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探讨

杨光毅

关键词:高龄胆结石, 高龄, 腹腔镜手术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时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胆结石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将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手术切口长度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平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龄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手术切口小,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替罗非班在冠脉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病发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对冠脉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采用替罗非班药物治疗,观察其不良病症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冠脉三支病变并行PCI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替罗非班的药物治疗,随机抽取55例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55例行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控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病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心绞痛的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病症总发生率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81, P<0.05)。结论:冠脉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替罗非班可有效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加强护理服务质量也可将术后并发症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可积极推广。

    作者:席瑞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枯草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泌表达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极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溶栓药物。本文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制备过程以及纯化、纤溶活性的测定以及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曹阳;韩路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与疗效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与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无感染,对照组感染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相对传统固定方式而言,其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患者的早期愈合与功能恢复,是当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全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肾脑相关”理论及补肾生髓法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颤振范畴,其病机复杂,但肾虚髓空为其基本病机。本文从“肾脑相关”理论论述帕金森病的病机,认为帕金森病病位在脑,肾虚为其发病之根本,并参考现代中医研究探讨肾脑相关的物质基础,同时总结补肾疗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兴博;梁健芬;牛贺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分析

    目的: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86例儿童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氟化泡沫保护牙齿,对照组采用假氟化进行预防。结果:研究组儿童出现龋齿的发生人数9例,对照组出现龋齿的发生人数为21例,并且在再矿化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氟泡沫可以有效的降低龋齿的发生率,促进牙齿的再矿化,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姚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重症老年患者483例,分为对照组(241例)和观察组(2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ICU重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情况。

    作者:谷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控制

    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人们要购买药品就离不开零售店,零售店是一种直接面对质量管理的药店,零售药店是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一个主要的环节,因此,要做好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工作,江南这一环节的控制工作做好,这是质量管理的保证。本文针对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控制工作进行分析,保证药品安全。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自发性气胸的开胸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被治愈,手术时间为(52.74±6.31)min,术中出血量为(34.82±7.96)ml,住院时间13d,经复查患者的肺复张良好,其术后随访5-14个月,均未出现复发或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召喜;李亚杰;熊远政;冯进;郑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和比较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110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和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放射性食管炎,有4例患者出现了放射线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3%;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了放射性食管炎,有7例患者出现了放射线皮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39例,满意15例,不满意1例,该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3例,满意25例,不满意7例,该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87.2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具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癌变部位后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引流法,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引流过程中记录前三天的引流量,结束之后记录拔管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前三天引流量和拔管时间两个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引流彻底且迅速。在并发症的对比中,各个类型的并发症P值均小于0.05认为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6%,对照组为16%。结论: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56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发生的应用阿奇霉素发生ADR56例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56例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过敏反应次之。结论:详细询问过敏史,谨慎使用,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是临床用药的关键。

    作者:蒙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1例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两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 B组12例, 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 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问, IHCG降至正常的时问,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 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的时问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梅荣;辛春花;勾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中选取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早期的50患者作为观察A组,及20例非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B组,另选5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超声诊断、超声血流图特征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构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A组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84.0%,漏诊率16.0%。构成为非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B组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85.0%,漏诊率15.0%。构成为乳腺良性肿瘤的对照组漏诊9例,诊断符合率82.0%,漏诊率18.0%。各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观察A组、观察B组的超声图像显示边缘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以及血流阻力RI>0.7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A组、B组的超声图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诊断率,值得应用。

    作者:贺曼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诊断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在各类诊断指标层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乳腺肿瘤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坛寿;林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和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54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后出血预计护理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结果:患者24h内有6例出血,术后2天、3天、5天各有5例、2例、3例出血,共有16例患者术后出血。结论: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和手术方式,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术后患者的出血几率。

    作者:姚田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8例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其开展螺旋CT诊断,对其检测结果加以分析探讨。结果:28例食管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后,有不同的癌症类型患者,其中包括鳞癌患者24例,腺癌患者2例,鳞癌伴肉瘤化患者2例。其中食管癌患者中,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8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10例,对其CT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道癌病变患者有26例,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7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9例。其CT诊断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临床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病症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检测结果。结论: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于气管、支气管等周围脏器浸润的CT判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心包受累方面的判定一定的临床作用,因此在临床中对于食管癌向着周围脏器浸润的CT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余萱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成灌油剂量为5、10和15μL/g的地沟油实验组甲A、B、C和食用油对照组乙A、B、C,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5、10和15μL/g的油灌胃,一天一次,连续喂养7周。比较各组小鼠灌胃后的体重变化、胃肠蠕动变化及病理标本改变。结果:连续灌胃7周后,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持续缓慢增加,且随浓度增高呈正相关。地沟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局部胃粘膜上皮脱落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病变程度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食用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无明显改变。结论:连续7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有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李亚琴;陈帅;陈江兰;唐颖;官助朋;陈永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发生肿胀的原因,结合临床观察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与分析12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原因。对四肢肿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整理和分析对所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全面总结。结果120例患者在给予对症治疗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后,四肢肿胀均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生,顺利出院。结论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缓解,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晓琼;邹帆;陈海莲;干佳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分析

    目的:对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9.4%,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患者视力情况明显好转,甚至与正常无异。结论: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在术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使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幅减少。

    作者:许志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