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周小柳;王海妹;黄继红;苏炳泽

关键词:鼻内镜术, 嗅觉障碍, 慢性鼻-鼻窦炎, 嗅觉功能, 生命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半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成形术设置为成形组,另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部分切除术设置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T&T主观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问卷(SNOT-20)评分.结果:成形组患者术后嗅觉改善率为90.48%,切除组为88.09%差异不显著;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左侧、右侧嗅觉主观嗅觉功能检查评分显著较低;两组患者各项SNOT-20评分较术前显著较低.结论:行中、上鼻甲形成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两种处理方式对患者嗅觉的恢复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临床应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纯经尿道切除术及其联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经尿道切除术、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28例,计为观察组,单纯经尿道切除术治疗的22例,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1年复发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提高,大尿道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膀胱刺激征、尿道狭窄及血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74.72±7.16)分、(70.20±9.15)分,较对照组的(70.00±8.47)分、(75.94±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经尿道切除术与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年疗效类似,但后者对患者尿动力学改善更明显,1年复发率显著低.

    作者:冀鲁;仲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脂控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脉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控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冠脉事件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诊治的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脂控制情况将其分为A(血脂正常)、B(血脂异常)两组,测定比较两组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指标及冠脉事件发生率,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脂水平与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TC、TG、LDL-C、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均显著低于B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冠脉事件发生率为16.00%,显著低于B组的33.7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4hSBPSD、24hDBPSD、24hSBPCV、dSBPCV、nSBPCV、nDBPCV与TC、TG显著正相关,24hDBPSD、24hSBPCV与LDL-C显著正相关,24hSBPSD、24hDBPSD与HDL-C显著负相关.结论:血脂异常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冠脉事件发生几率,需加强血脂控制以维持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稳定,减少冠脉事件发生.

    作者:王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ICU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重症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7例接受CBP治疗者纳入观察组,15例接受IHD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Scr、CRP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28d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机后MAP及H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上机后MAP明显降低,HR明显升高,且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Scr、CRP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P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与IHD比较可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并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贺静;姜丹;程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住院的1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1年后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浆Hcy及C反应蛋白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调查1年,观察组的心性猝死、心衰、心肌梗塞、心肌血运重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4.3%,观察组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提高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作者:李欢;焦峰军;王稳;阎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评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评分(MNA)得分、营养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和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M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和干预组FBG、TC和TG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后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更好地控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张孔雁;尹成淑;程燕;曹俊杰;刘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层次进展期胃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及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层次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以本院2009年5月~2011年10月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将其分为A(年龄<70岁)、B(年龄≥70岁)两组,评价两组手术效果,术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A组营养不良风险、术前合并症比率分别为14.29%、46.03%,均显著低于B组的35.14%、70.27%;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肺部感染发生率7.94%显著低于B组的21.62%;A组5年生存率60.32%显著高于B组的37.8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70岁)进展期胃癌患者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后恢复相对慢,肺部感染发生几率大,这可能与高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合并症多等有关;且年龄影响患者预后(5年生存率),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翟华章;耿宏;沈文明;徐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补肾方减轻脾肾两虚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脏毒性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乳腺癌术后TEC方案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为健脾补肾方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标准,共收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化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比较发现,第一周期化疗前后及第二周期化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周期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脾补肾方可降低第二周期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2)化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3.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卡式评分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补肾方应用于脾肾两虚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能减轻心脏毒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花;章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含量与心肌缺血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含量与冠心病(CHD)患者可诱导性缺血发生关系.方法:检测899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并在进行平板运动测验同时采集负荷超声心动图.结果:241例胱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1.30mg/L)冠心病患者中38%发生诱导缺血,而胱抑素C含量低于低四分位数(<0.92mg/L)患者中诱导缺血发生率为13%.不过,这种相关性在有和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患者间以及在服用和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患者间有所不同.无冠状动脉搭桥CABG史患者中,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35%和9%.而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参与者中,胱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44%和7%.未使用他汀类药物冠心病患者中,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39%和4%.结论:胱抑素C含量升高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诱导缺血独立相关.

    作者:周洁欣;韩辉武;唐旸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刮宫后行曼月乐与米非司酮间断给药对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刮宫后行曼月乐与米非司酮间断给药对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10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刮宫术后5天,观察组行曼月乐置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间断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及性激素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88.46%)显著高于对照组(59.62%),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FSH、E2、PRL、LH、P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显著高于观察组(4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曼月乐和米非司酮间断给药治疗方式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曼月乐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①组、②组、③组,每组30例,①组超声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②组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③组喉罩全麻.比较①组、②组、③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h(T2)、拔除喉罩后5min(T3)的生命体征和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的波动情况以及①组、②组的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结果: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②组T3时的A-Ⅱ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明显快于②组,①组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②组;①组镇痛完全,②组有4例镇痛不全.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能更好维持术中血压和呼吸循环的稳定、减轻应激,尤其是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

    作者:施凌燕;周卫东;余湘元;王春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癌胚抗原黏附分子1对胃癌细胞株AG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黏附分子1对胃癌细胞株AG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CEACAM1 siRNA转染人胃癌细胞株AGS,再用western-blot检测CEACAM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和裸鼠负荷瘤实验分析转染后的AGS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转染CEACAM1 siRNA后的AGS细胞几乎不表达CEACAM1.CEACAM1沉默基因对AGS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无影响.转染CEACAM1 siRNA后的AGS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荷瘤裸小鼠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结论:沉默CEACAM1基因的表达能够明显抑制AGS细胞的转移以及活体成瘤性,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朱为民;黄逸姣;潘棋;陈艳;谢楠岚;浦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NT-proBNP、IL-6、TNF-α在合并心脏不良事件的老年LCHF患者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探析合并心脏不良事件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者中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200例L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82例)和对照组(无心脏不良事件,118例)两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70岁与血糖≥7mmol/l者数量明显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血清NT-proBNP≥4.5μg/L与TNF-α≥18.0ng/L、IL-6≥16.0ng/L均是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血清NT-proBNP与TNF-α、IL-6呈显著正相关性.血清NT-proBNP对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诊断价值明显比TNF-α、IL-6优秀.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至少为4.61μg/L时对合并心脏不良事件老年LCHF患者的诊断意义较高,且与炎症因子IL-6与TNF-α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作者:蔡文渊;滕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体质指数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假体周围感染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体质指数的差异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假体周围感染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7例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患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5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5±2.7)岁.结合患者体质指数(BMI)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为正常组(BMI18.5~24.99),33例;乙组为偏瘦组(BMI<18.5),21例;丙组为超重组(BMI25~28),43例.无肥胖病患.对97例病患的手术临床数据与术后恢复资料进行对比,探究不同体质指数下假体周围感染的变化情况.结果:甲组(正常组)、乙组(偏瘦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超重组)患者相比甲组(正常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正常组)与乙组(偏瘦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组(超重组)术后感染率相比甲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质指数对膝关节置换患者假体周围感染有影响,体质指数越大感染的比例与概率越大.

    作者:黄松;陈敬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门诊或住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羟基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血象指标(Hb、RBC、PLT、HCT)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APTT、FIB、T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Hb、RBC、PLT、HC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PLT、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96.7%)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基脲联合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风险.

    作者:刘洁;陈哲;张斌;佟长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析椎管内麻醉术和全身麻醉术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老年骨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椎管内麻醉,42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P3潜伏期、P3波幅.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12、24h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P3潜伏期与P3波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1、3、6h时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及P3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3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伤患者中的疗效较为理想,不但可以明显使患者麻醉用药量大大降低、手术时间及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减少,还对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较全身麻醉术影响更低,值得推广.

    作者:翁柳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4~2016年苍梧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了解2014~2016年苍梧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6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苍梧县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在2014~2016年期间,广西苍梧县手足口病累计发病2301例,其中发病率在138.63~285.50/10万之间浮动,重症人数共有71例,总计占比3.09%,总共死亡人数1例,总死亡率为0.04%;各年份发病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观察发现在2014-2016年间,男性的发病率为131.36/10万,女性的发病率为83.31/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女:1.90:1;通过观察发现,2014年在4月份后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在7月份达到高峰,随后到12月份逐渐递减;2015在3月份为起点发病率开始上升,到7月份达到高峰,到年底逐渐的递减;2016年在2月份开始出现增长,在7月份达到高峰,随后到年底逐月递减;通过观察发现,在6岁以内的儿童的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5%以上,以2~3岁之间的发病率高,占45.9%;在三年内分别对159例患者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发现EV71型病毒的的阳性率为33.56%,而CoxA16型柯萨奇病毒阳性率为25.50%,其他病毒为40.94%,三组之间的病原菌感染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对所有实验室病原监测的病例当中发现EV71和其他病毒,主要在5~9月份的感染病例所占比例较高,CoxA16主要在1~2月份和10~12月份中所占比例较高;:职业分布报告发病人数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小学生居多,其中:散居儿童(2036例,88.4%)幼托儿童(174例,7.50%),小学生(74,3.20%);在苍梧县管辖的镇以旺甫镇、石桥镇和沙头镇发病人数居多,分别占总三年来发病例数的23.01%,13.15%,12.20%.结论:苍梧县的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趋势,在季节、地区、性别、年龄流行病学研究因素当中存在显著的差异,应该建议地方疾控体系机构加强该病的疫情监测,人群高集中场所和流动人口的等应该加大控制力度,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教育工作.

    作者:潘桂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FK患者84例(8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采用纳他霉素及伏立康唑滴局部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眼部异物感、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畏光流泪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后第3d、7d、14d及28d,观察组的角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角膜溃疡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14%,与对照组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结论: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FK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江;刘云;贺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内镜止血治疗的ANVU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喷洒药物、机械止血、热凝及联合止血,且所有患者均完成Rockall再出血风险评估,分析内镜止血治疗ANVUGIB的可行性.结果:①86例患者首次内镜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4.19%,再出血率为13.95%;②低危组肾上腺素注射止血、联合止血成功率为100.00%;中危组机械止血、热凝止血成功率为100.00%;高危组联合止血成功率较高,为91.67%;③Forrest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止血成功率较高,病变直径≥2cm患者内镜止血成功率降低,机械止血及热凝止血再出血率为0,联合止血再出血率高(16.67%),其次为喷洒药物止血(14.29%).结论:对ANVUGIB患者作内镜下止血处理,微创,且止血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

    作者:袁国钧;蔡华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Scr、BUN、24hUpro)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hs-CRP、IL-6、TNF-α)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肾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番茄红素对反式脂肪酸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染毒小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TFA染毒、TFA染毒+低剂量LP保护、TFA染毒+中剂量LP保护和TFA染毒+高剂量LP保护5个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统一在上午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小鼠进行灌胃,除外各组分别灌胃TFA 50mg/kg.bw;在下午对各剂量LP保护组分别灌胃LP 5mg/kg.bw、10mg/kg.bw、20mg/kg.bw,隔天灌胃一次.8周后,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取其肾脏标本做病理形态学观察;取血,进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的检测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肾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较对照组,TFA染毒组小鼠体重、肾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增加,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减少及SOD、GSH-Px活性下降,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肾组织可见形态病变.较TFA染毒组,TFA染毒+低、中、高LP保护组体重、肝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减少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增加及SOD、GSH-Px活性有升高,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LP剂量的升高,肾组织结构趋于正常,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可修复由反式脂肪酸导致的肾脏损伤,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旭;谢羡;刘娟;姚明颜;朱乐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