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吉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每组100例,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护理,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产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达标率等方面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临床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获得佳护理服务。
作者:高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临床康复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录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性护理方式,于1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护理前后症状变化差异;按照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等3个标准分类统计,评估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效性。结果:下腹坠痛、不孕不育、月经异常;低热、疲倦、精神不振等,是慢性盆腔炎主要症状;本次通过针对性护理,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控制,49例满意,总满意率98%;仅1例由于病况严重,延长7d护理,症状完全康复。结论:慢性盆腔炎症状表现复杂,临床需采取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陆明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研究B超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剖宫产的孕产妇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在直视之下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观察组在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组,对两者之间的差异给予对比。结果:直视之下观察和采取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其之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厚度≥2mm的孕产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结论:对子宫下段厚度采取B超检查的优势在于没有创伤以及结果准确,与剖宫产的时候直视下观察子宫下段厚度没有显著差异,对剖宫产手术以后妊娠妇女选择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建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腮腺混合瘤作为口腔颌面部为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会对患者带来相当严重的心里负担。在文中主要就腮腺混合瘤的健康教育进行重视,帮助他们重塑信心。为此,从护患关系、康复环境、术后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自我保健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这几个方面对腮腺混合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加以探讨。
作者:郭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五圆”是由红枣、荔枝、桂圆、莲子、枸杞五种药食兼备的原料组合,在中医学“寓食于药”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了解“五圆”的来源、属性及科学的配伍机制,掌握“五圆”食疗药膳的制作特点。“五圆”配伍符合食疗药膳的安全、疗效、食用、普及的四个特征,在实践中可以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彭军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诊断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在各类诊断指标层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乳腺肿瘤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坛寿;林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宋明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小儿红臀是3周-2岁小儿发病率高的皮肤炎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本文根据我科日常工作和既往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小儿红臀的常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艾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等,其气味辛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可治百病,是艾灸治疗的主要原料。《本草纲目》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点燃后的温热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远隔部位的效应。《名医别录》记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作者:臧春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重点,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药品的,人们要购买药品就离不开零售店,零售店是一种直接面对质量管理的药店,零售药店是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一个主要的环节,因此,要做好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工作,江南这一环节的控制工作做好,这是质量管理的保证。本文针对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控制工作进行分析,保证药品安全。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治疗的11例鼻中隔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窥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血管瘤,术后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均一次性切除鼻中隔血管瘤,术中出血少,平均约5ml,不另行鼻腔填塞,术后无出血,15天—30天创面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风险低,患者出血少、痛苦小等优势,是治疗鼻中隔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晶晶;倪雪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中药桑菊饮加减对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8例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对象经中医辨证诊断为风热咳嗽证型支气管炎,且均服用桑菊饮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的 WBC(白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医症候总积分明显改善(P<0.05),58例中治愈36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6.5%。结论:中药针桑菊饮加减对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氨苄西林钠再生产工艺上的提升,回收率与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在技术革新下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方法:通过加入稳定剂异丙醇可以对成盐过程中的碱浓度进行控制。在投料的配比上需要通过加碱速度与时间上的配比来进行控制。结果:通过实验对比,该方法比在原有的制取工艺上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高,且收率高,生产上的周期也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结论:新的生产工艺是在原有生产工艺技术上的改进与进步,采用溶媒结晶法生产的氨苄西林钠相对于其他方法所含有的杂质量低,稳定性高,其中稳定性与水分活度的关系密切。这种方法下生产出的氨苄西林钠质量水平在全国内位居第一。
作者:陈延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创伤手术患者208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清创消毒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即术前预防及术中控制等,就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感染发生率(0.96%)相比于对照组(7.695),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手术操作中实施有效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可实现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显著降低,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同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对比两组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中收缩压(121.53±8.43 mmHg)、平均动脉压(73.53±5.32 mmHg)低于对照组(138.62±9.76 mmHg,93.34±6.43 mmHg)(P<0.05);观察组检查中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频率(18.04±6.52次/min)低于对照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饱和度(93.22±1.74%)高于对照组(87.53±1.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中断检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改善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中采用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妇产科的急腹症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病理结果和手术结果。结果: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全部经手术及病理确诊,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确诊率为87.76%,漏诊、误诊率为12.24%。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腹外疝时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效果好。方法:选取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分组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分为手法复原的对照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验组,各自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手法复原的对照组有18列显效,7例有效,好转3例,对比实验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有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好转,患者总体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6.7个百分点。结论: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腹外疝复发率低,在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上效果明显,是老年发生腹外疝后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探讨治疗效果。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重编号后,随机分成灌油剂量为5、10和15μL/g的地沟油实验组甲A、B、C和食用油对照组乙A、B、C,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以5、10和15μL/g的油灌胃,一天一次,连续喂养7周。比较各组小鼠灌胃后的体重变化、胃肠蠕动变化及病理标本改变。结果:连续灌胃7周后,两组小鼠的平均体重均持续缓慢增加,且随浓度增高呈正相关。地沟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局部胃粘膜上皮脱落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病变程度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食用油组的小鼠胃部切片无明显改变。结论:连续7周摄食地沟油对小鼠胃组织有明显损害作用。
作者:李亚琴;陈帅;陈江兰;唐颖;官助朋;陈永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析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病患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来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卒中偏瘫病患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接受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和常规疗法,比较其肢关节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相应治疗,观察组病患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的提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训练疗法在脑卒中偏瘫病患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晓晓;靳菲菲;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68例入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开展人文关怀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6.5±3.8)分,对照组为(11.2±5.4)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7.6±2.2)分,对照组为(13.5±4.3)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6±15.4)分,对照组为(71.3±12.8)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31例,满意度为9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2例,满意度为64.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云;熊琪;赫继梅;张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