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丽;刘鲁沂;初静;梁亚凤;李梅凤;田行瀚;王希锋;于清霞;刘佳
“白金十分钟”理念认为,意外事件发生后初的十分钟左右是急救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实施急救可缩短抢救时间或提高抢救成功率[1].我国各大城市的急救反应时间大都在10 min以上(珠海14.70 min[2];北京市海淀区12.5 min[3]),因此,在紧急事件发生到120到达之前,现场目击者能否开展及时、有效的救护会直接影响抢救成功率[4].为更好了解宁波市公众“白金十分钟”急救实施意愿及影响因素,笔者在“白金十分钟”全国志愿者联盟和宁波市红十字会的支持下,于2015年1月~ 12月针对宁波市不同群体开展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苏珍;何忠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统计调查全球每年因为各类突发事件的死伤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大约有70万严重创伤患者需要转运,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的一大公害[1],其中,多发伤,特别是严重多发伤,由于损伤能量高、并发症多[2],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常需要骨牵引治疗,但临床上监护室病床为特殊专用床,较少配备牵引设备,而骨科牵引床体积大、重量重、操作繁琐,没有同时兼顾到下肢骨牵引和颅骨牵引,这导致监护室患者骨牵引效果不佳等状况.为解决监护室多发伤患者骨牵引问题,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自制可调节牵引支架运用于53例急诊重症监护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赛军;吴立群;胡雪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联合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对急诊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北京医院急诊科2012年9月至2015年7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诊即刻收集血清标本测定presepsin、并进行NEWS评分.根据30天预后分为生存组81例和死亡组38例(31.9%),比较presepsin、NEWS评分和presepsin +NEWS评分在脓毒症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1)死亡组病例血清presepsin和NEWS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分别为1359.0 (943.8,2582.8)和515.0 (290.0,874.0),P<0.05;9.5 (7.0,13.0)和6.0 (4.0,7.50),P<0.05)];presepsin和NEWS都是脓毒症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 presepsin和NEW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823,两者联测值的AUC为0.906;(3)以presepsin>927.5pg/mL,NEWS>6.5分为界值(cut off)评估不良预后有较好的效能.结论 血清presepsin是评估脓毒症预后的较好指标,与NEWS联合能够提高对脓毒症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
作者:全锦花;杨鲁;张新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血循毒蛇伤患肢组织会出现高度肿胀,坏死,部分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截肢、会延长病程加重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传统盲目性的伤口切开又出现患肢伤处出血不止,会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的结局[1-6],大部分患者治疗成功后发现,伤口周围切开的患者伤口周围组织比传统保守治疗的要成活率高、病程短.在临床上研究一种方法,能够避免血循毒蛇伤后因组织肿胀坏死导致延长病程加重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甚至截肢、感染;又能避免传统伤口切开出现大出血.其必将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7-14].
作者:乐冬友;徐自强;刘俊宏;杨永安;胡振军;蒋涛;罗敢平;王逸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据报道[1]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人数达54.4万,已成为我国院前死亡常见原因[2].而70% ~ 80%心搏骤停急症发生在家庭、工作单位、途中、社区等医院以外的场所.80%的院前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医务人员到达前死亡[3],并且院外心脏性猝死第一目击者CPR率仅为4.48%,心搏骤停急救成功率尚不到1%[2].决定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生存与否重要的因素有:早期识别、早期启动急救系统以及第一目击者早期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是抢救生命基本的技术,心搏骤停后的几分钟是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使得急救后生存几率显著提高[4].而第一目击者早期实施基础生命支持与否完全取决于他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与技能、态度以及行为[5].
作者:葛波涌;王明太;王玉波;周鹿安;刘郑和;杨颖;朱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 (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1,CysLT1 R)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大鼠迟发性脑病(delayed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DNS)的防治作用,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9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一周,行Morris水迷宫淘汰不合格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抽取10只作为对照组(Con组),剩余大鼠采用改良腹腔注射CO气体法建立急性CO中毒模型,将染毒后存活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CO中毒组(Mod组)、孟鲁司特低剂量组(ML组)、孟鲁司特中剂量组(MM组)、孟鲁司特高剂量组(MH组),每组10只.各组采用灌胃法给药,染毒后30 min、4h、12 h各给药1次,后每隔12 h给药1次,连续给药7d.同期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染毒后第21天行Morris水迷宫测定平均逃避潜伏期,筛选DNS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皮层及海马CA1区病理学变化,TUNEL法观察皮层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 CO染毒各组大鼠出现认知功能下降,逃避潜伏期(s)在Mod组(43.3±15.5)、ML组(31.5±13.2)和MH组(30.1±12.2)较Con组(12.1±3.0)明显延长(P<0.05),但MM组(15.0±6.6)与Co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od组相比,孟鲁司特各组较Mod组逃避潜伏期缩短,但仅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组大鼠未发生DNS,染毒各组大鼠均有发生DNS,其中Mod组、ML组、MM组、MH组分别有8只、5只、1只、4只大鼠发生DNS,其中Mod、ML、MH组与Co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大鼠DNS发生率低于M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组脑组织病理损害严重、神经细胞凋亡增多,而孟鲁司特各组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均以MM组病理损伤及细胞凋亡减轻明显.结论 孟鲁司特可改善大鼠认知功能,降低DNS发病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神经细胞病理损伤,对CO中毒DNS大鼠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徐家男;粟蕾;燕宪亮;许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心脏骤停(CA)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健康问题,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生存率在2%~12%之间,而院内心脏骤停(in-hopital cardiac arrest,IHCA)因为抢救更为及时,能有22.3%~ 25.5%左右的存活出院率.无论是OHCA还是IHCA,心肺复苏(CPR)都是抢救心脏骤停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CPR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过去的五十年里的快速发展.而今,我们不仅要关心CA患者的ROSC恢复率,更要关心患者CPR后的各种功能的恢复.
作者:何小军;陈振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脑损伤是心脏骤停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关于复苏后的神经保护措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努力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与存活质量.近来美国神经学会针对心脏骤停复苏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成年患者,通过回顾各种神经保护措施的证据质量,评价这些措施对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发布了减轻脑损伤的临床实践指南.本概要将阐述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及的研究发现、结论及推荐意见.
作者:徐杰丰;张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患者在目标温度管理期间出现心动过缓与中枢神经系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昏迷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目标温度管理,目标温度32~34℃,根据目标温度管理期间患者低心率,分成心动过缓组(<50次/min)和对照组(≥50次/min),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h0)、入院后24 h(h24)、48 h(h48)、72 h(h72)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观察其3个月预后,进行大脑功能评分(cerebral-performance category,CPC).结果 目标温度管理期间,心动过缓组患者h0、h48、h72的BIS水平高于对照组, [h0心动过缓组(73.0±12.3),对照组(58.0±18.6),P<0.01]、[h48心动过缓组(71.4±21.2),对照组(46.3±18.9),P<0.01]、[h72心动过缓组(78.6±24.6),对照组(51.8±24.1),P=0.01];NSE水平在第3日(h72)心动过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动过缓组(118.8±118.8)ng/mL,对照组(248.3±191.9) ng/mL,P=0.02];心动过缓组患者3个月后CP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6).结论 目标温度管理期间出现心动过缓的患者有良好的神经功能预后,可为患者预后和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作者:徐鹏;何飞;范国峰;王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股青肿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症,需要急诊进行手术治疗.传统治疗以切开股静脉取栓为主,但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1-2],特别是导管接触性溶栓技术的广泛应用[34],股青肿的治疗逐渐走向微创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血管外科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inferior vena caver filter,IVCF)经腘静脉入路应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 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36例股青肿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富波;李鲁滨;杨牟;车海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脓毒性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肺泡灌洗液中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含量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11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依据指南6h内完成初始的液体复苏,按是否并发ALI分为两组:非ALI组为A组(n=61),ALI组为B组(n=49).收集两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的基线指标,经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ICCO)监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EVLWI,完成初始补液后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留取肺泡灌洗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NGAL含量,并同时记录EVLWI值.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EVLWI增高的危险因素:液体平衡量、NGAL、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I)、人血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等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EVLWI与NGAL、GEDI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依次为:Y(NGAL) =2.017 +0.035X与Y(GEDI)=-0.671 +0.004X.进一步行相关分析:EVLWI与NGAL之间的r=0.835,P<0.01;EVLWI与GEDI之间的r=0.504,P<0.01;NGAL与GEDI之间的r=0.489,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有正相关关系,在固定GEDI因素的影响后,EVLWI与NGAL之间的r=0.381,P=0.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没有相关关系.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在补液量相对过多的情况下,肺泡灌洗液中NGAL含量与EVLWI存在正相关性.
作者:李寅;路玲;王勇强;窦琳;杨谦;徐奇;陈小刚;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016年6月23日盐城龙卷风灾伤员的伤情特点.方法 对灾后36 h内来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44例伤员的性别、年龄、来院时间、致伤因素、损伤部位和创伤严重度评分等进行分析.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结果 本组龙卷风灾伤员以6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57.6%.在灾后6~8h和灾后21 ~22 h形成两个就诊高峰时段,分别收治伤员55例和27例,且灾后6~8h内来院的伤员ISS评分更高(18.21±7.13和14.65±4.86,P<0.05).砸伤和摔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灾害中常见损伤部位为皮肤软组织(24.48%)、胸部(20.30%)、头部(17.61%)、下肢/骨盆(13.73%)、上肢(8.06%)、脊柱(7.76%).骨科收治伤员多(41.0%)、其次为胸外科(17.4%)和脑外科(13.9%).结论 龙卷风破坏力巨大,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医疗救援机构需根据伤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救治流程,提高其应急反应能力和抢救处置能力.
作者:穆根华;邓义军;卢仲谦;李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1 急诊非创伤性出血概述据统计,急诊科每年约有15% ~ 20%的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而就诊,依据出血原因可将其分为非创伤性出血,创伤性出血和术后出血[1].其中非创伤性出血泛指任何形式的外部或内部出血,这种出血本质上并非由创伤导致,但其失血或控制过程都有血液成分参与其中[2],临床上所指的非创伤性出血一般包括颅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呼吸道咯血、主动脉夹层破裂、宫外孕破裂出血等[1,3].
作者:非创伤性出血急诊处理专家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急诊胸痛患者500例,其中经主动脉CTA或心脏超声确诊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250例作为AAD组,同期就诊的非AAD胸痛患者2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胸痛发生72 h内检测血D-二聚体,比较两组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二聚体对AAD的诊断价值.根据AAD患者主动脉CTA表现,按照主动脉重要血管分支将主动脉分为四段,进行撕裂程度评分,进而分析其与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血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进一步按照是否手术以及Stanford分型对AAD患者进行分层,分别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血D-二聚体水平,研究D-二聚体对AAD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AAD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较非AAD胸痛患者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 1.14 mg/L)诊断AAD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72.4%、74.63%和79.39%,ROC曲线下面积为0.083.D-二聚体升高程度与AAD假腔撕裂范围呈正相关(r=0.418,P<0.01),病变范围越大,D-二聚体水平越高.所有患者以及按照是否手术和Stanford分型分层后,AAD患者死亡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存活组.结论 D-二聚体可作为AAD早期诊断和筛查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程度对判断夹层病变范围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薛渊;肖子亚;顾国嵘;张晨;栾骁;姚晨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男,32岁,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加重2周入院.3年来患者因胸闷、气短多次就诊于外院,诊断为限制型心肌病.近2周上述症状加重,偶有端坐位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腹胀、食欲减退及少尿.既往否认吸烟史约20年,平均34支/d,已戒烟.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相关家族遗传病病史及寄生虫感染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0/80 mmHg,端坐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搏动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哕音.
作者:张二苗;王凌燕;王昕朋;刘国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直接PCI处理的早发STEMI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于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STEMI并完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CI,PPCI)的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早发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371例,选取同时期住院发生STEMI并完成PPCI的MVD非早发患者662例作为非早发组.观察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及血运重建、卒中史、血尿酸、血脂等与早发STEMI合并MVD的关系.并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早发组中男性(88.4%和76.9%)、吸烟者(74.9%和51.5%)、冠心病家族史[21.0%vs.9.7%]比例较高(P<0.01),患者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清除率、血小板计数及红细胞压积高于非早发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P<0.01).(2)两组院内事件发生率均较低.早发组住院期间更少发生室性心动过速(0.3%和2.3%)(P<0.01).非早发组院内病死率更高(1.5%和.0.3%)(P<0.01).(3)两组间梗死相关血管,梗死部位,病变血管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Logistic回归分析示,吸烟史(OR=2.22,95%CI:1.588~3.108)、冠心病家族史(OR=2.12,95%CI:1.431 ~3.140)、血甘油三酯浓度(OR=1.971,95% CI:1.475~2.635)、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早发STEMI多支病变的发生有关(OR=1.193,95% CI:1.008~1.413),均P<0.05.结论 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甘油三酯浓度、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是早发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相比早发患者,非早发患者住院期间较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无论是否为早发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没有显著差别.
作者:赵雪东;赵冠棋;郑文;聂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经鼻高流量吸氧(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HFNC)与传统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的疗效与舒适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同方(2010~2017)、万方(2010 ~2017)、维普(2010~2017)等中文数据库,使用“高流量吸氧”、“经鼻高流量”、“加温加湿高流量”、“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词搜集中文文献;检索Cochrane图书馆、OVID (2010 ~2017)、Pubmed (2010~2017)、EBSCO (2010 ~ 2017)、EMBASE (2010 ~ 2017)、Springer Link(2010 ~2017)、Science Direct (2010~ 2017)等数据库,关于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AR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研究,利用Cochrane中心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章的终点指标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RCTs,包含3 170例,其中HFNC组有1 550例,常规氧疗(usual oxygen care,UOC,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和无创通气)组有1620例.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69,95%CI:0.55~0.87 (P=0.002)],HFNC组的舒适度略优于UOC组;而病死率在HFNC与UO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2,95%CI:0.70~1.2 (P=0.53)],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CI:0.63~1.15(P=0.3)].结论 对于ARF患者,HFNC比UOC气管插管率低,舒适度高,而病死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可;徐思成;左蕾;孙虎;郭志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氯解磷定用量分组,了解不同剂量的氯解磷定用量对治愈率、病死率等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63例,按照氯解磷定24 h用量、氯解磷定总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氯解磷定剂量组间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结局指标.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计算法;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根据氯解磷定24 h用量分组:实验组在治愈率及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4);而在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剂量-反应关系分组中:治愈率及病死率四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根据氯解磷定总量分组:实验组在治愈率及病死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02);剂量-反应关系分组中:治愈率及病死率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6).结论 氯解磷定24h用量及氯解磷定总量增加,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磊;唐泽海;陈奎;吕飞;樊红;孙鹏;韩继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传统上认为右心室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管道,其变化对整体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是微弱的,曾经貌似被Starr等[1]研究证实,安静或正常肺循环状态下右心室的功能对整体循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很久没有人会关注右心功能.然而,近10年来该观点发生了本质的变化.2007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的专家共识诊断与指南没有涉及右心衰竭的诊治[2];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发布了2009年心力衰竭更新共识将右心衰竭诊断和治疗的内容作为独立章节推出[3];2010年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仅仅包含了急性右心衰竭的内容[4];2012年中国右心衰竭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右心衰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5];2013年指南为2012年的右心衰竭共识的补充[6].
作者:米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儿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tic peptitie,BNP)水平改变,探讨二者在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0例CHF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血浆h-FABP、BNP浓度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以心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 CHF患儿血浆h-FABP、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68±4.18) ng/mL和(6.31±1.72) ng/mL,(565.52±179.64) pg/mL和(31.22±9.83) pg/mL,均P<0.01)],且心衰程度越重,h-FABP、BNP浓度升高越明显(均P<0.01);EFE、DCM两组h-FABP、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两组间h-FABP、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HF患儿心功能明显降低,轻、中、重度心衰患儿LVEDD、LVESD、LVEF、LVSF、CI明显不同,心衰程度越重,心功能越差,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HF患儿h-FABP与BNP血浆水平呈正相关(r =0.782,P<0.01);h-FABP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参数LVEDD、LVESD值呈正相关(分别r=0.626,0.662,均P<0.01),与LVEF、LVFS、CI值呈负相关(分别r=-0.652,-0.636,-0.709,均P<0.01);BNP血浆水平与心功能参数LVEDD、LVESD值呈正相关(分别r=0.733,0.689,均P<0.01),与LVEF、LVFS、CI值呈负相关(分别r=-0.745,-0.612,-0.791,均P<0.01).结论 血浆h-FABP、BNP水平均可作为小儿慢性心衰的生物学标志物,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
作者:孙裕平;孙平平;蒋艳;李德华;杨柳;徐迎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