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护理进展

黄淑青;傅晓燕

关键词:肠内营养, 腹泻
摘要: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腹泻既加重了患者原有的病情,延长病程,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严重的腹泻还会对患者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不仅影响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还会导致肛门及肛周皮肤反复受刺激,继而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继发感染等问题。此外,还会引起患者营养素和体液丢失、脱水,而出现电解质紊乱、肾衰竭甚至死亡。脑卒中患者由于其本身营养物质流失快、免疫力低,体内平衡脆弱,很容易被打破,因此肠道内营养的平衡尤为重要。解决鼻饲肠内营养液过程的营养性并发症是顺利进行脑卒中治疗的重要问题。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2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状分析,旨在探寻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及方法,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以某省级医院妇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1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安全对策,比较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实行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淼;李晶;崔琤;张曼玉;吕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聘用护士的相关流失原因分析及应对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基层医院聘用护士主要流失原因和有效应对对策。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已经离职的聘用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或者是和离职人员进行面谈全面了解护士自身离职原因,分析后调查结果。结果:聘用护士离职的原因主要包括:承担的工作量非常大;缺乏归属感;无法体现个人价值,缺少自我增值机会;所处社会地位不高,福利待遇比较低;发展前景比较模糊,缺乏文化氛围。讨论:弹性排班,对工作环境进行改善;增强聘用护士自身归属感;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提高集体荣誉感;对绩效考核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激励机制提高聘用护士待遇;构建医院文化,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等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层医院护士流失量,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质量以及稳定性。

    作者:陈珠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调查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血压病逐渐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病。由于高血压病得发病多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所导致,然而目前老年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的认知及服药的依从性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基层社区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势在必行。该研究纳入1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病变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上联合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在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有利于降低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梁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抗菌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及人工合成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研究的热点,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医患纠纷。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包括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及喹诺酮类;同时简单探讨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陈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后路椎弓根钉用于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早我院接受医治的52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是后路椎弓根钉进行固定治疗。结果:对52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12个月的随访工作。5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至2个小时,平均使用了95分钟的时间;而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为150毫升至300毫升,平均出血量是220毫升。而脊髓的损伤评定主要是根据ASIA脊髓损伤来定等级,分为B级、C级、D级和E级,患者例数分别占有15例、12例、20例以及5例;而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例是10%至30%,平均占有20%;伤椎Cobb角是为9.1o至14.3o,平均有11.6o。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用于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治临床效果佳,有效的帮助患者解除骨折处对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将椎管容积恢复原本状态,保护脊髓神经功能不受到伤害,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太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功能变化及相关靶器官损害,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压,因此临床治疗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我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委办公室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整个管理层次当中的核心工作,党委办公室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正处在新医改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办公室协调、服务、助手作用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医改现实情况,提出几点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超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当中抽取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之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采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明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一、概念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脑病,它不可逆转,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和根治方法,现在治疗只能是延缓病情的发展,方法为积极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康复向结合。

    作者:苟勇道;王蓉;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9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钢板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97.7%,并发症发生率2.3%;对照组为80.0%,并发症发生率22.2%,两组数据对比均有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钢板,且并发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光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头孢他啶的合成工艺改进

    生产工艺技术是否完善对头孢他啶的合成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头孢他啶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若想提高头孢他啶的生产质量,首先需要从其制作工艺的改进入手。经过改进的头孢他啶合成技术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物质,纯度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另外,改进后的工艺技术反应条件也非常温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氨气之外不会产生其他物质,可以提高单位原料情况下头孢他啶的生产率,使其产量得到提高。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控制

    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人们要购买药品就离不开零售店,零售店是一种直接面对质量管理的药店,零售药店是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一个主要的环节,因此,要做好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工作,江南这一环节的控制工作做好,这是质量管理的保证。本文针对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控制工作进行分析,保证药品安全。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分级护理及风险标识应用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5.2月至2016.2月间ICU科室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应用,选取此期间内入住科室患者57例作为干预组,于2014.1月至2015.1月科室未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管理为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1.93%,干预组满意度为92.98%,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压疮及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共为15.79%,干预组发生率为3.51%,干预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内护理过程中加强风险标识应用、提供分级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度较高,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数较少。

    作者:周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优化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预后的研究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骨科病房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选取管理前收治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及实施后收治的30例同类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患者对骨折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达到10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达到100%。结论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琼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住院患儿加强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中患儿出现腹泻腹痛、体温升高、呼吸道感染以及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对照组仅为80%,各项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住院期间出现不必要危险,对其疾病恢复有益。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