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视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观察

杨欢欢;窦毅;黄秋生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声带白斑,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可视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带白斑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0例声带白斑患者予全麻后行可视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可视喉镜下单纯手术,两者术前和术后8周进行嗓音参数对比分析,术后随访1-3年.结果:术后定期随访,治疗组16例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3例复发行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后无复发,1例1.5年后恶变行垂直半喉切除术;对照组13例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5例复发行再次或多次手术后无复发,2例分别于1年和2年后癌变均予垂直半喉切除术.两组术后8周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前、术后两组嗓音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声带白斑疗效显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喉上皮过度增生性病变的微创手术方式.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泡沫敷料与纱布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换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气管切开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6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康惠尔泡沫敷料伤口换药方式,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纱布敷料换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状况、拔管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以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皮肤状况优于参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间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伤口换药中,采用泡沫敷料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研究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期间接诊的77例长骨骨折患者随机分对照组(38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问、骨折愈合时问、术后SF-36评分均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对长骨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利于骨折快速愈合,安全且有效.

    作者:陈少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四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EV1、PEF、FEV1与FVC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患者100例并且根据患者收治入院时间的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有47例优,有3例良,无差,优良率为100.00%(50/50);对照组经护理后有21例优,有16例良,有13例差,优良率为74.00%(37/50);两组对比可知,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2.00%)为明显低于研究组(100.00%),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20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服和外治中药.3个月为一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自觉症状评分及肌电图的改变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自觉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肌电图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低于实验组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2月,对所有患者经阴道镜进行检查.结果: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中,均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从患者的各个年龄层来看,主要集中在28-47岁之间.通过阴道镜检查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可有效筛查治疗宫颈糜烂,为临床检查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芮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临床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手术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发热、疼痛、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总时间上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临床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周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依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疗效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适宜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马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护理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保守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0例.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且其护理服务满意度分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的延续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患者专业性指导,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康复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陶秀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囊肾患者PCI术后的护理

    对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囊肾的患者进行护理,住院期间做好生命体征观察,PCI术后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并指导心脏康复训练,血压管理,合理饮食,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后好转出院,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黄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复诊率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与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与秋季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率较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与咳嗽;右下肺病变、左下肺病变、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为肺炎支原体,临床上要将其临床特点作为依据,及早对患儿进行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崇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调查患者原有饮食习惯,干预组制订个性化饮食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的控制情况、干预前后胸腔积液吸收状况及病灶变化、干预前与2个月时的痰阳性例数.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胸腔积液显著减少或消失症状及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7,P=0.002),两组的结核病灶显著缩小或闭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216),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结论:饮食干预对糖尿病的控制和肺结核的康复有良好疗效.

    作者:范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加强与输液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减少护患矛盾

    目的:讨论小儿输液护患之间的矛盾,总结减少发生护患矛盾的方法.方法:在我院急诊输液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门诊输液24例护患矛盾随机分为2组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注射和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普通静脉注射的同时护理人员采取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处理小儿输液过程中护患之间的矛盾,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余瑶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给社会安全稳定以及医生和患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的信赖度下降,导致了一系列的摩擦和矛盾.心内科护理纠纷是所有医患纠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心内科的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

    作者:田丽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特点和肺功能情况.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COPD患者为一般组,4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特点.结果:一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肺部干湿啰音、单纯湿啰音、无啰音,综合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单纯哮鸣音;同时综合组患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一般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肺部可以同时存在几种啰音,变化复杂,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高于COPD患者.

    作者:耿培娜;许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环节舒适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82例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舒适护理).对比不同组别手术后疼痛分级、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后疼痛为I级的患者占据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职业素养评分、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环节中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鼻胆管经口鼻转换新方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一2016年8月在我科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套取尿管法一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患者反应普遍轻,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唐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产科病房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医院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方法:从入住我院产科病房接受医院护理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8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的产房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远低于对照组,且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差错率更低,(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优化改进护理措施,制定出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降低生产风险,帮助产妇顺利分娩,拉近护患关系,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赵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经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76例于2011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在规范治疗胰腺炎的基础上给予场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规范性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经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及各项观察指标缓解时间.结果:治疗组营养指标(PAB、ALB)分别为412.1±33.4(mg/L)、41.8±4.5(g/L)显著优于对照组(391.3±32.6(mg/L)、38.1±4.2(g/L)),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2.1±0.2(d)、3.2±0.3(d),显著少于对照组(2.8±0.6(d)、3.9±0.7(d)),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在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空肠营养管使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罗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