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任小玲

关键词:计划生育, 优质服务, 影响
摘要:随着人口的持续扩增,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入,以管理服务理念来基础,围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提高这一目标,积极完善计划生育的服务体系,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良性发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主要是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以人为本理念为依据,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综合服务、科学管理、宣传教育这三者,以此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服务领域的拓宽,满足群众的实际服务需求。本文就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试探性提出几点对策,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卫生监督执法联动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因为卫生监督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机制性的问题,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实践中依旧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促进监督执法联动管理模式的构建,加快提升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

    作者:高祝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更年期功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且能更好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41.55?10.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49?6.54)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自理能力评分为(5.24?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1.36)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影响较大,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能力与自理能力。

    作者:陈波;谢生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期间进行身体约束的74例清醒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每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ICU进行身体约束的清醒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同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戴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康复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0名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康复组和参照组,康复组患者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未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比较这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屈曲度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患者屈膝90度以上,康复组100%,参照组77.8%;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以上,康复组81.8%,参照组55.5%;手术后8周屈膝120度以上,康复组90.9%,参照组66.7%;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度以上,康复组95.4%,参照组61.1%。康复组的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手术后6个周进行膝功能测试,康复组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膝关节的恢复效果也更好,并发症较少发生。

    作者:张海华;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0),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相比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好且用药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余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学习《护理学基础》的110例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学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应用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研究组教学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期末成绩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护理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肖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减轻其临床症状及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全凤琼;吴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通过对妇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状分析,旨在探寻解决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及方法,以提高妇科护理质量。方法:以某省级医院妇科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入院的16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8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安全对策,比较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实行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减少妇科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淼;李晶;崔琤;张曼玉;吕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将其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患者。A组患者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B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A组患者肺功能与B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18%(54/55),B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6.36%(42/55),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连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527例标本,其中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报警提示为399例,无报警提示128例,同时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结果:MCV、HB、PLT、WBC与RBC均具有较高的镜检阳性率,而在报警提示标本当中,其检阳性率为68.92%,无报警提示标本相应白细胞分类镜检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符合率(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获阳性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效果,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室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间接受消化道手术患者3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对两组患者切口恢复情况及感染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恢复17例,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切口感染情况,恢复效果明显。对照组患者切口恢复13例,有4例患者出现较为明显的感染。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具有明显的治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中切口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骨科行创伤手术患者208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清创消毒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即术前预防及术中控制等,就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切口感染发生率(0.96%)相比于对照组(7.695),低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手术操作中实施有效切口感染控制措施,可实现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显著降低,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红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中采用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妇产科的急腹症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病理结果和手术结果。结果: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全部经手术及病理确诊,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确诊率为87.76%,漏诊、误诊率为12.24%。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此为临床研究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19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患者分别实施增强扫描、MRI平扫及CT平扫,对比分析患者影像学特征。结果:患者病变均深入至鞍内,且具有较小的鞍内部分,鞍旁部分较大;鞍旁病变前后径(4.7±0.4)mm,病变横径(6.1±0.3)mm,上下径(4.9±0.5)mm;所选取19例患者经CT平扫,终结果可知,患者病灶均没有出现钙化、衰变、出血及坏死的状况,呈现出稍高信号或等信号;T1WI扫描以脑灰质信号较多,T2WI扫描表现出极高的信号。结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垂体瘤和脑膜瘤相似性较高,通过与增强扫描及MRI平扫结果相结合,可有效定性鉴别患者实际病灶,乃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又准确的诊断方法,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8例患者。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层面,对照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接近预设值,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需结合患者情况把握好手术时机,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

    目的:分析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吸毒住院患者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方法。方法:将贵州省强制戒毒康复医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吸毒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吸毒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单纯吸毒患者分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72.5%毒品摄入的日量>1.5g,62.5%吸毒时间>5年,72.5%为烫吸,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5%的支气管哮喘在脱毒治疗1~10d发作,90%为轻度哮喘或中度哮喘,治疗有效效率95%。结论:海洛因等毒品有害肺部组织,为患者肌肉注射哌替啶,控制脱毒药物剂量,可降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

    作者:钟代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椎病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在颈椎病中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6.54%;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90.38%,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何庆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含量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葡萄糖酸锌中的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色谱柱进行检测,色谱柱的规格为250mm ×4.6mm,5μm,选择0.05mol·L-1的流动相,主要的液体有磷酸二氢钾溶液,将磷酸的ph值进行调节,ph=2.5,保持柱温在25℃的环境中,流速为每分钟0.6ml,测得检测波的长度为210mm。结果:通过上述的检测可以发现当葡萄糖酸锌处在浓度范围为0.078至0.234mg·ml-1的环境时,线性关系的表现良好。对葡萄糖酸锌的加样回收率进行检测结果是98.07%,并且RSD的结果是0.82%。结论: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葡萄糖酸锌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将其应用在控制口服液的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金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探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对感染科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实习的8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序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关怀行为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感染科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采用人文关怀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规范其关怀行为。

    作者:孟国燕;胡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