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萍;李雪梅;杨红梅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为研究时段,在此时间段内选取4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以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而后比较各小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显示状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一、概念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脑病,它不可逆转,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和根治方法,现在治疗只能是延缓病情的发展,方法为积极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康复向结合。
作者:苟勇道;王蓉;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确认冷库在运行一年后,各项性能依然符合预定的可接受标准和满足药品储存的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方法:设置制冷机组停机温度5℃,温度回差2℃,考察89小时内冷库的温湿度,以确认冷库制冷机组的性能;通过开门试验和断电试验考察开门或断电的情况冷库维持温湿度在规定范围内的能力,为实际操作提供依据。结果:89小时内冷库的温度均在2~8℃,开门21min温度超过8℃,断电后能保温122min。结论:制冷机组停机温度5℃,温度回差2℃时冷库温度能保持在2~8℃,开门作业时间不能超过20min,断电超过2h时应启动应急措施。
作者:方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气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其中50人接受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式(对照组),50人接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式(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经相同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显著好转比率(6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观察组的收效病例所占比例(100.00%)与对照组的收效病例所占比例相同(100.00%);手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27.85±6.12)m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4±6.68)ml;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35.35±4.43)min低于对照组的(44.45±6.42)min;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4.12±0.51)天低于对照组的(7.12±0.1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比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好,主要表现为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较为简单,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龚来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的病案管理也开始采用信息化了,医院的病案管理从手工变成了电子病案。病案管理的信息化使病案管理变得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是也会存在的一定的风险,本文就病案的信息化特征和风险防范进行论述。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ICU科室内压疮管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科室于2014.2月至2016.8月间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科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重点做好压疮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73.91%,观察组为95.6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6例患者中,有9例(19.57%)发生压疮,观察组有1例(2.17%)患者出现压疮,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科室中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压疮发生率较低,且患者对于科室集束化服务措施主诉满意度较高。
作者:彭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通过对我科一位患者多用药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介绍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一例多服用药物的不良事件。结果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找出差错原因并确定根本原因,制定了增加调班及机动班护士、多种形式进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特殊药物的发放制度等整改措施,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为我科口服药发放提供一种系统的处理差错的科学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根据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40名患者的病情划分为康复组和参照组,康复组患者由医务人员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参照组未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比较这两组患者膝关节的屈曲度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4周患者屈膝90度以上,康复组100%,参照组77.8%;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以上,康复组81.8%,参照组55.5%;手术后8周屈膝120度以上,康复组90.9%,参照组66.7%;手术后6周患者屈膝130度以上,康复组95.4%,参照组61.1%。康复组的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手术后6个周进行膝功能测试,康复组的优良率高于参照组。结论: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膝关节的恢复效果也更好,并发症较少发生。
作者:张海华;陈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在手术室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心脏外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划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防范组自2015年1月实施防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调查显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中锐器损伤所占比重高于其他损伤,差异显著;防范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投诉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经防范性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避免了不良事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钟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手术室的8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SAS)程度、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5%,高于对照组(85.25%),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失禁性皮炎是老年失禁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影响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定义、易发生部位、病因、护理的论述,增加护理人员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腮腺混合瘤作为口腔颌面部为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会对患者带来相当严重的心里负担。在文中主要就腮腺混合瘤的健康教育进行重视,帮助他们重塑信心。为此,从护患关系、康复环境、术后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自我保健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这几个方面对腮腺混合瘤患者的健康教育加以探讨。
作者:郭秀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人文关怀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抽选68例入院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分别开展人文关怀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为(6.5±3.8)分,对照组为(11.2±5.4)分;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7.6±2.2)分,对照组为(13.5±4.3)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6±15.4)分,对照组为(71.3±12.8)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31例,满意度为9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2例,满意度为64.7%,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晓云;熊琪;赫继梅;张尧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超声技术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中选取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早期的50患者作为观察A组,及20例非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B组,另选50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超声诊断、超声血流图特征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构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A组漏诊8例,诊断符合率84.0%,漏诊率16.0%。构成为非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观察B组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85.0%,漏诊率15.0%。构成为乳腺良性肿瘤的对照组漏诊9例,诊断符合率82.0%,漏诊率18.0%。各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观察A组、观察B组的超声图像显示边缘不规则、内部微小钙化以及血流阻力RI>0.7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A组、B组的超声图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诊断率,值得应用。
作者:贺曼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眼睛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多,眼科疾病也越来越频繁。为此,眼视光技术逐渐得到重视,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是通过眼科学、视光学等学科的学习,实现人眼健康的维护。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在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制定符合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陈雪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方面的控制效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改革的传统护理管理,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产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不同护理管理的实施后,对照组感染产生率约11例(18.33%),观察组感染产生率约2例(3.33%);同时,观察组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P<0.05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产生率,提升临床护理及预后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问题。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分析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行甲亢术的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针对性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结果:78例患者共出现7例并发症,分别为2例术后呼吸困难、1例喉返神经出现损伤、1例喉上神经出现损伤、3例手足抽搐、1例甲亢危象,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仔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因为卫生监督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机制性的问题,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实践中依旧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促进监督执法联动管理模式的构建,加快提升社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
作者:高祝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研究的目的综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如何建立脑卒中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再次返院率。综述结果发现脑中患者出院计划实施的延续护理方案,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二次卒中率;较大程度的提高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出院后生存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出院指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有积极影响。
作者:吴汝芳;黄海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