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畅;陈阿;曹晓诚;邱叶贝;李翔;崔迎红;曹建国;杨剑锋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对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细胞CRD-BP表达及5-FU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let-7g表达载体,将Let-7g质粒表达载体转染至BEL7402/5-FU细胞;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变化;逆转录PCR(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CRD-BP mRNA水平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以浓度梯度5-氟尿嘧啶(5-Fu)处理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后,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let-7g转染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增高,而CRD-BP、P-gp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let-7g可能通过下调BEL7402/5-FU细胞CRD-BP、c-myc和P-gp蛋白的表达,逆转BEL7402/5-FU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作者:谌赟;符一岚;龚倩;廖德华;刘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55)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观察组(n=55)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炎性因子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36%(53/55),较对照组83.64%(46/5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喘息、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EOS计数、IL-10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指标较对照组低,IL-12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9.09%(5/55)与对照组5.45%(3/5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及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药物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李卫;杨宗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确定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HADCI)曲古霉素A(TSA)抑制人肝细胞癌MHCC97H源性球细胞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ADC1)表达以及自我更新作用.方法:比色法测定HADC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ADC1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HADC1蛋白表达水平;球形成培养法检测肿瘤球形成能力.结果:与单层贴壁生长细胞比较,MHCC97H源性球细胞高表达HDAC1,并具有更强自我更新能力.TSA下调MHCC97H源性球细胞HADC1表达,并显著抑制其自我更新能力.结论:抑制HADC1表达参与曲古抑菌素A抑制MHCC97H源性球细胞自我更新作用.
作者:陈阿;曹晓诚;许畅;邱叶贝;李翔;曹建国;粟晓;曹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过程中晚卵泡期高孕酮(P)对卵巢中反应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及整合素αv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宝鸡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9月~2016年1月期间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不孕症患者(均采用控制性超排卵)60例,根据晚卵泡期血清P水平分为正常组(n=25,P<2.5ng/mL)、升高组(n=35,P≥2.5ng/mL).于晚卵泡期起始日、取内膜日检测血清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浓度,内膜活检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αvβ3、LIF的表达情况.结果:升高组晚卵泡期、取内膜日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FSH、LH与正常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整合素αvβ3、LIF多呈中等强度或强阳性表达,其中整合素αvβ3主要在内膜腺体表达,定位于细胞膜;LIF主要在内膜腺体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升高组子宫内膜组织整合素αvβ3、LIF表达阳性率48.57%、42.86%略低于正常组的68.00%、64.00%,差异不显著,且两组子宫内膜组织整合素αvβ3、LIF表达情况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超排卵治疗过程中晚卵泡期高P水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组织整合素αvβ3、LIF表达水平降低,一定程度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但仅依靠此两项指标的表达来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并不可靠.
作者:冯丹艳;汤芝秀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PFNA组和DHS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DHS组短,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PFNA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评分均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得分无差别,术后3个月,PFNA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DHS组;两组患者感染、断钉、股骨头坏死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永;王文俊;陶振东;潘海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单用或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肥胖相关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0月就诊的104例肥胖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capacity,FVC)及第1秒钟大力气呼出的气体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one second,FEV1)、炎性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7.3%);观察组PEF、FVC、FVC占预比、FEV1及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16±55.93)vs(246.84±52.11)L/min、(2.97±0.25)vs(2.71±0.19)L、(93.18±10.03)vs(81.48±9.56)%、(2.61±0.63)vs(2.25±0.53)L/min、(91.93±9.85)vs(82.16±9.07)%];观察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3.15)vs(17.03±2.98)ng/L],同时IL-4与E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29±0.94)vs(12.78±1.92)ng/L、(63.16±7.33)vs(92.37±10.28)ug/L];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vs 46.2%).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及ECP水平变化,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率,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陈国萍;朱兴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双抗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防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及对短期预后.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行PCI治疗的120例患者分为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各60例,对两组PCI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以及短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PCI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率6.6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3%,对照组PCI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率16.67%、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后血小板凝集率、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疗法,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抗疗法在防治PCI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改善短期预后方面取得的效果更佳,可作为优选用药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孙君;蒋建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社区感染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使用比阿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作为初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0例社区感染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分别经比阿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作为初始经验治疗,疗程均为7天,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比阿培南组、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及头孢噻肟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比阿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均可作为社区感染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初始经验治疗.
作者:童明;唐世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行氟哌酸联合雌三醇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绝经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氟哌酸治疗,研究组(42例)行氟哌酸联合雌三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生殖道症状与健康评分、炎症指标与免疫指标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78.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生殖道症状及健康评分、炎症及免疫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改善,研究组生殖道症状评分及IL-8、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殖道健康评分及IgM、IgG、IgA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产生.结论:氟哌酸联合雌三醇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绝经女性患者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提高免疫指标水平,改善生殖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宏宇;王敬华;祁建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接尘工人人群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情况,评价对接尘工人实施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珠海市600名没有结核病史的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按照年龄性别1:2匹配,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人)和对照组(400).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63.3%)相比,干预组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89.6%)显著提高.按年龄、性别、民族和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后,干预组各层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珠海市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仍然较低,对干预组实施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健康教育后可以显著提高接尘工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认知.
作者:彭黎明;李晓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联合槐杞黄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控制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X射线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润莹;詹宁;张燕妮;何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放疗对宫颈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98)和对照组(n=82),观察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对照组接受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两组患者根据疾病分期及临床治疗情况,接受4.5~6周治疗,期间均给予宫颈癌对症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中CD3+、CD4+、CD8+、CD4+/CD8+、VEGF及SCCA水平.治疗结束6个月,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中CD3+、CD4+、CD8+、CD4+/CD8+、VEGF及SCCA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VEGF及SCCA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血清VEGF及SCCA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VEGF及SCC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78%)明显高于对照组(76.83%).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以提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减少新血管生成,临床治疗效果较顺铂同步放射治疗显著.
作者:舒方;陈端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对肺真菌病的具体疗效,分析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联合用药的临床优势,为联合给药、序贯治疗方法治疗肺真菌病提供理论经验.方法:将60例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根据一般资料匹配分组为4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比较4组对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EV1的差异显著,但是各组别之间差异不明显;FEV1/FVC治疗后差异显著,FEV1/FVC指标在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口服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伏立康唑单纯性静滴组和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拟诊侵袭性肺真菌病的患者,可以采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序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其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等临床优势.
作者:李同林;周航;王俊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川崎病(KD)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相关性.方法:运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PCR-SBT)分析100例川崎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mTOR基因的rs6540964、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川崎病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AA、AG、GG基因型分布和A、G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GG、AG、AA基因型分布和G、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未合并冠脉损伤(NCAL)组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川崎病患儿合并CAL组与NCAL组mTOR基因rs75398396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尚未发现mTOR基因rs6540964位点及rs75398396位点的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CAL的发生存在关联性.
作者:罗颉;查鹭婷;袁姗;罗叶萍;李卓颖;黄利华;杨作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对比毕Ⅱ式吻合与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分为两组,36例行毕Ⅱ式吻合作为毕Ⅱ式组,24例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作为Uncut RY组.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况、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年发放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日、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毕Ⅱ式组胃管拔除时间长于Uncut RY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1年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毕Ⅱ式组胆汁反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36.11%、25.0%高于Uncut RY组的8.33%、4.17%,差异有显著性;毕Ⅱ式组术后1年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总体健康分值低于Uncut RY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毕Ⅱ式吻合相比,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在缩短术后胃管留置时间、减少胆汁反流和反流性胃炎发生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上更具优势.
作者:王财庆;陈功;徐莆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治疗效果.方法: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的2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行冠脉内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单药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10min TIMI血流分级、用药前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血压变化、术后1个月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0min TIMI 3级率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6%;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用药后cTFC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用药前后冠脉内有创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6.15%,较对照组的11.54%无显著差异.结论:相比替罗非班单药治疗,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能显著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及患者术后心功能,且不增加一过性低血压发生率风险,安全可行.
作者:陈泽江;黄修献;李昭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对脓毒症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乳酸、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存在心脏指数(CI)2.2~2.5L/(min·m2)、心率≥130次/min的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组,30例给予米力农治疗者为对照组,30例给予米力农+艾司洛尔治疗者归为联合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VP、CI、SVI呈上升趋势,HR、SVRI呈降低趋势;对照组MAP、CVP呈升高趋势,HR呈降低趋势,联合组MAP在治疗第72h,HR、CI、SVI、SVRI在治疗第3、6、12、24、72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Lac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联合组Lac在治疗第12、24、72h显著低于对照组;ScvO2与PaO2/FiO2组间、组内差异不显著;治疗第3d两组IL-6、TNF-α、MYO、CK、CK-MB、cTnI和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第14d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变化大于对照组;联合组入住ICU时间和28d死亡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脓毒症伴合并心功能不全,可明显降低血乳酸、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28d生存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鹏;杜金凤;张吉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与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膜周型VSD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观察组)和传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术后指标,同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指标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且两组患儿在治疗后3、6、12个月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及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在心率失常、术后残余分流、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较传统室间隔缺损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段,术后并发症少,患儿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帕金森早期患者认知受损状况及左旋多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诊的90例帕金森早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拉克索进行替代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调查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8.89%vs 11.11%).结论:左旋多巴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早期患者的认知受损状况,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申淑侠;王晓成;李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术期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对样本做以下分析:(1)根据患者年龄,将≤35岁者作为A组(n=72),>35岁者为B组(n=78),比较两组的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2)根据患者的性别,分为男性组(n=109)和女性组(n=41),比较两组的吸烟和酗酒史、左室直径等相关危险因素.(3)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与危险因素:A组在性别、就诊时间、心率、左室直径、马凡综合征、BMI均与B组有显著差异.(2)性别与危险因素:男性组在吸烟史、酗酒史、左室直径、BMI、心电图异常、死亡个数均与女性组有显著差异.(3)死亡因素单因素分析: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波动、持续疼痛、主动脉大直径、动脉粥样硬化为死亡的可疑危险因素.(4)死亡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OR=3.755,95%CI[1.008,13.987])、舒张压(OR=1.978,95%CI[1.018,3.844])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女性、舒张压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闫醒军;张琦;王利会;高海涛;魏润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