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治疗价值

邓梅荣;辛春花;勾竹

关键词:介入, 子宫动脉栓塞术, 切口妊娠治疗化疗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1例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两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 B组12例, 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 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问, IHCG降至正常的时问,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 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的时问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一例多用药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多用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一例多服用药物的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增加调班及机动班护士、多种形式进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特殊药物的发放制度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口服药发放提供一种系统的处理差错的科学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58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桑菊饮加减对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8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对象经中医辨证诊断为风热咳嗽证型支气管炎,且均服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 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症候总积分明显改善(P<0.05),58例中治愈36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6.5%。结论:中药针桑菊饮加减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527例标本,其中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报警提示为399例,无报警提示128例,同时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结果:MCV、HB、PLT、WBC与RBC均具有较高的镜检阳性率,而在报警提示标本当中,其检阳性率为68.92%,无报警提示标本相应白细胞分类镜检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符合率(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获阳性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效果,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阑尾炎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护理干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发生都比对照组好很多(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程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114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对其超声诊断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数目对比无差异(P>0.05);结节周界、结节回声、结节包膜、结节边缘、结节内部钙化情况、结节声晕、弹性评分、周围血流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肿瘤进行诊断,通过分析结节边缘规则情况、弹性评分、内部钙化灶等征象可提高其应用价值。

    作者:袁文利;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

    医院体检科采血人次多、时间相对集中,故开放的采血窗口较多。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采血窗口须配备静脉采血操作相应的垃圾分类装置桶,但由于体检科采血室面积小,使用传统的医疗垃圾分类装置桶存在很多不足,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志英;朱萍英;于小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很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仅3例出现并发症,均在术后2~3周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仅1例患者有轻微跛行。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鲁晓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老年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病患30例。对于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对于实验组病患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病患在进行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研究之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的Pa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上升;实验组病患的PaC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比常规组的要好(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时,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病患的康复水平,并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雅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葡萄糖酸锌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进行检测,色谱柱的规格为250mm ×4.6mm,5μm,选择0.05mol·L-1的流动相,主要的液体有磷酸二氢钾溶液,将磷酸的ph值进行调节,ph=2.5,保持柱温在25℃的环境中,流速为每分钟0.6ml,测得检测波的长度为210mm。结果:通过上述的检测可以发现当葡萄糖酸锌处在浓度范围为0.078至0.234mg·ml-1的环境时,线性关系的表现良好。对葡萄糖酸锌的加样回收率进行检测结果是98.07%,并且RSD的结果是0.82%。结论: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葡萄糖酸锌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将其应用在控制口服液的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金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观察

    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以及生化指标,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现象。

    作者:毕文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396例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96例患者进行分析,有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为切口出血,6例为呼吸道内出血,6例为皮下气肿,20例为切口感染,6例为呼吸道感染,4例为套管反流食物,2例为气管食管瘘,4例为气管皮肤窦道形成,4例为拔管后气管狭窄及呼吸困难,2例为气管固定带压伤。根据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6例患者带套管出院。结论: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执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发症存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 VAS评分(3.24±0.73)、术后3d VAS评分(2.89±0.82)低于对照组(6.25±1.14,5.63±1.2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低于对照组(36.84%)(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94.52±3.23)高于对照组(81.45±4.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52±2.48d)少于对照组(20.45±2.35d),住院费用(19535.42±385.53元)低于对照组(24256.22±425.32元)(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有利于促进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边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麻仁胶囊。观察组常规护理后采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15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能有效治疗中风患者便秘。

    作者:江茜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和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110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放射性食管炎,有4例患者出现了放射线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了放射性食管炎,有7例患者出现了放射线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39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该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3例,满意25例,不满意7例,该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7.2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具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应用人性化理念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60例小儿内科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家属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研究组也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龚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2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病人的影响。结果:康复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1.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的恢复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作者:魏生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议临床用药观察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重视用药护理,使病人及时配合用药治疗,早日康复。护士在临床第一线,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严重性降到低。这就要提高护士具有较高的的责任心。方法:加强护士药品相关知识学习及药物不良的观察,强化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对策。结论:重视用药的临床护理,可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应坚持不懈。

    作者: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与血液透析(HD)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HP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HD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甲状旁腺激素降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浦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五圆”食疗药膳的配伍机理及制作关键

    “五圆”是由红枣、荔枝、桂圆、莲子、枸杞五种药食兼备的原料组合,在中医学“寓食于药”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了解“五圆”的来源、属性及科学的配伍机制,掌握“五圆”食疗药膳的制作特点。“五圆”配伍符合食疗药膳的安全、疗效、食用、普及的四个特征,在实践中可以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彭军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