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随访的肝移植术后患者50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结果:肝移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4.80±14.56)分,16名(32%)患者达到中等水平,34名(68%)患者达到高等水平,女性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男性,文化程度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其中社会支持、职业状况、感知健康状况是自我护理能力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肝移植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医护人员应依据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规范性的指导,改善其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邢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药品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国家在药品行业的管理上也加强了力度.在日常生活中,OTC药品是人们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因为与处方药不同,OTC药品具有明显的稳定性、疗效性和安全性,是经过专业的研究人员确定其质量安全的,所以人民在一般的药店就能买到.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量出售OTC药品的药店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本篇文章通过对OTC药品营销与推广策略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希望对国家医药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作者:杨彦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现状和相关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50例,选择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相关调查表来评估、计算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因素.结果:全部5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睡眠质量差,29例患者入睡困难,28例患者睡眠破碎,24例患者睡眠行为障碍,15例患者白天过度嗜睡.多因素逐步显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SQI综合和年龄、MMSE评分、左旋多巴日平均剂量、HAD评分、UPDRS-III评分有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睡眠质量的几率较高,睡眠状况和患者的认知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年龄以及抑郁等因素相关;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对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高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患者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应用价值较大的护理方法.
作者:吴英;黄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总结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对458例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给予了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58例治愈出院,无创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永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共78例,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心率及血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就术中心率及血压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保持心率及血压的稳定,并降低术中护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萍;田丽萍;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抗菌类中药整体抗感染的效果较好,大部分中药在抗感染的同时还具有消炎以及解热的功效,但目前许多抗菌类中药却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因此加强对抗菌类中药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的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出抗菌类中药的药用价值就尤为重要.笔者对抗菌类中药的药理药性及其合理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作者:张晓霏;原思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朱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疥螨病通常是指由疥螨科、疥螨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皮肤表皮内,引起称为疥疮(又称疥、癞病)的一种顽固、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以剧痒、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为特征[1].我科于2016年09月收治1例疥疮孕妇,因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运用科学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及扩散,在产褥期阻断了母婴的传播,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及减少产妇心理负担.
作者:吴燕蓉;沈雪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婴幼儿重症细菌感染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28日至2017年4月18日期间我院婴幼儿重症细菌感染100例患儿,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美罗培南治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Cr(192.85±25.86)umol/L、BUN(9.75±1.33)mmol/L、AST(50.45±10.75)U/L、ALT(45.18±6.98)U/L、PaO2/FiO2(411.85±36.85)mmHg、PaO2(85.76±9.86)mmHg、WBC(5.19±2.41)×109/L、血清超敏CRP(9.22±2.78)mg/L、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90.00%)、大肠埃希菌清除率(100.00%)、肺炎克雷伯菌清除率(90.91%)、铜绿假单胞菌清除率(91.67%)、鲍氏不动杆菌清除率(100.00%)、总有效率(98.00%)、临床症状好转时间(2.86±1.05)d、控制感染时间(3.12±0.75)d、体温(36.85±1.58)℃、不良事件发生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细菌感染婴幼儿实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常果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应用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中的成效.方法:将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综合护理,B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结果:A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谷氨酰转肽酶(29.53±3.61U/L)、总胆红素(11.74±4.9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0.51±2.4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21±5.34U/L)均低于B组数据(p<0.05).结论: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提供综合护理服务有利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减轻,效果可靠.
作者:汪五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受治疗的20例患有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用综合护理模式,并认真观察护理之后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总满意率.结果:通过采用综合护理模式,患者的症状被有效消除,临床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患者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对于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消除疾病,增强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并且改善了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因而综合护理模式应该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广泛推广采用.
作者:刘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以及焦虑和抑郁的关联状况.方法:手术前后1 d及术后3 d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常模,手术前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及其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而焦虑和抑郁呈中等相关(P<0.01).结论:焦虑和抑郁症状不因手术结束而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尤其注重焦虑和抑郁两者并存患者的干预.
作者:郭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疥疮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根据疥疮的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88例病人均治愈且未发生传播.结论:做好皮肤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是治疗疥疮的重要措施.
作者:彭霞;王宇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医学人才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中.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微课的使用便是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微课以其教学过程的自由性和灵活性、适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本文将阐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微课的特点及其教学的意义,总结现阶段微课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作者:陈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200例(时间:2016.6.6到2017.6.6),将其依据单双号编号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药物为主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治疗的效果、记录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菌群变化情况、统计2组的各系统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情况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数据达到了86.00%;各项菌群和治疗前相比明显的降低,且白细胞平均值为(6.44±0.38)个/升;在各项不良反应状况当中,血液系统数据低,皮肤过敏症状发生率高,但总概率得到良好控制,发生率为28.00%,和对照组各项情况相比——总有效率的总概率是63.00%,白细胞数据平均值为(13.26±0.35)个/升,总不良反应数据59.00%,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粟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后,对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65.1%,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满意度分别为93.2%、81.9%,两组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邵艺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妊高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妊高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先兆子痫与子痫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顺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新生儿体重与Apga r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高症产妇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降低子痫、难产等发生概率,从而为母婴创造出更好的结局.
作者:张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采用不同退热药物应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128例小儿高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对乙酰胺基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布洛芬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有效性,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性为57(8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为46(71.88%);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体温降低1°C时间较快,其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虽然布洛芬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效果依旧能满足现代患者的治疗要求,所以采用布洛芬与对乙酰胺基酚作为治疗药物,均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物选择,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邹开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5日期间收治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对象,且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30例白蛋白尿组患者,确定危险因素后,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病程(回归系数:0.258;标准误:0.000;OR:1.253)、HbAIc(回归系数:0.112;标准误:0.001;OR:1.365)、Cr(回归系数:0.698;标准误:0.006;OR:1.123)、BUN(回归系数:0.425;标准误:0.006;OR:1.523)均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为BUN、HbAIc、Cr、病程,而加强护理干预,能够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贾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