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观察

毕文俊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尿毒症贫血
摘要:目的: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以及生化指标,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现象。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8例DVT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VT介入治疗中配合予以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倪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在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价值分析及报告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以及舒适护理,对比2组高血压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包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脊柱后路手术体位摆放及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体位摆放及护理,强调术中体位摆放及护理在脊柱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总结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420例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体位的摆放及护理。结果482例患者俯卧位脊柱手术体位均达到施术者的要求,躯干皮肤压红痕迹20例,颜面部受压肿胀12例,男性生殖器受压肿胀3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6例,非颈椎手术患者术后颈部疼痛、上肢麻木8例。结论脊柱后路手术中体位摆放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海莲;邹帆;干佳琪;钱晓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396例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96例患者进行分析,有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为切口出血,6例为呼吸道内出血,6例为皮下气肿,20例为切口感染,6例为呼吸道感染,4例为套管反流食物,2例为气管食管瘘,4例为气管皮肤窦道形成,4例为拔管后气管狭窄及呼吸困难,2例为气管固定带压伤。根据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6例患者带套管出院。结论: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执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发症存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工艺过程中布洛芬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分析

    在布洛芬口服液的制造工艺中,对药物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药物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的药品安全性是十分低的。布洛芬口服液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体现有效性的含量,因为这种药剂是口服液,结合了药剂自身的特性,对制作过程中的原料和原材料的辅料都是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工艺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中的关键点的控制,包括:加热的时间、加热的温度、加热时间验证、总混时间验证、灌封工艺的验证,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控制,严格把握制作的质量。

    作者: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腹外疝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腹外疝时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效果好。方法:选取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分组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分为手法复原的对照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验组,各自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手法复原的对照组有18列显效,7例有效,好转3例,对比实验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有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好转,患者总体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6.7个百分点。结论: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腹外疝复发率低,在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上效果明显,是老年发生腹外疝后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探讨治疗效果。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间接受消化道手术患者3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及感染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恢复17例,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切口感染情况,恢复效果明显。对照组患者切口恢复13例,有4例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感染。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明显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和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血压病人存在的情绪障碍,应加强和重视病人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行为干预,可改善心理状况,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下面通过对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40例高血压病人的研究来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小者31岁,年龄大者82岁,平均年龄为51.5岁。诊断标准为选择符合WHO/ISH及我国新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0例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给予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测评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对比分析症状减轻天数、住院时间、病情好转等方面情况。

    作者: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其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B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肺功能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18%(54/55),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6.36%(42/5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连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麻仁胶囊。观察组常规护理后采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15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能有效治疗中风患者便秘。

    作者:江茜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腺苷脱氨酶检验对结核性胸腹水的检测意义

    目的:分析腺苷脱氨酶(ADA)检验在诊断结核性胸腹水中的作用,并对其检测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4月37例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按照1:1比例选取同期37例炎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腺苷脱氨酶检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实验组腺苷脱氨酶活性为(55.23±10.71)U/L,对照组腺苷脱氨酶活性为(8.36±2.47)U/L,2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苷脱氨酶检测阳性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8.11%),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腺苷脱氨酶(ADA)检验简单易行,在结核性胸腹水筛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可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伍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腰麻技术与传统腰麻技术在肛门手术中的运用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腰麻(MAS)技术(25G笔尖式腰麻针直接穿刺法)与传统腰麻技术在肛门手术麻醉后穿刺点痛、头痛等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别,观察微创腰麻技术用于临床的优越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择期行肛门手术患者60例,ASA I-II级,年龄20-65岁,性别不限,体重45-90kg.随机分成微创腰麻组(A组)和传统腰麻组(B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呼吸(RR)、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持续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常规鼻导管持续吸氧。取坐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选择L3-4单点法穿刺,两组均给予0.5%布比卡因7-12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A组用腰硬联合包(一次性)中的25G笔尖式腰麻穿刺针直接进行微创腰麻穿刺(不使用针内针技术),手持针尖近端快速突破皮肤,缓慢进针,如遇骨质,退至皮下重新调整方向进行穿刺,B组用传统的腰麻包(一次性)中的腰穿针(22G)进行腰麻穿刺。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肌松效果及穿刺点痛、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过程、创伤程度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穿刺点疼痛、腰背痛、头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 <0.05),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均缩短。结论:微创腰麻技术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微创实用、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特别适用于2h以下的肛门手术、下腹部手术及下肢手术,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及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王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全程系统化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系统化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喘、止咳、体温呈正常恢复、住院平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中,加强全程系统化护理,可加快康复进程,对保障患儿身心健康发展意义显著。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路径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路径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实施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作者:吴志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亚甲蓝+罗哌卡因皮下注射对混合痔术后止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对混合痔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行皮下注射(n=60),对照组术后予吲哚美辛栓剂塞肛(n=60)。观察:两组术后12h、第3天、第7天伤口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2h、第3天、第7天疼痛程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吲哚美辛栓。

    作者:李敏;曹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轻了其疼痛及身心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珊;马晓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具有迁延性,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所以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绝望和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调整心态,将会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很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展开了具体讨论。

    作者:吴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针对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所起到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择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当中接受治疗的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100名,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骨科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循证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效果以及发作并发症的概率,对护理效果做以系统的分析并记录。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明显地好于参照组,呈现 P<0.05,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于存在骨质疏松性的股骨骨折症状的老年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概率,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孙佩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议临床用药观察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重视用药护理,使病人及时配合用药治疗,早日康复。护士在临床第一线,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严重性降到低。这就要提高护士具有较高的的责任心。方法:加强护士药品相关知识学习及药物不良的观察,强化对病人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对策。结论:重视用药的临床护理,可以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应坚持不懈。

    作者: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