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龙
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佳方案。方法分析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对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是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葛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6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5-氟尿嘧啶治疗,给予对照组卡培他滨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肠癌患者实施卡培他滨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玫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从医药管理部门的工作中可以看出,药房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主要是由于西药药房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药品的储存、零售以及药效等因素。如果药房管理工作不到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药品管理工作的效率。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西药库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给相关的西药药品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收取我院9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并将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润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心理、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骨折术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服务态度评分、护理主动性评分、护患沟通评分、护理满意率、焦虑评分值、抑郁评分值、疼痛感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胡杨柳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导致更年期妇女出现焦虑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更年期妇女保健的各项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更年期焦虑症的妇女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另取该病的男性患者病例90例(定义为B组)。采用SAS焦虑程度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测定,对两组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各项措施。结果:总结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测定分数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妇女在处于更年期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随时注意对自身的不良心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病几率。结论: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其心理焦虑程度要明显高出同样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因此时刻注意对更年期女性进行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降低该病患者的发病几率显得有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达到关注女性健康的目的。
作者:焦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研究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2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采取标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降低病情恶化风险,对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琼;和茵;黄麟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全程系统化护理(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喘、止咳、体温呈正常恢复、住院平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中,加强全程系统化护理,可加快康复进程,对保障患儿身心健康发展意义显著。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观察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同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发生产后出血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8例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其开展螺旋CT诊断,对其检测结果加以分析探讨。结果:28例食管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后,有不同的癌症类型患者,其中包括鳞癌患者24例,腺癌患者2例,鳞癌伴肉瘤化患者2例。其中食管癌患者中,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8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10例,对其CT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道癌病变患者有26例,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7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9例。其CT诊断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临床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病症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检测结果。结论: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于气管、支气管等周围脏器浸润的CT判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心包受累方面的判定一定的临床作用,因此在临床中对于食管癌向着周围脏器浸润的CT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余萱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内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53例。护理过程中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护理,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满意度86.79%(46/53),并发症发病率9.43%(5/53),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医护人员向患者进行安全教育,了解自身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就是知晓率)75.47%(40/53);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满意度33.96%(18/53)并发症发生率28.3%(15/53),知晓率52.83%(28/53),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知晓率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比较值差异为P<0.05,此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郝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60例,均行行血液透析,分为2组,入院后给予实现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失禁性皮炎是老年失禁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影响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定义、易发生部位、病因、护理的论述,增加护理人员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的孕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子宫内纱布填塞法。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0%,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忻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有效率、病原菌转阴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覃雪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护理效果可观,值得推广。
作者:彭继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中医院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价值,改善血透室护理工作效果。方法:对我院血透室护理干预工作进行分析,进行为期半年的督促整改,对比整改前后血透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总结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血透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为5%,明显低于品管圈实施前的10%。经统计学分析,实验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干预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泉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病人入院第1次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第2次不使用支撑垫穿刺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桡动脉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使用支撑垫能更好暴露穿刺部位,角度灵活,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效果大大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进行分析及讨论,探讨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的2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0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治疗组100例行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阳萎发生率、逆行射精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膀胱冲洗时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阳萎发生率、逆行射精发生率比较,P<0.05,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且明显减少阳萎、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俊;杨谦;王家辉;何多;谢飞;何银志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