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分析

许志林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并发症, 处理
摘要:目的:对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9.4%,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患者视力情况明显好转,甚至与正常无异。结论: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在术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使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幅减少。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骨科患者中,选取7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8例,采用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84%;满意度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实施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涂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状分析,旨在探寻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及方法,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以某省级医院妇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1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安全对策,比较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实行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淼;李晶;崔琤;张曼玉;吕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且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我科采用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80例,观察血压、心率、SpO2下降情况;镇静状态达到4级以上例数;牵拉反应达0级例数。结果: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患者血压下降10%-15%,心率下降5%-10%, SpO2下降小于5%;达到4级以上镇静70例,达87.5%;牵拉反应达0级61例,达76.2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起效更快,镇痛更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路径组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结果:路径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实施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作者:吴志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瓷贴面粘结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粘结剂对瓷贴面的效果,为修复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修复科接治的24例前牙瓷贴面的患者,对其修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月及2年的随访。结果:3个月修复体脱落0例,占0%,6个月修复体脱落2例,占8.3%,一年修复体脱落4例,占19.7%,二年修复体脱落率7例,占29.2%。结论:瓷贴面口腔美学的修复技术,其粘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粘结是成功修复的基础。

    作者:徐玮;马慧;王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更年期功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且能更好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枯草纳豆激酶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分泌表达的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极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副作用小,可用于开发溶栓药物。本文介绍了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制备过程以及纯化、纤溶活性的测定以及纳豆激酶的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曹阳;韩路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气管切开手术后并发症防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396例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对其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96例患者进行分析,有66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2例为切口出血,6例为呼吸道内出血,6例为皮下气肿,20例为切口感染,6例为呼吸道感染,4例为套管反流食物,2例为气管食管瘘,4例为气管皮肤窦道形成,4例为拔管后气管狭窄及呼吸困难,2例为气管固定带压伤。根据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有6例患者带套管出院。结论: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可能引起并发症出现,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气管切开护理操作执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发症存在,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是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方法。

    作者:徐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清微炎症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拟通过检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s-CRP及肌酐、尿素氮,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住院治疗且诊断明确的1-4期CKD 患者100例、在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20例(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对象的外周血标本,检测Hs-CRP及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无明显差异,两组间BUN,Cr, Hs-CRP有显著性差异,CKD组BUN,Cr,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微炎症反应,微炎症因子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及病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兴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讨水蒸气蒸馏法

    目的:水蒸气蒸馏法广泛应用天然有机物的提取,其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影响着提起物的质量和产量。结果:掌握了水蒸气蒸馏法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基本要求、注意事项,就能使天然有机物得到大的应用。

    作者:王英;万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依从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罗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理焦虑进行针对性护理。讨论 B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果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56例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阿奇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和指导。方法: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发生的应用阿奇霉素发生ADR56例报告,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56例不良反应中,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过敏反应次之。结论:详细询问过敏史,谨慎使用,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是临床用药的关键。

    作者:蒙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老年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病患30例。对于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对于实验组病患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病患在进行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研究之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的Pa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上升;实验组病患的PaC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比常规组的要好(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时,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病患的康复水平,并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雅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60例,均行行血液透析,分为2组,入院后给予实现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武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临武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现状及调查相关影响因素,以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临武县3个镇共957人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临武县35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56%,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高盐饮食、饮酒、血糖是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血糖、高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武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低、不健康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很常见,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现状。

    作者:宏保;刘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在控制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中实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内科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参照组护理中予以我院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中实行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发生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41.67%,P值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降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沈金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随着人口的持续扩增,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以管理服务理念来基础,围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提高这一目标,积极完善计划生育的服务体系,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发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主要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以人为本理念为依据,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综合服务、科学管理、宣传教育这三者,以此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服务领域的拓宽,满足群众的实际服务需求。本文就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作者:任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剖宫产取胎时间对脐动脉血血气及Apgar 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取胎时间对新生儿脐动血血气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剖宫产手术出生的318名足月单胎新生儿,记录其取胎时间、Apgar 评分并采集脐动血做血气分析及乳酸检查,分析取胎时间对脐动脉血气及评定新生儿 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318例新生儿中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窒息组有3例,取胎时间为(138.00±2.00)s;轻度窒息组有12例,取胎时间为(106.0±15.70)s。二组取胎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取胎时间的延长,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及Apgar评分逐渐变差,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