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梅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影响骨科大手术成效与否的重要临床因素之一,临床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导致骨科大手术患者预后发生剧烈疼痛感,患肢部位出现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发生肌肉组织萎缩、骨节疼痛以及机体乏力等临床症状.由此可见,探索临床降低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临床生活质量等都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何宗霞;颜敏;于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护理模式的逐渐转变,复合型护理人才成为了当前医院的人们,护士应当具备环境、行为、伦理、社会、自然、人文等学科的知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中医护理人才体系还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新形势下,培养复合型中医护理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医院和学术界广泛探讨的话题.本文就新形势下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对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作者:郗燕;刘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77例,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10%显著高于参照组81.82%,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的有效措施,利于缓解患儿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舒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方法:根据手术室具体的人力资源,确立各项考核指标,并科学化的制定多因素综合考核模式,同时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而后选取手术室20名护理人员对考核体系建立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建立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建立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对护理人员具有很好的规范作用,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两种气道湿化方法以及综合气道护理对机械通气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在2013年到2016年所收治的共计100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式以及间歇气道灌注法两种.将两组不同的气道湿化方式给予相同的综合护理方式,并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气道出血情况、刺激性咳嗽情况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探究.结果:治疗后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平均住院时间大大降低,并且住院费用下降,气道出血、刺激性咳嗽的情况出现下降.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式在机械通气气道持续丢失水分上能够更好的控制,并且实际的疗效显著高于传统的间歇气道灌注湿化法.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普及.
作者:何宝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及提高成功率的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住院病人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来完成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现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常见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作者:俞亚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从慢性伤口的整体评估方法、影响因素、清洗液的选择、伤口敷料的选择、伤口一般护理五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伤口护理研究进展.目的为提高护士对慢性伤口的护理水平.
作者:翟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5周每周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术后5周,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甲级愈合显著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在普外科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11~2016.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比、观察两组,人数均为64例,其中对比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比较术后两组患者首次排气以及肠鸣音恢复用时.结果:观察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用时均较对比组短,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者术后穴位贴敷能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患者术后排气、肠鸣音恢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外孕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的宫外孕患者4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贺彩萍;王延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的风险管理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54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在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率过快和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能有效降低患者在预后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经股动脉化疗栓塞术穿刺部位压迫方法及其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压迫方法.随着血管闭合器及各种机械压迫装置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也带来了一些并发症.
作者:石莹;徐晓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保障参保人员的就医权益,体现我院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 以政策为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为宗旨,提升病友就医感受,提高满意度,我院制订了一系列服务对象就医保障措施,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施院前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为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院前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6小时、第1、2天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6小时和第1、2天R减慢(P<0.05),Spo2、Pao2均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针对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玲;张琳;许子霞;匡玉苏;郑佳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就肺部感染率而言,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就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率,进而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
作者:应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两种开塞露灌肠方法减除肛肠病人术前肠道排空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肛肠外科住院因术前肠道准备的病人共128例,其中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78例,采用开塞露常规灌肠(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50例,采用开塞露便捷灌肠器灌肠(观察组).对照组取3支20ml开塞露分别用石蜡油润滑前端后逐个插入肛门,直接灌肠.观察组首先裁剪5cm长度的输液管,与50ml注射器连接,将3支20ml开塞露抽吸在50ml注射器内,将其中1支开塞露空瓶剪成漏斗状,将输液管端插入漏斗中,将开塞露头端用少量开塞露润滑后轻轻插入肛门,将注射器内药液一次性缓慢推入肛门.灌肠后观察两组病人对肛周的损伤程度、药液的利用率及1小时排便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对肛周的损伤、疼痛程度低,药液的利用率为97.7%,1小时排便率为100%,对照组病人对肛周的损伤、疼痛程度高,药液的利用率为89.7%,1小时排便率为92.3%,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便捷灌肠器法解决肛肠病人术前肠道排空的效果明显优于开塞露常规灌肠法,而且此项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性高、可切实解决肛肠病人术前肠道排空及减轻开塞露反复插入肛门对肛周的损伤程度低,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利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总结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458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给予了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58例治愈出院,无创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永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2016年2月—2017年2月76例小儿哮喘患儿分组,单一组38例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38例则采用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治疗.就两组患儿喘鸣、咳嗽、呼吸困难消退时间和哮喘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大呼气流量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哮喘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大呼气流量相似,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低于单一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大呼气流量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患儿喘鸣、咳嗽、呼吸困难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单一组,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疗程,改善肺功能和外周血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石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在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共80例.将患者进行分类,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时,加入孟鲁司特钠药物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极大的缓解患者在临上的各种症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且复发率低,患者的免疫力的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力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合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稽留流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112例稽留流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宫处理,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清宫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5.68±7.49)ml、住院时间(6.87±3.72)d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优于对照组8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6%低于对照14.29%(P<0.05).结论:稽留流产中采取宫腔镜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罗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