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萍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6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2%、76.9%,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4例复发病例,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5.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蒋应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关乎居民健康,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平稳运行。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对于提升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快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董建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时使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尿毒症患者共7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将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能够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失禁性皮炎是老年失禁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影响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定义、易发生部位、病因、护理的论述,增加护理人员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MRI、MRCP在胆道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37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证实为胆道结石。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MRCP联合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CT检查检出率为56.8%,明显低于MRI、MRCP联合检查(89.2%);CT检查阳性率为54.1%,显著低于MRI、MRCP联合检查(83.8%),两种检查方法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高信号胆汁的衬托下,37例患者中,22例患者为圆形、条形结石,充盈缺损,且缺损区域的信号比较低或无信号显示。结论:MRI联合MRCP对胆道结石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且图像清晰直观,能够清晰显示病灶位置,能够为胆道结石疾病提供科学合理的诊断依据,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作者:钟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心力衰竭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卡维地洛因其广泛的作用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收集66例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例数是33例。在护理对照组患儿时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护理观察组患儿时应用临床路径,将两组患儿行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显著且P均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显著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患儿的住院费用并显著提升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
作者: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6.45%,;对照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22.58%,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东方食疗与保健》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AQ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将贵州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吸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吸毒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单纯吸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72.5%毒品摄入的日量>1.5g,62.5%吸毒时间>5年,72.5%为烫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5%的支气管哮喘在脱毒治疗1~10d发作,90%为轻度哮喘或中度哮喘,治疗有效效率95%。结论:海洛因等毒品有害肺部组织,为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控制脱毒药物剂量,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
作者:钟代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中医院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改善血透室护理工作效果。方法:对我院血透室护理干预工作进行分析,进行为期半年的督促整改,对比整改前后血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总结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5%,明显低于品管圈实施前的1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成灌油剂量为5、10和15μL/g的地沟油实验组甲A、B、C和食用油对照组乙A、B、C,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5、10和15μL/g的油灌胃,一天一次,连续喂养7周。比较各组小鼠灌胃后的体重变化、胃肠蠕动变化及病理标本改变。结果:连续灌胃7周后,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持续缓慢增加,且随浓度增高呈正相关。地沟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局部胃粘膜上皮脱落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病变程度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食用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无明显改变。结论:连续7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有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李亚琴;陈帅;陈江兰;唐颖;官助朋;陈永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明确宫血停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TLC法对整机中的墨旱莲和益母草进行鉴别,并以HPLC-ELSD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0.20-2.50μg之间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宫血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值为1.7%。结论:此种鉴别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实现准确高效分离,具有简便性和有效性,在宫血停颗粒的质量评价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傅英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减轻其临床症状及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全凤琼;吴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病患。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里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心里状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超余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