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确诊收治的4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7例患者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其余2例患者均为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损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护理干预,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发生都比对照组好很多(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程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PICC置管也日益增多,它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安全性高等有点。那PICC到底适应于哪些人群?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该如何评估?
作者:刘艾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且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0名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康复组和参照组,康复组患者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未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比较这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屈曲度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患者屈膝90度以上,康复组100%,参照组77.8%;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以上,康复组81.8%,参照组55.5%;手术后8周屈膝120度以上,康复组90.9%,参照组66.7%;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度以上,康复组95.4%,参照组61.1%。康复组的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手术后6个周进行膝功能测试,康复组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膝关节的恢复效果也更好,并发症较少发生。
作者:张海华;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理念应用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160例小儿内科病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家属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研究组也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理念不仅可以改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龚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癌变部位后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引流法,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引流过程中记录前三天的引流量,结束之后记录拔管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前三天引流量和拔管时间两个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引流彻底且迅速。在并发症的对比中,各个类型的并发症P值均小于0.05认为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6%,对照组为16%。结论: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肺结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具有迁延性,需要长期接受住院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所以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绝望和悲观等不良心理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调整心态,将会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产生很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展开了具体讨论。
作者:吴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观察并分析呼吸内科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根据风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呼吸护理系统相关疾病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提出具有针对性意义的管理方法。结果:在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额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之后,风险出现的几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在随之不断提高。结论:在对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方法,这十分有助于降低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这就会使得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终会将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上调。
作者:程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1例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两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 B组12例, 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 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问, IHCG降至正常的时问,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 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的时问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梅荣;辛春花;勾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心力衰竭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严重威胁人的健康。卡维地洛因其广泛的作用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本文就卡维地洛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6.45%,;对照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是22.58%,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还可以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树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红霉素软膏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为前庭大腺脓肿且接受治疗的20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观察组使用红霉素软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条换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在10天以内的有8例,占到了80.0%,平均愈合时间为(8.61?1.72)d;对照组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10.32?2.35)d,明显长于观察组。随访一年后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0.0%,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霉素软膏用于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促进脓腔的愈合,患者痛苦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与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与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无感染,对照组感染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相对传统固定方式而言,其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促进骨折患者的早期愈合与功能恢复,是当前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全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SAHS)的相关性,为护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字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收治的CHD患者140例进行研究,依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得出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SAHS组和非SAHS组,两组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SAHS组冠状动脉病变60例(69.8%),单支受累24例(27.9%),多支受累36例(41.9%),非SAHS组冠状动脉病变16例(29.6%),单支受累10例(18.5%),多支受累6例(11.1%),两组人员冠状动脉病变、单支受累病变、多支受累病变例数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可能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将其列入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减轻护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方法:将60例病人入院第1次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第2次不使用支撑垫穿刺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桡动脉穿刺一次性的成功率。结果:使用支撑垫能更好暴露穿刺部位,角度灵活,提高了桡动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使用支撑垫行桡动脉穿刺效果大大高于未使用支撑垫穿刺,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行。
作者:程景华;施玉兰;姚小梅;黄细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为不能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对胃管的选择、胃管插入的长度、胃管的留置时间、鼻饲液的灌注方法、昏迷患者插管技术的改进、鼻饲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鼻饲液的保温和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人体食管长度约有25cm,咽喉部长度约15-16cm,总长度45cm。胃管有3个侧孔,从顶端至第三个侧孔的距离为10cm。
作者:韩夏;韩倩倩;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29例,甲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乙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20例,总有效率为68.9%,乙组的有效人数25例,总有效率为86.2%,乙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明显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颖恒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