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TOR基因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罗颉;查鹭婷;袁姗;罗叶萍;李卓颖;黄利华;杨作成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川崎病,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100例川崎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mTOR基因的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川崎病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GG、AG、AA基因型分布和G、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未合并冠脉损伤(NCAL)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NCAL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尚未发现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及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CAL的发生存在关联性.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对样本做以下分析:(1)根据患者年龄,将≤35岁者作为A组(n=72),>35岁者为B组(n=78),比较两组的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患者的性别,分为男性组(n=109)和女性组(n=41),比较两组的吸烟和酗酒史、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与危险因素:A组在性别、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马凡综合征、BMI均与B组有显著差异.(2)性别与危险因素:男性组在吸烟史、酗酒史、左室直径、BMI、心电图异常、死亡个数均与女性组有显著差异.(3)死亡因素单因素分析: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波动、持续疼痛、主动脉大直径、动脉粥样硬化为死亡的可疑危险因素.(4)死亡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OR=3.755,95%CI[1.008,13.987])、舒张压(OR=1.978,95%CI[1.018,3.84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女性、舒张压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意识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意识障碍患者的预后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老年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意识障碍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静脉注射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静脉滴注纳洛酮联合肌肉注射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记录两组预后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时间点的GC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GC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方式和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8/45),停药后未经处理症状均逐渐消失,继续给药未出现类似症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老年严重脑动脉粥样硬化意识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意识障碍,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凉山地区125例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凉山地区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以及彝、汉民族间的差异,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2016年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125例小于8月龄的婴儿麻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彝族及汉族婴儿麻疹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构成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凉山地区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4~8月龄,发病率为90.4%.麻疹流行时间集中在12月~次年2月,患者107例(占85.6%).流行主要人群是凉山州本地的农村婴儿110例(占88.0%),本次流行受外来流动人口的影响小.约有67.2%婴儿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彝、汉族婴儿麻疹患儿临床对比调查,黏膜斑特点、多系统并发症及麻疹抗体等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临床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凉山地区本次婴儿麻疹流行主要与婴儿母亲免疫覆盖率低、疫苗免疫原性下降、胎传抗体衰减等因素有关;控制8月龄内婴儿麻疹发病率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开展育龄妇女等成人强化免疫,重视保护易感婴儿.应不断加大我州偏远山区的医疗投入,尤其需加强村民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陈雪;杨尧;段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胃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后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医院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腹腔镜根治术作为观察组,52例接受开腹手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统计手术并发症,检测手术前后两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表达阳性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③手术前后两组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及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术后2d,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对照组CD8+上升,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微创,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且不会增加胃癌血行转移风险.

    作者:孙鋆泽;李志钢;戴未来;林聪华;曾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IF-1α和GM-CSF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病理科收集的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48例(KOA组)、既往收集的正常人群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30例(对照组),采用Westren-blot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标i本中的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KOA患病的关系.结果:KOA组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中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OA组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标本中HIF-α、GM-CS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改良Mankin评分评分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HIF-α、GM-CSF蛋白及mRNA在KOA患者软骨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病情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王裕祥;杨应忠;王卫东;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脓毒症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乳酸、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脓毒症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乳酸、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存在心脏指数(CI)2.2~2.5L/(min·m2)、心率≥130次/min的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组,30例给予米力农治疗者为对照组,30例给予米力农+艾司洛尔治疗者归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VP、CI、SVI呈上升趋势,HR、SVRI呈降低趋势;对照组MAP、CVP呈升高趋势,HR呈降低趋势,联合组MAP在治疗第72h,HR、CI、SVI、SVRI在治疗第3、6、12、24、72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Lac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联合组Lac在治疗第12、24、72h显著低于对照组;ScvO2与PaO2/FiO2组间、组内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d两组IL-6、TNF-α、MYO、CK、CK-MB、cTnI和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第14d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变化大于对照组;联合组入住ICU时间和28d死亡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脓毒症伴合并心功能不全,可明显降低血乳酸、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28d生存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鹏;杜金凤;张吉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毕Ⅱ式吻合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并对比毕Ⅱ式吻合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分为两组,36例行毕Ⅱ式吻合作为毕Ⅱ式组,24例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作为Uncut RY组.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年发放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日、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毕Ⅱ式组胃管拔除时间长于Uncut RY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1年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毕Ⅱ式组胆汁反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36.11%、25.0%高于Uncut RY组的8.33%、4.17%,差异有显著性;毕Ⅱ式组术后1年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分值低于Uncut RY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毕Ⅱ式吻合相比,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在缩短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减少胆汁反流和反流性胃炎发生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上更具优势.

    作者:王财庆;陈功;徐莆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易感性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及END发生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16例,其中发生END患者78例,未发生END患者238例.采集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对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年龄>60岁、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初步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龄可能是患者发生END后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爱举;仲晓艳;杨春伍;顾汉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HCV感染的母婴结局及相关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母婴结局及相关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HCV感染的孕妇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未合并HCV感染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围生期结局,及观察组HCV垂直传播情况(新生儿随诊时间为18个月).ELISA法检测两组产妇胎盘组织匀浆中IL-2、IL-6、IL-10、IL-1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胎盘组织中CD3、CD68、PD-1进行染色,并计算各组阳性染色细胞数目.结果:观察组妊娠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vs13.33%),新生儿围生期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vs 20.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妊娠合并HCV感染孕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率为3.33%(2/60).观察组胎盘组织匀浆中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6、IL-10、IL-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胎盘组织中CD3、CD68、PD-1阳性染色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HCV感染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围生期不良结局发生率均较高,而且HCV可以垂直传染给新生儿.胎盘组织中IL-2、CD3、CD68、PD-1的低表达、IL-6、IL-10、IL-12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V感染后的胎盘抗病毒免疫过程.

    作者:赵红冰;刘君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大蒜素辅治乳腺癌及对小鼠血清CA153、CEA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蒜素辅助治疗乳腺癌及对小鼠血清CA153、CEA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大蒜素组(C组),卡培他滨组(D组),低剂量大蒜素+卡培他滨组(L组),高剂量大蒜素+卡培他滨组(H组).除A组外,B组,C组,D组,L组,H组,在小鼠胸壁5~6肋间乳腺皮下接种鼠乳腺癌4TI-LUC细胞,构建乳腺癌小鼠模型.C组和L组(大蒜素20mg.kg-1/d,溶于0.2ml生理盐水),H组(大蒜素50mg.kg-1/d,溶于0.2mL生理盐水),D组(2.5mg/m2),溶于0.2mL生理盐水),A组和B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血清CA153、CEA、IL-2、TNF-α浓度,并对各组小鼠的瘤块、胸腺、脾脏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结果:治疗后C组、D组、L组、H组的小鼠血清CA153、CEA浓度相比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小鼠血清IL-2、TNF-α、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C组、L组、H组血清IL-2、TNF-α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B相比,差异显著;H组、L组、D组、C组的肿瘤抑制率差异显著,由强到弱排序为H组>L组>D组>C组.结论:大蒜素辅助治疗乳腺癌可降低血清CA153、CEA浓度,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肿瘤抑制率.

    作者:石国建;顾蓓;荣鸣;李惠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珠海市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珠海市接尘工人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评价对接尘工人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珠海市600名没有结核病史的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按照年龄性别1:2匹配,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人)和对照组(400).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63.3%)相比,干预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89.6%)显著提高.按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后,干预组各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珠海市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仍然较低,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后可以显著提高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认知.

    作者:彭黎明;李晓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肿瘤患者64例,分析患者入院后影像学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患者影像学特点.结果:①临床资料显示良性骨肿瘤17例,腰椎6例,颈椎5例,胸椎4例,骶尾椎2例,病理类型以血管瘤较常见,其次是纤维结构不良、骨瘤、骨样骨瘤;中间性骨肿瘤19例,胸椎8例,腰椎和颈椎各5例,骶尾椎1例,病理类型以骨母细胞瘤较常见,其次是骨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上皮样血管瘤;恶性骨肿瘤28例,胸椎11例,腰椎9例,骶尾椎5例,颈椎3例,病理类型以浆细胞骨髓瘤较常见,其次非霍奇金淋巴瘤、孤立性浆细胞癌、骨肉瘤.②MRI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准确率高(76.47%、78.95%、85.71%),其次为CT(58.82%、68.42%、75.00%),X线(52.94%、52.63%、57.14%).其中MRI诊断整体准确率(81.25%)高于X线(54.69%).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采用MRI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余泽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奥美沙坦酯中间体I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沙坦酯中间体I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 C18(4.6×150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0.015mol/L溶液,调节pH到2.5)-乙腈(20:80);柱温40℃;流速1.0ml/min;进样10μL;检测波长;205nm.结果:在127.69μg/ml~191.53μg/ml奥美沙坦酯中间体Ⅰ峰面积和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75.5776×C-205.8209,r=0.9988.供试品含量97.2%,RSD 0.18%(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专属、简便、准确地测定奥美沙坦酯中间体I的含量.

    作者:杨昌华;彭民生;张坚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不良反应与预后情况的观察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和DHS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PFNA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均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无差别,术后3个月,PFNA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感染、断钉、股骨头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永;王文俊;陶振东;潘海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抑制HADC1介导曲古抑菌素A抑制MHCC97H源性球细胞自我更新

    目的:确定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ADCI)曲古霉素A(TSA)抑制人肝细胞癌MHCC97H源性球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ADC1)表达以及自我更新作用.方法:比色法测定HADC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ADC1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HADC1蛋白表达水平;球形成培养法检测肿瘤球形成能力.结果:与单层贴壁生长细胞比较,MHCC97H源性球细胞高表达HDAC1,并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TSA下调MHCC97H源性球细胞HADC1表达,并显著抑制其自我更新能力.结论:抑制HADC1表达参与曲古抑菌素A抑制MHCC97H源性球细胞自我更新作用.

    作者:陈阿;曹晓诚;许畅;邱叶贝;李翔;曹建国;粟晓;曹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TOR基因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100例川崎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mTOR基因的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川崎病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GG、AG、AA基因型分布和G、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未合并冠脉损伤(NCAL)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NCAL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尚未发现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及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CAL的发生存在关联性.

    作者:罗颉;查鹭婷;袁姗;罗叶萍;李卓颖;黄利华;杨作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对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外周血IL-20水平、Th免疫应答和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通过取用辛伐他汀配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讨论其对于患者外周血IL-20浓度影响,Th免疫失衡调节以及对于气道重塑的临床效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辛伐他汀片剂,治疗周期为三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0(IL-20)、白细胞介素4(IL-4)以及γ干扰素(INF-γ)浓度水平变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膜厚度(The Thickness of bronchial mucosa's reticular basement membrane,TRBM)以及黏膜肌纤维母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皆有改善,但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中IL-20浓度从(84.25±11.38)ng/L下降至(40.29±6.63)ng/L.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4和INF-γ浓度变化,观察组IL-4浓度明显下降而INF-γ则有明显上升,对照组患者此两个因子浓度变化皆不明显.对比治疗前后TRBM值,观察组患者从(18.18±1.47)μm下降至(9.35±1.29)μm,且黏膜肌纤维母细胞也从(351.68±20.22)×10-9L-1下降至(160.71±19.34)×10-9L-1.结论:辛伐他汀对于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免疫机制失衡和气道重塑皆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吕社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我院确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5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观察组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残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PVR、IPSS、QOL较术前均降低,Qmax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前后PVR、Qmax、IPS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相当,但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要优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作者:古军;车宪平;徐磊;陈化磊;胡鑫明;陈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泵治疗中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1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80例采用血糖仪进行指尖血糖监测,研究组患者80例采用CGMS监测血糖,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血浆胰岛素与C肽水平情况.结果: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午餐前血糖、晚餐前血糖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组午餐后2h血糖、晚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稍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泵基础量、早餐前大剂量、中餐前大剂量、晚餐前大剂量等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C肽水平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与C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应用CGMS可全面、详细反应出患者血糖波动趋势,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血糖,促进胰岛素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王姝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et-7g对BEL7402/5-FU细胞CRD-BP表达及5-FU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细胞CRD-BP表达及5-FU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let-7g表达载体,将Let-7g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至BEL7402/5-FU细胞;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变化;逆转录PCR(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CRD-BP mRNA水平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以浓度梯度5-氟尿嘧啶(5-Fu)处理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后,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let-7g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增高,而CRD-BP、P-gp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let-7g可能通过下调BEL7402/5-FU细胞CRD-BP、c-myc和P-gp蛋白的表达,逆转BEL7402/5-FU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作者:谌赟;符一岚;龚倩;廖德华;刘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