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及生活的效果观察

朱婷;李倩男

关键词:肺结核,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护理对其心理和生活的影响。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状探讨

    目的:对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病理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之后,80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有吸烟史,21例无吸烟史;根据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具体的临床症状,我们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为4级,本文所研究的80例患者中有12例I 级患者、46例Ⅱ级患者、13例Ⅲ级患者、9例IV 级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保持患者所呼吸的空气清新的方法,对照组在保持患者呼吸的空气清新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论:给予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的治疗情况及恢复情况都比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TCD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TCD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自3015年1月份到3016年1月从我院选取30例需要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3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研究总结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要点后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30例患者均成功引流。结论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总结出护理以下要点:患者引流管必须固定好,以使引流管能够正常工作,预防由于引流管逆行而使患者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并记录引流量;引流袋的更换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引流管卫生;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饮食方法。

    作者:唐凤;杨宇;何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红臀的护理

    小儿红臀是3周-2岁小儿发病率高的皮肤炎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本文根据我科日常工作和既往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小儿红臀的常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以26例为一组。干预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6.2%、76.9%,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有4例复发病例,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5.4%,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治疗安全性更高。

    作者:蒋应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理盐水与牙龈炎冲洗剂口腔护理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58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将入选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含2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和口腔炎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均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昏迷症状的患者,应用牙龈炎冲洗剂对其实施口腔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口臭及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具有非常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在输液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液患者,与普通静脉输液针相比,有减少血管穿刺数;降低液体外渗的机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志红;连月英;蒙慧君;赵伟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药师干预促进合理用药管理的系统评价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药师干预对于促进合理用药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资料,统计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与达到的实际效果。结果:药师干预逐年增长,其干预的具体内容则随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政策调整、管理工作的安排等方面发生变化。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药师干预是规范药物合理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一、概念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脑病,它不可逆转,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和根治方法,现在治疗只能是延缓病情的发展,方法为积极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康复向结合。

    作者:苟勇道;王蓉;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镇静效果的评价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同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对比两组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中收缩压(121.53±8.43 mmHg)、平均动脉压(73.53±5.32 mmHg)低于对照组(138.62±9.76 mmHg,93.34±6.43 mmHg)(P<0.05);观察组检查中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频率(18.04±6.52次/min)低于对照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饱和度(93.22±1.74%)高于对照组(87.53±1.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中断检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改善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对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间入住我院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肠梗阻导管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方式治疗后,其组内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越于对照组,从实验组患者自主排气、排便、病情康复时间以及胃肠减量等临床表现和数据来看,实验组治疗方式效果更为明显有效,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单纯性用肠梗阻导管要好,可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辛国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不良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调查分析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的不良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期的清醒患者86例,分析影响患者不良心理的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月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CL-90的评分情况。结果: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主要原因为插管、环境、年龄、认知等;经过护理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躯体化方面的评分明显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波动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急诊医务人员与病房医务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急诊科、病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名急诊科和病房医务人员参与此次调查,医务人员群体SAS评分高于中国常模,尤其急诊科医务人员高。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焦虑程度较高,其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和疏导。

    作者:唐军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析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佳方案。方法分析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对消化道出血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直径、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INR是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葛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学检验妇科常规检查的实验准备初探

    妇科常规检查是医学检验的一项较为重要的检查之一,但是由于材料获取难度较大,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满足学生对该项常规检查的需求,导致学生对妇科常规检查的具体步骤、标本特点等不熟悉,出现教与学不相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医学检验妇科常规检查的实验准备,分别分析了阴道分泌物及尿妊免实验的实验准备。

    作者:王斯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测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关乎居民健康,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平稳运行。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对于提升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快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董建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对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临床护理,并通过试验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患者资料62例,并将这62例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这两组试验小组之中,每组的患儿人数均为31人。这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日龄为2~20d,平均则为日龄(8±4)d。将这62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1人。患者在年龄、性别、其他并发症史、家族遗传病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通过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根据实际的护理得出护理经验。结果通过调查,得出开始治疗时间>48 h、足月小样儿、血清胆红素、B/A比值>0.5均与胆红素脑病密切相关。在整个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没有发现其他并发症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对新生儿进行相关护理以及黄疸病的相关预防,有助于降低黄疸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概率,也使得患者的早期病症能够得到治理,能够尽快出院[1]。

    作者: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麻仁胶囊。观察组常规护理后采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15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能有效治疗中风患者便秘。

    作者:江茜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职业性体检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职业病已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防治职业病,我国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但职业病发病率依旧较高,这就需要做好职业性体检工作。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职业性体检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改善职业性体检的对策进行了一定的阐述,以期改善职业性体检状况,提升职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潘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沙参麦门冬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浅谈

    目的:浅谈沙参麦门冬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沙参麦门冬汤联合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n=40)和单独西医治疗组(单独西医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单独西医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0%(26/40)。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西医组(P<0.05)。结论沙参麦门冬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应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委办公室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整个管理层次当中的核心工作,党委办公室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正处在新医改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办公室协调、服务、助手作用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医改现实情况,提出几点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