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

陈波;谢生梅

关键词:连续护理, 老年慢性病, 健康知识, 自理能力, 影响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出院后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41.55?10.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2.49?6.54)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自理能力评分为(5.24?1.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4?1.36)分,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影响较大,能够极大的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能力与自理能力。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阻生齿拔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在阻生齿拔除术前、术中、术后执行科学的、细微的、关怀的护理配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方法1备好阻生齿拔除手术所需物品,药品、器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患者解释安慰工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2术中过程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器械传递工作及配合工作,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鼓励并安慰患者,缓解其心理压力。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健康教育及解释安慰工作,交待手术后注意事项。结果患者预后效果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医生手术过程较顺利。结论科学、关怀、细微的护理准备与配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促进了术后患者康复,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刘梅;郑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1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AQ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和AQ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失语症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7例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行CRRT,分析CRRT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钠浓度、肾功能、血渗透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PECHEⅡ)及病情转归的变化。结果:17例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为71%(12/17),存活率29%(5/17)。死亡组中血钠水平中重度增高者占75%(9/12),存活组中血钠水平中重度增高者占20%(1/5)。患者经CBP治疗后血清钠、血渗透压、血肌酐明显下降,APPECHEⅡ评分改善(P<0.01)。颅脑损伤导致高钠血症者,中重度高钠血症比例高,纠正慢,死亡率高。结论:CRRT治疗危重症合并高钠血症安全有效,治疗前血钠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者应尽早干预。

    作者:刘凌;张春声;高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咳嗽、憋喘、肺部啰音以及发热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小儿肺炎病例症状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60例,均行行血液透析,分为2组,入院后给予实现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将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观察组60例,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同时,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肌肉注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发生产后出血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中、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银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王玉林教授运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哮喘临证经验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五十年,在中医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病诊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举王教授热哮汤临证经验,学习王师经方辩证之法。

    作者:涂兴蕊;周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齐拉西酮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齐拉西酮治疗)和对照组24例(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29%,不良症状发生率7.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明显,可明显缓解阴性症状,不适反应较少。

    作者:陈明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研究进展

    本研究的目的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如何建立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再次返院率。综述结果发现脑中患者出院计划实施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二次卒中率;较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出院后生存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作者:吴汝芳;黄海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指标结果分别是(13.66±2.22)分和(74.21±15.12)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在ICU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ICU重症老年患者483例,分为对照组(241例)和观察组(2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ICU重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情况。

    作者:谷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目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管理不可忽视。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我们有必要去探讨如何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方法:分析2014年ICU 12例患者非计划性气管内拔管的原因。发现其发生与未确保气管插管通畅,未充分使用镇静剂、缺乏有效固定、未采用适当肢体约束措施以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等有关。结论:确保气管插管通畅,适当应用镇静剂、使用气管固定器固定气管插管及时使用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可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此外,加强护理责任心、对患者进行有关宣教也不可少。

    作者:张秀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析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佳方案。方法分析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对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是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葛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的孕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子宫内纱布填塞法。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0%,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忻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康复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4例,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手段,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晓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2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实验组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1.0%),2组患者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

    颌面外科手术后因手术创伤、皮瓣及疼痛刺激、舌体缺损等导致患者张口受限、创口分泌物增多,采取传统口腔护理方法清除质量不是很好,而且极易发生口臭、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26例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个体化口腔护理法加九尔口爽液进行口腔护理,对预防术后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改善口腔环境等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陈蓓;林利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对新生儿住院患儿加强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危险因素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中患儿出现腹泻腹痛、体温升高、呼吸道感染以及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6%,对照组仅为80%,各项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风险管理可有效预防新生儿住院期间出现不必要危险,对其疾病恢复有益。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多发性硬化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辨证论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体征和EDSS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DSS评分为(80.00%),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为(96.67%),两组间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癌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癌变部位后进行引流。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管引流法,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法,引流过程中记录前三天的引流量,结束之后记录拔管时间,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前三天引流量和拔管时间两个指标对比中,P值均小于0.05,实验组引流彻底且迅速。在并发症的对比中,各个类型的并发症P值均小于0.05认为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6%,对照组为16%。结论:负压引流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引流中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