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

王际飞

关键词:糖尿病, 乙型肝炎病毒, 相关性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65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干预组,同时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65例健康人群,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HBsAb阳性人数7例、HBsAg阳性患者39例、HBeAg阳性人数5例,对照组患者HBsAb阳性人数12例、HBsAg阳性患者26例、HBeAg阳性人数8例,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HBeAb阳性人数1例、HBcAb阳性人数为3例,对照组患者HBeAb阳性人数3例、HBcAb阳性人数为1例,两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断指再植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断指再植成功率,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蔡超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比较分析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子宫切除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应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出现感染、阴道出血和发热症状的患者分别有2例,1例和0例,不良反应率为12%,治疗组出现上述不良反应的患者分别有0例,1例和0例,有1例,不良反应率为4%,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比较短,优势更为明显,患者该治疗方式满意度更高,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骨科病房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选取管理前收治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及实施后收治的30例同类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患者对骨折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达到10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达到100%。结论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琼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0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肾衰竭患者60例,均行行血液透析,分为2组,入院后给予实现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延续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性阴道炎通过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阴道炎通过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运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阴道炎通过甲硝唑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同时不会提升治疗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有保证。

    作者:付丽娟;常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输血科质量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我院输血科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输血科交叉配血及血型鉴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观察实施前后红细胞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血液报废率及差错事故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红细胞库存期、首袋发血时间、血液报废率均优于实施前;在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中均未出现差错事故。结论输血科完善科室质量管理体系,可有效保障输血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作者:郜群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孕妇产前、产后的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以及引产后胎儿的尸检结果。结果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产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引产后胎儿尸检结果完全相符,符合率为100%。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有效检出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因而可将此检查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从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优生率。

    作者:冯国隽;饶静;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制霉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00%,对照组90.00%。痊愈率:观察组72.50%,对照组60.00%,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黄涛;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miRNA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重要原因,新生血管因子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新生血管因子的作用进行调控,有可能成为治疗DR的靶点。微小RNA(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近年发现miRNAs与眼内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miRNAs的功能以及未来作为治疗的可能手段的前景作为综述。

    作者:巫灵鲜;蒋玲;张家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8例患者。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层面,对照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手术时机为<72h、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在各类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趋近于理想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均接近预设值,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进行治疗时,需结合患者情况把握好手术时机,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以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的方法

    通过对拔针后引起皮下出血,皮下淤血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静脉输液后科学的拔针按压方法,指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病人相关知识缺乏,按压部位及按压面积大小,按压方式不当,按压时间和力度不够,肢体过早下垂及负重为引起皮下出血,皮下淤血的重要因素。针对以上因素提出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采用正确的按压方法即减轻了病人拔针时的疼痛感,又有效防止了皮下出血的发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供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安全性与临床效果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用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7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作者:吴述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理焦虑进行针对性护理。讨论 B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果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感冒禁食鸡蛋浅议

    民间流传感冒不宜食用鸡蛋的说法,本文从鸡蛋的成分、中医古籍中关于鸡蛋的记载以及中西医对感冒的认识上综合分析,认为感冒不宜食用鸡蛋的观点无充足的中医以及西医理论依据,感冒期间可食用鸡蛋。

    作者:黄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围术期护理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外,还要接受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0名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将另外50名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予以观察组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筱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尔茨海默病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一、概念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退化性脑病,它不可逆转,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和根治方法,现在治疗只能是延缓病情的发展,方法为积极药物治疗和良好的家庭护理康复向结合。

    作者:苟勇道;王蓉;熊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择42例因长期卧床老年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接受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验组未有一例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开展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唐培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收取我院90例人工流产患者,分析人工流产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并将人工流产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间,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人工流产综合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对人工流产患者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润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乡市公众对就医状况的意见调查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新乡市公众对本地医疗机构服务态度、治疗效果、收费水平及回访情况的看法,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在新乡市市区街头、两所三甲医院,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共1300份,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服务态度、治疗效果,收费水平等问题,其中有效问卷为1246份,有效率为95.8%,并对发放的人群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共分为青少年、青年、中年、中老年、老年五个层次;对统计出的结果用Excel进行分析,在收回的问卷中,青少年有132人(10.59%),青年有298人(23,91%),324人(26.00%)为中年,中老年和老年分别为396人(31.78%)和96人(7.70%)。在相同年龄段中,年家庭收入对就医具有较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历高低的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46人中,有942人参加了医疗保险(75.60%),其余304人未参加医疗保险(24.40%)。能够体现就医满意度的主要项目为:对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有73.23%的人认为服务良好,26.77%的人认为服务较差;治疗后的回访情况:仅有17.32%的人在治疗后收到了医院的回访;20.47%的人认为候诊时间较长不能接受,甚至有时耽误了治疗的时机,仅有32.28%的人认为候诊时间可以接受;此外,还包括医疗费用,与医疗报销问题:治疗费还可以接受72.44%,医疗费用可以得到满意报销(62.99%)。结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有待改善,医疗费用偏高,报销不及时,跟踪回访不到位。

    作者:郑紫豪;周京龙;谢宁;王亚萍;石青霞;杨全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