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钟代远

关键词:吸毒, 支气管哮喘, 临床特点, 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将贵州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吸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吸毒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单纯吸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72.5%毒品摄入的日量>1.5g,62.5%吸毒时间>5年,72.5%为烫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5%的支气管哮喘在脱毒治疗1~10d发作,90%为轻度哮喘或中度哮喘,治疗有效效率95%。结论:海洛因等毒品有害肺部组织,为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控制脱毒药物剂量,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目的:探究手术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病患。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里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心里状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100例,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等方面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高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研究,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CT表现、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后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患者全部治愈,并且没有术后并发症产生。手术后患者在第一个月每周以及受术后第二个和第三个月每2周进行以此鼻内镜下换药,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冲洗,对于部分患者出现鼻内镜观察死角使用纤维鼻咽喉镜对其进行检查,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全身或局部都没有使用抗真菌药物。并通过统计可知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为100%。结论:通过临床检测可知:对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同时对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也很有帮助,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向阳;张云富;张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分级护理及风险标识应用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5.2月至2016.2月间ICU科室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应用,选取此期间内入住科室患者57例作为干预组,于2014.1月至2015.1月科室未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管理为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1.93%,干预组满意度为92.98%,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压疮及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共为15.79%,干预组发生率为3.51%,干预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内护理过程中加强风险标识应用、提供分级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度较高,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数较少。

    作者:周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HPV感染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对不同HPV感染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差异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我社区服务中心2016年8月1日至8月24日进行两癌筛查的165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阴道镜检查,在检查前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在高危HPV16/18(+)与非高危HPV阴道镜诊断的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高危HPV16/18(+)的CINⅡ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在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随宫颈组织学结果严重程度增高,阴道镜诊断宫颈HPV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会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作者:苏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探讨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具有迁延性,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所以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绝望和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调整心态,将会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很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展开了具体讨论。

    作者:吴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对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ICU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ICU常规护理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焦虑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焦虑程度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以及护患关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曹靖惠;武宝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68例入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开展人文关怀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6.5±3.8)分,对照组为(11.2±5.4)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7.6±2.2)分,对照组为(13.5±4.3)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6±15.4)分,对照组为(71.3±12.8)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31例,满意度为9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2例,满意度为64.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云;熊琪;赫继梅;张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血管腔内介入治疗,观察、统计观察术后成功率、术前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即刻造影示锁骨下动脉狭窄处支架扩张良好,残余狭窄率小于10%,血流通畅,患侧椎动脉均转为正向供血;术后,28例患者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4例自觉症状无变化;1例术后30 min 突然出现头痛、呕吐,经内科降压、扩容等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出院;经随访发现,1例患者术后锁骨下动脉再狭窄,1例支架断裂。结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龙全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184例,随机对照分组,常规组、优质组各入选对象9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患者满意率、家属满意率、癌痛完全缓解率、病理性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冷侠;刘卫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职业性体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职业病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职业病,我国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但职业病发病率依旧较高,这就需要做好职业性体检工作。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性体检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改善职业性体检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期改善职业性体检状况,提升职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潘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卡托普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列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作者:胡功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可累积大脑白质、脊髓、脑干、小脑和视神经等处。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病灶部位及时间上的多发性,反复性。临床表现多样复杂,有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平衡障碍减退等等,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了48例多发性硬化,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卫有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将贵州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吸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吸毒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单纯吸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72.5%毒品摄入的日量>1.5g,62.5%吸毒时间>5年,72.5%为烫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5%的支气管哮喘在脱毒治疗1~10d发作,90%为轻度哮喘或中度哮喘,治疗有效效率95%。结论:海洛因等毒品有害肺部组织,为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控制脱毒药物剂量,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

    作者:钟代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防范组自2015年1月实施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中锐器损伤所占比重高于其他损伤,差异显著;防范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经防范性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不良事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指标结果分别是(13.66±2.22)分和(74.21±15.12)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目的:为了观察并分析呼吸内科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根据风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呼吸护理系统相关疾病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提出具有针对性意义的管理方法。结果:在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额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之后,风险出现的几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在随之不断提高。结论:在对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方法,这十分有助于降低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这就会使得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终会将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上调。

    作者:程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评析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卒中偏瘫病患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接受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和常规疗法,比较其肢关节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相应治疗,观察组病患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的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在脑卒中偏瘫病患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晓;靳菲菲;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治疗鼻中隔血管瘤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11例鼻中隔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血管瘤,术后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一次性切除鼻中隔血管瘤,术中出血少,平均约5ml,不另行鼻腔填塞,术后无出血,15天—30天创面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患者出血少、痛苦小等优势,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晶晶;倪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拟通过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s-CRP及肌酐、尿素氮,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1-4期CKD 患者100例、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对象的外周血标本,检测Hs-CRP及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两组间BUN,Cr, Hs-CRP有显著性差异,CKD组BUN,Cr,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微炎症反应,微炎症因子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及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兴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