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冯妮;雷邓;李旭红

关键词:重度牙周炎, 综合疗法,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70位重度牙周炎患者的120颗患磨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周牙髓综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牙周基础疗法;以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OP)以及附着丧失(AL)为观察指标,记录、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牙在治疗12周后上述三项指标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3%显著高于对照组36.6%.结论:综合疗法对重度牙周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均留取血清样本,测定患者血清Cor、ACTH、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应激及炎症指标的变化,并测定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外周T淋巴亚群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d,两组Cor、ACTH、CRP均上升,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d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可减少患者机体应激及炎症损伤,减少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作者:李力;魏东;李水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药物再控糖的效果及影响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药物再控糖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比较.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实施格列美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发生率、HbAlc达标率及药物安全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血尿素氮(BUN)].结果: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FPG、P2hBG、HbAlc、ALT、AST、Cr、BUN相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OMA-IR、FPG、P2hBG、HbAlc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的升高、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2.50%较对照组明显低,HbAlc达标率92.50%显著高;治疗后仅对照组ALT、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r、BUN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实验组ALT、AST较对照组明显低,Cr、BUN明显高.结论:沙格列汀治疗二甲双胍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再控糖效果及药物安全性较格列美脲显著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琴;彭学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OSAHS发病率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率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睡眠监测以及头颅MRI检查,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的OSAHS发病率.同时,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存在OSAHS分为OSAHS组66例,对照组44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与实验室指标水平,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并将OSAHS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度OSAHS组33例,中重度OSAHS组27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结果:10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OSAHS发病率为57.69%(60/104).OSASH组患者BMI指数为(2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2±4.1),差有异统计学意义.OSASH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评分为(8.2±5.8)分、(6.1±5.1)分,而mRS评分分别为(2.9±1.5)分,(1.7±1.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度OSAHS组患者入院时与入院6个月后的NIHSS、mRS评分均显著低于中重度OSASH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OSAHS发病率较高,且OSAHS的发病率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陈建霞;张春鹏;李秀艳;宋学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接诊的130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65)和B组(n=6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A组再给予2mg/kg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给予1mg/kg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均连续治疗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ESR)、胸部X线片影像学结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3%,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1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CRP、LDH、D-二聚体、ESR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CRP、LDH、D-二聚体、ESR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肺部纹理、斑片状影、门影增浓增大、膜病变情况均明显减少,两组治疗后肺部纹理、斑片状影、门影增浓增大、膜病变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喘息消失、咳嗽消失、体温正常、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A组恶心呕吐、腹痛、面部潮红、大便隐血阳性、欣快感总发生率为26.15%,明显高于B组的6.15%.结论:大剂量和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均可有效改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效果相近,但使用小剂量的甲泼尼龙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

    作者:王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患者32只眼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较治疗之前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视力>0.5就有13眼,占40.63%,而治疗之前视力没有>0.5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眼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控制为10~21 mmHg有27眼,占84.38%,治疗前却有30眼,占93.75%,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在10~21 mmHg的眼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还有1例术后眼压的控制不是很理想,眼压有所偏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术后视野缺损值和视野平均模式标准差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患者术前、术后视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有29眼,占90.63%,非功能性滤过泡2眼,占37.50%,薄壁滤过泡有1眼,占3.13%;32眼人工晶体均属位正,未发生滤过泡损伤、晶状体后囊破裂、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2眼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和前葡萄膜炎,经药物治疗后都消失.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很少,是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谢启龙;叶小琴;谢礼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5)和单一组(n=43).单一组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联合组给予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治疗.对比患者各T1(麻醉前)、T2(插管后5min)、T3(手术结束时)等时间点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SpO2(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患者治疗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记录患者T4(拔管前15min)、T5(拔管)、T6(拔管后15min)时间点RSS(镇静评分)、RS(躁动评分)、OAAS(意识状态评分)评分变化;比较患者个时间点CRP(C反应蛋白)、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1、T2时间点HR、SpO2对比,无差异;T3时联合组患者HR、SpO2与单一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3.02±5.56min、2.89±0.58d)短于对照组(29.02±5.89min、3.45±0.55d);联合组患者VAS评分(3.89±0.78分)低于对照组(5.10±1.20分);两组患者各时间点R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 4时患者RS以及OA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5、T6时两组患者RS评分、OAAS评分均逐渐提高,联合组高于单一组;T1时两组患者CRP、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联合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单一组;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单一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均有出现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联合组总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30.23%.结论:给予老年急腹重症患者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可降低患者CRP、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缓解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降低患者VAS评分,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胡曦;黄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131I+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甲状腺激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131I+联合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甲亢病例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131I,研究组实施131I+丙硫氧嘧啶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旁腺素(PTH)、甲状腺功能[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促甲状腺素(TSH)以及游离甲状腺素(FT4)]、血糖[饭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G)]、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TGAb、TPOAb、TT3、TT4及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TH、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2hPG、F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TC、LDL-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复发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且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131I+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相关激素指标,提高甲状腺功能与血脂水平,降低血糖及疾病复发率,不良反应少.

    作者:曹晋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对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对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脊柱功能、血沉(ESR)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指标(后凸角、ESR、OD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观察组后凸角、ESR及OD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PF、RP等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应用微创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缓解疼痛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预后康复进程.

    作者:勾成果;邹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Ag-NORs与人肝细胞活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测定,定性分析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细胞核的大小并统计Ag-NOR的数目.方法:同一个实验室分别培养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用胰酶分别洗脱贴壁生长的细胞,用核仁银染法制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肝细胞与肝癌细胞Ag-NOR数目,肝细胞1~3个,肝癌细胞4~8个,且肝癌细胞较正常肝细胞大、形态不规则.结果:正常肝细胞和肝癌细胞活性相差较大,正察常肝癌细胞的活性与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的关系较密切.结论:本实验说明AgNOR颗粒数目对肝癌细胞活性具有较高估测价值.

    作者:陈冬梅;林良静;李志刚;侯秋妹;刘芳;胡琦;杨粤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在婴儿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在婴儿困难气道插管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术前评估预测为困难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儿,将其分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组(A组)和右美托咪啶喷鼻复合七氟烷组(B组)各20例.测量两组患儿术前病房(T1)时的生命体征,收缩压、舒张压、HR、SpO2.A组患儿入室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后面罩下吸入七氟烷待下颌松弛后气管插管;B组患儿术前右美托咪定喷鼻2ug/kg,待患儿入睡后入室,面罩吸入七氟烷,待下颌松弛后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2)、麻醉诱导完成后(T3)以及气管插管时(T4)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插管失败率、保留自主呼吸率.结果:T2时,A组心率高于B组;T3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HR均显著低于B组,T4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HR均明显高于B组,且SpO2明显低于B组.结论:B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诱导中保留自主呼吸率均优于A组,B组插管并发症小于A组.右美托咪定喷鼻复合七氟烷用于小儿困难气道气管插管是一种相对安全、可靠的诱导方法.

    作者:张明敏;樊雅玲;庞波;李元;葛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0.8mg/kg地佐辛+5mg/kg丙泊酚+8mg托烷司琼+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100mL的接自控静脉镇痛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0.8mg/kg地佐辛+8mg托烷司琼+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100mL的接自控静脉镇痛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机体疼痛及应激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刘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与顺铂同步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副反应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三维适形放射疗法与顺铂同步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4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三维适形放射疗与顺铂同步化疗进行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健康状况,并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5.96%(49/57),高于对照组的66.67%(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反应、肝功能异常、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适形放射疗与顺铂同步化疗在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痛苦、改善患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且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积极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冬苗;刘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的干预效果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4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20例给予胺碘酮治疗,研究组20例给予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不良反应、疗效、病死原因、病死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前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5.00%显著高于研究组10.00%;研究组心衰、心源性休克、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病死原因发生几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研究组病死率10.00%显著低于常规组40.00%;研究组治疗中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常规组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联合心律失常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病死率.

    作者:杨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程时间分为Ⅰ组(病程>10年)44例、Ⅱ组(病程1~10年)62例、Ⅲ组(病程<1年)54例.三组患者均接受神经肌电图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浅神经MCV、SCV.结果:Ⅰ组患者腓总神经MCV、正中神经MCV的异常发生率均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患者腓浅神经SCV、尺神经SCV的异常发生率均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尺神经MCV异常率、正中神经SCV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均高于尺神经f波异常率,且随着病程延长患者的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显示胫神经H反射可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敏感指标,随着患者病程延长,神经肌电图检测异常率增加,可将神经肌电图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重要方法.

    作者:刘婷;张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青少年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青少年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组观察对象为2014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120例青少年(15~24岁)腰椎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患者,以及年龄、性别体检中心100例体检正常人员,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120例ALDH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年龄分布、症状及体征、影像学表现等.调查两组患者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家族史等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ALDH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ALD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0例ALDH患者男性86例,占比71.67%,女性34,占比28.33%;年龄分布中21~22岁多,共44例,占比36.67%,15~16岁少,共11例,占比9.17%;症状分布前三位分别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90例)、腰椎活动受限(82例)、下肢肌力下降(76例),分别占比75.00%、68.33%、63.33%;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单节段突出97例,占比80.83%,以L4/5突出为主,共54例,占比44.16%;双节段突出23例,占比19.17%,L4/5+L5/S突出为主,共20例,占比16.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LDH家族史、腰背损伤史、运动量、工作学习姿势、腰部负重与剧烈运动为ALDH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kg/m2(OR=2.326,%95CI为1.221~8.897)、有腰背部损伤史(OR=2.765,%95CI为1.342~11.214)、B类工作姿势(OR=2.478,%95CI为1.121~10.576)是影响ALD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ALDH多于女性,以单节段突出为主,主要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痛与腰椎活动受限,有腰背部损伤史、BMI≥25kg/m2、B类工作姿势均会增大ALDH风险.

    作者:余晓艳;史胜苗;刘芳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电子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对比

    目的:对比电子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各63例.甲组行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乙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康复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甲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乙组少;两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别;甲组首次下地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较乙组短.结论:电子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电子输尿管镜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王豫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曲伏前列素联合倍他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的影响

    目的:探究曲伏前列素联合倍他洛尔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9月圭亚那乔治敦医院收治的POAG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联合组36例,对照组给予0.004%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0.25%倍他洛尔滴眼液,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眼压、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眼压值为(17.02±2.5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3±2.85)mmHg,联合组眼压下降幅度为30.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62%;联合组平均视敏度(MS)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缺损(MD)及丢失方差(LV)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高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伏前列素联合倍他洛尔治疗POAG患者可有效降低眼压,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及视野,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IL-6、IL-10、TNF-α、TGF-β1、NO与颈椎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一氧化氮(NO)在颈椎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7例颈椎病患者(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8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TGF-β1及NO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分别为(52.28±10.83)pg/mL、(10.02±2.13)pg/mL、(1.01±0.26)ng/mL、(1.29±0.10)μg/L和(20.13±2.0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分别为(61.03±10.22)pg/mL、(13.78±2.20)pg/mL、(1.32±0.33)ng/mL、(1.43±0.33)μg/L和(27.32±3.90)μmol/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与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s=0.298、0.304、0.311、0.322和0.301);患者IL-6、IL-10、TNF-α、TGF-β1及NO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颈椎病患者血清IL-6、IL-10、TNF-α、TGF-β1及NO明显升高,可能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兆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部分有心肌缺血症状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二组均给予心衰的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再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周,同时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6 min步行试验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方面均有改善,治疗后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和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在部分HFpEF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状,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戴朝晖;肖谋;邵利辉;杨中保;彭慧;罗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2017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开放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微创组采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强度、骨折复位情况、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满意度、晚期矫正度丢失、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固定强度、晚期矫正度丢失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满意度两组相比,微创组高于开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骨折复位情况与开放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微创组采用的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于开放组.微创组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24 h和48 h均低于开放组.术后24 h和术后21 d微创组VAS评分与开放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术后48 h、7 d、14 d微创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开放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但术后两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术后满意度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式螺钉内固定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存在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的缺点.

    作者: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刘志斌;杜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