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症状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对患者探讨优质的护理方法,并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之前,患者SAS评分为(57.46±3.25)分,SDS评分为(61.42±3.6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3.26)分;在护理之后,患者SAS评分为(40.65±3.63)分,SDS评分为(42.54±3.6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53.76±4.26)分,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差较大,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效果较佳.
作者:房力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发作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未使用奥扎格雷钠,实验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52±1.01)d,参考组为(4.40±1.22)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分别是(10.68±4.60)d、(14.67±8.0),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对比无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所致发作性头晕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慧娟;耿培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气管切开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6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康惠尔泡沫敷料伤口换药方式,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纱布敷料换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状况、拔管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以及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皮肤状况优于参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间的换药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伤口换药中,采用泡沫敷料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尿、解痉、抗感染、镇痛、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7d为一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7d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粉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门诊西药房应用优化流程取药管理模式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门诊接受药物在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流程西药房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门诊西药房取药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取药过程中差错性事件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门诊西药房取药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2%,高于对照组的80.5%,组间差异显著(P<0.05);取药过程中仅出现2例差错性事件,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应用优化流程取药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可以减少取药过程中的差错性事件,提升患者对门诊药房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小华;马玉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按照中医理论对慢性咽喉炎进行治疗的效果,讨论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均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选择玄脉柑橘汤作为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讨论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7(92.5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6(65.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无明显不良并发症,干咳症状比较明显较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玄脉柑橘汤作为治疗慢性咽喉炎的治疗药物,较传统西医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在不引发各种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改善患者的临床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作者:向承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对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与处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一些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急救,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存活率,对病人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并发炎症的出现,插管治疗是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治愈率的关键.本文根据治疗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重要性,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如何处理失血性休克病人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吴明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化疗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护理)与干预组(便秘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对肺癌病人在化疗的同时辅助于便秘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便秘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谢露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县接收的输血患者,随机抽取3340例.分析本组患者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有22例,发生率为0.66%(22/3340):过敏反应18例,发热反应4例,无一例出现溶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不同血液成分中,血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过敏史也是影响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是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类型,影响因素包括血液成分、年龄、输血史、输血次数、过敏史等,需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黄勇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丁香肉桂散敷脐治疗老年性冷秘、阳虚秘的疗效.方法:入组本观察试验共计60例病例,均符合便秘的临床诊断.证侯诊断符合冷秘或阳虚秘.所有病例来自于泰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冷秘患者分别为8和12例,阳虚秘患者分别为22和18例.治疗组采用丁香肉桂散贴敷神阙穴(脐周)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口服,3天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90%.结论:丁香肉桂散敷脐治疗老年性冷秘、阳虚秘,具有助阳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与乳果糖相当,疗效满意.
作者:张小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PD)后期常见的、棘手的临床问题,是晚期PD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运动并发症主要包括症状波动及异动症两种,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及左旋多巴的应用等有关,且常合并存在,临床治疗前首先要识别运动并发症的类型,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马艳茹;龚瑞;任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但通过观察发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些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药品种类多而新,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患者多,护士少,工作繁忙等增加了输液的不安全因素.随之而来的用药问题也越来越多,护士既是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应重视对输液的管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加护士的编制,对患者开展输液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以保证输液安全.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让患者得到一个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本人对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跃;曲美晶;杨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次实验将对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进行应用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6例孕妇进行回顾式分析,对所有孕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孕妇进行四维超声检查.结果:在本次的366例孕妇中,分娩胎儿375例,经过临床验证有24例为畸形患儿,且在通过二维超声检测确诊的有19例(79.2%),疑似患儿有3例(12.5%),漏诊2例(8.3%);通过四维超声联合诊断,在产妇孕早期(11-17周)以及孕中期(18-27周)的检查准确率明显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在孕晚期(28-40周)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测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闫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口咽癌放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局部晚期口咽癌患者64例,分为放化疗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各32例,比较其近期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和预后改善上,并将结果对比.结果:两组在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局部晚期口咽癌分化较差,放化结合治疗优于单纯化疗,临床治疗更适应联用放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复发和转移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晋忠;张生永;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介入治疗数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行介入疗法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x2=3.68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阻肺、肺结核以及支气管哮喘患者,总共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06月--2017年06月间,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两组,其中常规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50例在常规治疗方案之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予以进一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分析,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00%,明显高于常规组80.00%的总有效率,组间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治疗,疗效突出,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蔡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来提高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愈率.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的70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35名精神障碍患者展开常规护理方法,对于另外的35名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终的再住院发生率及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再住院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显著优于一般护理方式,专业的康复护理在对提升患者治愈率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江晓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行口腔种植患者中选取12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口腔种植患者疼痛程度,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岳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并研究实施后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合理饮食、规律用药、按时休息、定期复查四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推广并加强对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封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遇险者在面对灾害时,身心受到重创,多会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绝望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这时候,正确的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并建立佳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