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提高全麦食品的食用品质及稳定性是其市场推广的关键所在。食品工业常用的酶制剂有葡萄糖氧化酶、漆酶、脂肪氧化酶、脂肪酶、真菌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等,在全麦食品的品质改良,色泽提升、组织结构改善等方面上有着巨大的帮助和市场。
作者:曾吉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择42例因长期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未有一例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开展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527例标本,其中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报警提示为399例,无报警提示128例,同时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结果:MCV、HB、PLT、WBC与RBC均具有较高的镜检阳性率,而在报警提示标本当中,其检阳性率为68.92%,无报警提示标本相应白细胞分类镜检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符合率(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获阳性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效果,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腹外疝时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效果好。方法:选取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分组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分为手法复原的对照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验组,各自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手法复原的对照组有18列显效,7例有效,好转3例,对比实验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有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好转,患者总体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6.7个百分点。结论: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腹外疝复发率低,在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上效果明显,是老年发生腹外疝后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探讨治疗效果。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此为临床研究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9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患者分别实施增强扫描、MRI平扫及CT平扫,对比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病变均深入至鞍内,且具有较小的鞍内部分,鞍旁部分较大;鞍旁病变前后径(4.7±0.4)mm,病变横径(6.1±0.3)mm,上下径(4.9±0.5)mm;所选取19例患者经CT平扫,终结果可知,患者病灶均没有出现钙化、衰变、出血及坏死的状况,呈现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1WI扫描以脑灰质信号较多,T2WI扫描表现出极高的信号。结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垂体瘤和脑膜瘤相似性较高,通过与增强扫描及MRI平扫结果相结合,可有效定性鉴别患者实际病灶,乃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总结了10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包括体位及呼吸道护理、病情观察、用氧护理、能量供给护理及康复干预等。认为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吴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184例,随机对照分组,常规组、优质组各入选对象9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患者满意率、家属满意率、癌痛完全缓解率、病理性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冷侠;刘卫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依从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罗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68例入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开展人文关怀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6.5±3.8)分,对照组为(11.2±5.4)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7.6±2.2)分,对照组为(13.5±4.3)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6±15.4)分,对照组为(71.3±12.8)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31例,满意度为9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2例,满意度为64.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云;熊琪;赫继梅;张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孕妇产前、产后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引产后胎儿的尸检结果。结果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产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引产后胎儿尸检结果完全相符,符合率为100%。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检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因而可将此检查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从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率。
作者:冯国隽;饶静;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氟泡沫对小儿龋齿的预防保健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86例儿童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氟化泡沫保护牙齿,对照组采用假氟化进行预防。结果:研究组儿童出现龋齿的发生人数9例,对照组出现龋齿的发生人数为21例,并且在再矿化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氟泡沫可以有效的降低龋齿的发生率,促进牙齿的再矿化,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姚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多发性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体征和EDSS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DSS评分为(80.00%),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为(96.67%),两组间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腹泻既加重了患者原有的病情,延长病程,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严重的腹泻还会对患者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不仅影响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还会导致肛门及肛周皮肤反复受刺激,继而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继发感染等问题。此外,还会引起患者营养素和体液丢失、脱水,而出现电解质紊乱、肾衰竭甚至死亡。脑卒中患者由于其本身营养物质流失快、免疫力低,体内平衡脆弱,很容易被打破,因此肠道内营养的平衡尤为重要。解决鼻饲肠内营养液过程的营养性并发症是顺利进行脑卒中治疗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淑青;傅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对混合痔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行混合痔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行皮下注射(n=60),对照组术后予吲哚美辛栓剂塞肛(n=60)。观察:两组术后12h、第3天、第7天伤口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2h、第3天、第7天疼痛程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皮下注射对混合痔术后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吲哚美辛栓。
作者:李敏;曹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用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个指标均有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华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纸张病案数字化翻拍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规范翻拍流程、设置专人质控等人为干预和系统干预以及质控反馈制度等方式,形成从病案领取、装订、打包交接、病案数字化等各个环节自检、全检、抽检相结合的质量控制程序,强化以病案管理人员为主导的全程质量控制,有效保证病案翻拍质量,提升病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作者:姜瑞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漏病者使用彩超引导置管进行治疗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选取本院92名ERCP术后胆漏症状的病者。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普通手术治疗,而实验观察组则采取普通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彩超引导置管的方式。术后对两组病者的康复效率、住院时长、胆漏愈合时长、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观察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并且发生再次手术的比率也显著比常规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利用彩超引导下置管治疗ERCP术后胆漏具有术后康复速度快、创口小、治疗效果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婷婷;何燕;冯国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头孢氨苄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头孢类抗生素,这种头孢类抗生素的药效较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将整个头孢氨苄片剂的生产工作做好,积极的开展对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将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工作做好,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是对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杨蕾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