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苗
目的:比较分析在口腔真菌感染治疗中制霉菌素与氟康唑外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口腔真菌感染治疗效果提升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间质性肺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使用氟康唑外用治疗,观察组采用制霉菌素治疗,比较分析不同药物对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后显示,观察组以95.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3%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3天的真菌阳性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相对于氟康唑外用,效果更好,能够较快的降低真菌阳性率,改善患者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桂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微创腰麻(MAS)技术(25G笔尖式腰麻针直接穿刺法)与传统腰麻技术在肛门手术麻醉后穿刺点痛、头痛等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别,观察微创腰麻技术用于临床的优越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择期行肛门手术患者60例,ASA I-II级,年龄20-65岁,性别不限,体重45-90kg.随机分成微创腰麻组(A组)和传统腰麻组(B组),每组各30人,两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呼吸(RR)、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开放外周静脉通道,持续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常规鼻导管持续吸氧。取坐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选择L3-4单点法穿刺,两组均给予0.5%布比卡因7-12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A组用腰硬联合包(一次性)中的25G笔尖式腰麻穿刺针直接进行微创腰麻穿刺(不使用针内针技术),手持针尖近端快速突破皮肤,缓慢进针,如遇骨质,退至皮下重新调整方向进行穿刺,B组用传统的腰麻包(一次性)中的腰穿针(22G)进行腰麻穿刺。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肌松效果及穿刺点痛、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过程、创伤程度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穿刺点疼痛、腰背痛、头痛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 <0.05),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均缩短。结论:微创腰麻技术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微创实用、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特别适用于2h以下的肛门手术、下腹部手术及下肢手术,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及现实应用意义。
作者:王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五十年,在中医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病诊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举王教授热哮汤临证经验,学习王师经方辩证之法。
作者:涂兴蕊;周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37例)与实验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患儿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咳嗽、憋喘、肺部啰音以及发热消失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小儿肺炎病例症状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用于临床检查工作的具体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100份尿液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分组法进行讨论,A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B组采用显微镜镜检,C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3种方法对1000份样本逐一进行检查;对比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等检查结果,评估3种检查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A组,特异性(TN)92.8%、漏诊率(FN)12%、误诊率(FP)8%;B组,特异性(TN)97.5%、漏诊率(FN)4%、误诊率(FP)3%;C组,无漏诊、误诊,100例均检验准确,准确率100%。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作为尿常规初步筛查方式,必须进一步需配合使用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联合检查为佳方式,可确保检查结果无误。
作者:陈永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诊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回顾性分析们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结果:50例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确诊,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部分患者有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沉、游离T3与T4水平升高,而促甲状腺激素(TSH)则有所下降。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有不同临床表现,而且不同患者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女性更多,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治疗则多以非甾体类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
作者:彭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收取我院9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并将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润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功能变化及相关靶器官损害,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控制血压,因此临床治疗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我院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青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被治愈,手术时间为(52.74±6.31)min,术中出血量为(34.82±7.96)ml,住院时间13d,经复查患者的肺复张良好,其术后随访5-14个月,均未出现复发或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召喜;李亚杰;熊远政;冯进;郑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用于治疗小儿脾肾阳虚型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配合西医基础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基础疗法,每个治疗疗程、疗程停止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小儿CVA有较好疗效。
作者:吕桂凤;孙航;张建新;丁卫东;田广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腮腺混合瘤作为口腔颌面部为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会对患者带来相当严重的心里负担。在文中主要就腮腺混合瘤的健康教育进行重视,帮助他们重塑信心。为此,从护患关系、康复环境、术后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自我保健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这几个方面对腮腺混合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加以探讨。
作者:郭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颤证、颤振范畴,其病机复杂,但肾虚髓空为其基本病机。本文从“肾脑相关”理论论述帕金森病的病机,认为帕金森病病位在脑,肾虚为其发病之根本,并参考现代中医研究探讨肾脑相关的物质基础,同时总结补肾疗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兴博;梁健芬;牛贺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粘结剂对瓷贴面的效果,为修复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修复科接治的24例前牙瓷贴面的患者,对其修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月及2年的随访。结果:3个月修复体脱落0例,占0%,6个月修复体脱落2例,占8.3%,一年修复体脱落4例,占19.7%,二年修复体脱落率7例,占29.2%。结论:瓷贴面口腔美学的修复技术,其粘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粘结是成功修复的基础。
作者:徐玮;马慧;王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腹泻是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腹泻既加重了患者原有的病情,延长病程,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严重的腹泻还会对患者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不仅影响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与增加患者身心痛苦,还会导致肛门及肛周皮肤反复受刺激,继而出现红肿、糜烂溃疡继发感染等问题。此外,还会引起患者营养素和体液丢失、脱水,而出现电解质紊乱、肾衰竭甚至死亡。脑卒中患者由于其本身营养物质流失快、免疫力低,体内平衡脆弱,很容易被打破,因此肠道内营养的平衡尤为重要。解决鼻饲肠内营养液过程的营养性并发症是顺利进行脑卒中治疗的重要问题。
作者:黄淑青;傅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mg组、10mg组、20mg组,每组为40例病人,3组患者均在晚餐后服用瑞舒片,5mg组服用5mg量,10mg组服用10mg量,20mg组服用20mg量,疗程取20周。20周以后观察不同组别的患者的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斑块厚度、斑块性质的变化,并且对三组的终点事件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三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呈现明显下降,但是20mg组患者的TC、TG、LDL-C降低水平明显比其它二组人群要明显(P<0.05)。5mg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恶化2例;10mg组显效22例子,有效18例,无效9例,恶化1例;10mg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子,无效5例,恶化0例,三组疗效比统计情况:Hc=6.522,P<0.05。明显可以看出20mg量要优于其它二组,并且三组病人的硬化斑块数量都呈现了下降趋势,同时斑块厚度也有减少显效。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降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中TC与LDL-C的水平,能够促使动脉软斑块趋于稳定的作用,且大剂量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曹润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急诊科、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名急诊科和病房医务人员参与此次调查,医务人员群体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尤其急诊科医务人员高。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焦虑程度较高,其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和疏导。
作者:唐军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择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展开研究与对比。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2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采取标准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降低病情恶化风险,对患者病情治疗和康复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春琼;和茵;黄麟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对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脾破裂的38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脾破裂的38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者35例,诊断准确率为92.1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脾破裂是一种经济、快速、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手段。对脾破裂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洪艳;罗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