急性尿潴留4例,药物过敏休克1例,均经及时诊断及治疗,病情好转或眼科病情稳定后转科继续治疗,追踪未有死亡病例。结论眼科住院患者中高龄比例增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急危重症,应重视全面评估病情,提前预防,保障治疗顺利。
作者:肖华;田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396例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96例患者进行分析,有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为切口出血,6例为呼吸道内出血,6例为皮下气肿,20例为切口感染,6例为呼吸道感染,4例为套管反流食物,2例为气管食管瘘,4例为气管皮肤窦道形成,4例为拔管后气管狭窄及呼吸困难,2例为气管固定带压伤。根据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6例患者带套管出院。结论: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执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发症存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取胎时间对新生儿脐动血血气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剖宫产手术出生的318名足月单胎新生儿,记录其取胎时间、Apgar 评分并采集脐动血做血气分析及乳酸检查,分析取胎时间对脐动脉血气及评定新生儿 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318例新生儿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窒息组有3例,取胎时间为(138.00±2.00)s;轻度窒息组有12例,取胎时间为(106.0±15.70)s。二组取胎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取胎时间的延长,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及Apgar评分逐渐变差,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65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干预组,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65例健康人群,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HBsAb阳性人数7例、HBsAg阳性患者39例、HBeAg阳性人数5例,对照组患者HBsAb阳性人数12例、HBsAg阳性患者26例、HBeAg阳性人数8例,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HBeAb阳性人数1例、HBcAb阳性人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HBeAb阳性人数3例、HBcAb阳性人数为1例,两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王际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此为临床研究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9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患者分别实施增强扫描、MRI平扫及CT平扫,对比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病变均深入至鞍内,且具有较小的鞍内部分,鞍旁部分较大;鞍旁病变前后径(4.7±0.4)mm,病变横径(6.1±0.3)mm,上下径(4.9±0.5)mm;所选取19例患者经CT平扫,终结果可知,患者病灶均没有出现钙化、衰变、出血及坏死的状况,呈现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1WI扫描以脑灰质信号较多,T2WI扫描表现出极高的信号。结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垂体瘤和脑膜瘤相似性较高,通过与增强扫描及MRI平扫结果相结合,可有效定性鉴别患者实际病灶,乃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计划免疫的患儿12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患儿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疫苗接种率为98.00%,对照组患儿的疫苗接种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疫苗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计划免疫中采用临床护理的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儿的疫苗接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与普通静脉输液针相比,有减少血管穿刺数;降低液体外渗的机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志红;连月英;蒙慧君;赵伟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黄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对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生活功能)及治疗满意度均高于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全部比较差异值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干预不仅改善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使病情得到控制和延缓,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HPV感染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差异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我社区服务中心2016年8月1日至8月24日进行两癌筛查的165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阴道镜检查,在检查前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在高危HPV16/18(+)与非高危HPV阴道镜诊断的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高危HPV16/18(+)的CINⅡ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在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随宫颈组织学结果严重程度增高,阴道镜诊断宫颈HPV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会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作者:苏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置管也日益增多,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有点。那PICC到底适应于哪些人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该如何评估?
作者:刘艾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心理护理)各46例,评价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9.55±4.95)分<(47.65±5.86)分]、SDS评分[(40.63±5.02)分<(3.25±1.47)分]以及疼痛VAS评分[(1.76±0.95)分<(49.41±6.52)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则高于对照组(93.5%>82.6%),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其治疗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院内肺炎儿童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探讨C反应蛋白在儿童肺炎中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择儿童肺炎患者60例,其中细菌性肺炎患者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20例,病毒感染肺炎患者20例,另外选择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浊法检测患者的血清CRP,比较各组血清CRP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高;与病毒感染组对比,支原体感染肺炎组和细菌性感染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高;与细菌性感染肺炎组对比,支原体感染肺炎组阳性率和CRP水平明显更低。上述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能够准确地反应儿童肺炎病情的严重程度,为临床病情的监测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雪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6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2%、76.9%,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4例复发病例,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5.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蒋应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咳嗽、憋喘、肺部啰音以及发热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小儿肺炎病例症状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类疾病,其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抑郁症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从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认知功能损害、药物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何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100例,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等方面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高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民间流传感冒不宜食用鸡蛋的说法,本文从鸡蛋的成分、中医古籍中关于鸡蛋的记载以及中西医对感冒的认识上综合分析,认为感冒不宜食用鸡蛋的观点无充足的中医以及西医理论依据,感冒期间可食用鸡蛋。
作者:黄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前庭大腺脓肿且接受治疗的20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使用红霉素软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在10天以内的有8例,占到了80.0%,平均愈合时间为(8.61?1.72)d;对照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32?2.35)d,明显长于观察组。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0.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用于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促进脓腔的愈合,患者痛苦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引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恶性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低蛋白血症、脱管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胸腔置管引流患者,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许育花;罗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