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淼;李晶;崔琤;张曼玉;吕惠

关键词:妇科护理, 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状分析,旨在探寻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及方法,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以某省级医院妇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1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安全对策,比较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实行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制霉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00%,对照组90.00%。痊愈率:观察组72.50%,对照组60.00%,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黄涛;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防范组自2015年1月实施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中锐器损伤所占比重高于其他损伤,差异显著;防范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经防范性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不良事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抗菌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及人工合成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研究的热点,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医患纠纷。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包括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及喹诺酮类;同时简单探讨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陈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确诊收治的4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7例患者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其余2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损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

    医院体检科采血人次多、时间相对集中,故开放的采血窗口较多。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采血窗口须配备静脉采血操作相应的垃圾分类装置桶,但由于体检科采血室面积小,使用传统的医疗垃圾分类装置桶存在很多不足,体检科采血室垃圾分类车的研制与应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张志英;朱萍英;于小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血清检测在唐氏征筛查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血清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下文简称为唐氏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1500例在我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血清检测,对血清检测高风险者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高风险孕妇检出率及筛查准确率。结果: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唐氏综合征高风险检出率为1.53%,显著低于血清检测25.07%(P<0.05)。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准确率为100.0%,显著高于血清检测6.12%(P<0.05)。结论:与血清检测相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梁月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康复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4例,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手段,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应用与疗效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与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无感染,对照组感染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相对传统固定方式而言,其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患者的早期愈合与功能恢复,是当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全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30例(给予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即观察组治疗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6.67%和23.33%,即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具有一定的疗效,重要的是安全性高,患者可放心使用,该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对不同采血方法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84例,并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将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分别应用末梢血采集和静脉血采集的临床价值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静脉血采集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末梢血采集,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唐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咳嗽、憋喘、肺部啰音以及发热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小儿肺炎病例症状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100例,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等方面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高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探析

    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探析。方法:本文选取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年龄段划分两组,对照组年龄低于60岁,治疗组年龄不低于60岁,两组开展心电图动态检测过程,对其相关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开展相应的诊断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年龄不低于60周岁,其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单纯室性早搏、复杂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六项指标大小分别是8.00%、8.00%、16.00%、8.00%、16.00%以及16.0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一旦没有及时实施治疗过程,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其中心律失常救治不及时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施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5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进行检测,随后选择常规方法对两组检测人员的血、尿肌酐和尿素水平予以检测。结果:观察组经检测后,血清胱抑素C、血尿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经比对统计学意义形成;而检测后的血清胱抑素C阳性检测率显著提升。结论: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血清胱抑素C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根据。

    作者:邓江;蔡兴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114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对其超声诊断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数目对比无差异(P>0.05);结节周界、结节回声、结节包膜、结节边缘、结节内部钙化情况、结节声晕、弹性评分、周围血流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肿瘤进行诊断,通过分析结节边缘规则情况、弹性评分、内部钙化灶等征象可提高其应用价值。

    作者:袁文利;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结果:50例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沉、游离T3与T4水平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有所下降。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有不同临床表现,而且不同患者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女性更多,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治疗则多以非甾体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彭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出现的误差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收并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50例,将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制作成标本后进行检测,并对血液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因素,并针对存在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受检者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不合理、血液保存不当和血液送检时间超时,以及受检者自身因素与血压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因素。结论:要想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需要从根本入手,加强受检者对血常规检查的意识,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认识到血液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规范检验和采集操作,并强化血液常规检验意识,保证抗凝剂的浓度合格,确保血液送检时间等,从而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钟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诊断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在各类诊断指标层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乳腺肿瘤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坛寿;林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癌变部位后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引流法,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引流过程中记录前三天的引流量,结束之后记录拔管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前三天引流量和拔管时间两个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引流彻底且迅速。在并发症的对比中,各个类型的并发症P值均小于0.05认为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6%,对照组为16%。结论: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