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张云富;张杰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易出现伤口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伤口感染的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手术治疗但未发生伤口感染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普外科患者易出现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年龄、有无侵入性操作、伤口类型、术后引流方面均存在差异(P<0.05);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肥胖为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出现伤口感染的多因素。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要注意围术期相关事项,护理人员要明确了解普外科手术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丰东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97例,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郭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巴氏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继发性高血压并发脑出血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其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黄玉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并给予系统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很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仅3例出现并发症,均在术后2~3周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仅1例患者有轻微跛行。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鲁晓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布洛芬口服液的制造工艺中,对药物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药物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的药品安全性是十分低的。布洛芬口服液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体现有效性的含量,因为这种药剂是口服液,结合了药剂自身的特性,对制作过程中的原料和原材料的辅料都是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工艺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中的关键点的控制,包括:加热的时间、加热的温度、加热时间验证、总混时间验证、灌封工艺的验证,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控制,严格把握制作的质量。
作者: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临床康复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录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按照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3个标准分类统计,评估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效性。结果:下腹坠痛、不孕不育、月经异常;低热、疲倦、精神不振等,是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本次通过针对性护理,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控制,49例满意,总满意率98%;仅1例由于病况严重,延长7d护理,症状完全康复。结论:慢性盆腔炎症状表现复杂,临床需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制霉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00%,对照组90.00%。痊愈率:观察组72.50%,对照组60.00%,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黄涛;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待的108例疑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及X线检查,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观察早期CT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早期CT诊断灵敏率、特异率、准确率均高于X线,差异显著。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早期CT诊断,保证了检出率与确诊率,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昏迷患者的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昏迷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症状及病历确诊耗时明显短于辅助检查确诊耗时,治愈率明显高于辅助检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中54例(54.00%)脑出血、36例(36.00%)梗塞面积加重、10例(10.00%)糖尿病者,其中以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与其他疾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能为抢救患者争取有利时间,同时配合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恶化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永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8例患者。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层面,对照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接近预设值,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需结合患者情况把握好手术时机,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护理对其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婷;李倩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396例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96例患者进行分析,有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为切口出血,6例为呼吸道内出血,6例为皮下气肿,20例为切口感染,6例为呼吸道感染,4例为套管反流食物,2例为气管食管瘘,4例为气管皮肤窦道形成,4例为拔管后气管狭窄及呼吸困难,2例为气管固定带压伤。根据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6例患者带套管出院。结论: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执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发症存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时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胆结石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将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手术切口长度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平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龄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手术切口小,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光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系统化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喘、止咳、体温呈正常恢复、住院平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中,加强全程系统化护理,可加快康复进程,对保障患儿身心健康发展意义显著。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用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舒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隋盛楠;韩香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状分析,旨在探寻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及方法,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以某省级医院妇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1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安全对策,比较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实行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淼;李晶;崔琤;张曼玉;吕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药师干预对于促进合理用药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资料,统计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与达到的实际效果。结果:药师干预逐年增长,其干预的具体内容则随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政策调整、管理工作的安排等方面发生变化。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药师干预是规范药物合理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