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蓉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包括失衡综合症、低血压、高血压、出血以及感染等等。大多数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护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尚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进行精准测定。方法:在(200mm×4.6nm,5μm)标准色谱柱条件下,以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磷酸作为流动相,其比例为60:40:1,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实验研究显示,马来酸氯苯那敏进样质量浓度现行范围在6.37-42.50μg/mL之间,其测定条件为r=0.9995,n=5。此种实验条件下的RSD值为1.19%(n=9),测定可知平均回收率为100.18%。结论: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过程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精准测定,测定方式简便、高效,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60例小儿内科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家属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研究组也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龚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明确宫血停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TLC法对整机中的墨旱莲和益母草进行鉴别,并以HPLC-ELSD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0.20-2.50μg之间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宫血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值为1.7%。结论:此种鉴别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准确高效分离,具有简便性和有效性,在宫血停颗粒的质量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英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质量评价活动对临床输血科质量及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输血科质量评价2014年6月活动前后血液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资料及有关数据。统计质量评价活动前后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合理用血情况。结果与活动前相比,活动后每年血液质量差错、输血不良事件较少,合理用血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评价应用于输血科,可有效减少血液质量差错及输血不良事件,大限度合理用血。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颅内血肿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一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颅内血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00%)与对照组患者(36.00%)比较更低,P值小于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缺损评分(12.07±4.25)分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神经缺损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丁光红;胡元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治未病服务是中医理论重要思想之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先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等历代中医名家也非常重视“治未病”。近年来,由于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因此“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以人体健康为本”的理念。本文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特色与优势,其理论思想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和发展前景,旨在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保证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
作者:许利;曾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1例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两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 B组12例, 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 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问, IHCG降至正常的时问,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 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的时问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梅荣;辛春花;勾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枯草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泌表达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极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溶栓药物。本文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制备过程以及纯化、纤溶活性的测定以及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曹阳;韩路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此为临床研究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9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患者分别实施增强扫描、MRI平扫及CT平扫,对比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病变均深入至鞍内,且具有较小的鞍内部分,鞍旁部分较大;鞍旁病变前后径(4.7±0.4)mm,病变横径(6.1±0.3)mm,上下径(4.9±0.5)mm;所选取19例患者经CT平扫,终结果可知,患者病灶均没有出现钙化、衰变、出血及坏死的状况,呈现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1WI扫描以脑灰质信号较多,T2WI扫描表现出极高的信号。结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垂体瘤和脑膜瘤相似性较高,通过与增强扫描及MRI平扫结果相结合,可有效定性鉴别患者实际病灶,乃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的认知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74例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应用认知护理方法,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心率、血压情况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接受认知护理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珍珍;靳菲菲;毋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的总称,这里所指的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部分场所及其设施。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质量的提升,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公共场所卫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也是物质文明的标志。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规范,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预防传染和保障公众健康,为顾客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卫生计生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本文就针对宁夏平罗县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吴晓慧;王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0名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康复组和参照组,康复组患者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未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比较这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屈曲度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患者屈膝90度以上,康复组100%,参照组77.8%;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以上,康复组81.8%,参照组55.5%;手术后8周屈膝120度以上,康复组90.9%,参照组66.7%;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度以上,康复组95.4%,参照组61.1%。康复组的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手术后6个周进行膝功能测试,康复组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膝关节的恢复效果也更好,并发症较少发生。
作者:张海华;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医疗事业建设发展,体系化、职能化方面的不断优化对相关职能体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后勤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体系对医疗系统、行政管理系统以及保证整个医院正常运转起到明确有效的支持作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急诊科、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名急诊科和病房医务人员参与此次调查,医务人员群体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尤其急诊科医务人员高。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焦虑程度较高,其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和疏导。
作者:唐军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胡功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伴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心理护理)各46例,评价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39.55±4.95)分<(47.65±5.86)分]、SDS评分[(40.63±5.02)分<(3.25±1.47)分]以及疼痛VAS评分[(1.76±0.95)分<(49.41±6.52)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则高于对照组(93.5%>82.6%),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其治疗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防范组自2015年1月实施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中锐器损伤所占比重高于其他损伤,差异显著;防范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经防范性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不良事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