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用药观察

岳惠玉;王君;曾文斌;白小鋆;党莎杰;韩丽春

关键词:镇痛过渡期, 妇科肿瘤手术, 羟考酮
摘要:目的:观察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手术术后镇痛过渡期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妇科肿瘤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F组(芬太尼组),D组(地佐辛组),Q组(羟考酮组)。在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吸入sev(七氟醚),F组给予芬太尼,D组给予地佐辛,Q组给予羟考酮,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应用羟考酮组的病人在意识恢复、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作用效果确切,且优于以往的常规性镇痛药。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矫治的临床效果,评价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性、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2例(64眼)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患者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8~14岁,近视度数均<6.00D。结果:与戴镜前比较,角膜塑形镜戴镜1年后,矫正视力较戴镜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均明显变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夜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颜美荣;李正贤;周一鸣;彭晓;张景瑶;孔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腺彩色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过程中甲状腺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82例),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同样给予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的病例检查结果仔细记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的彩色超声影像,同时将手术前的超声影像诊断结果与病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后方回声衰竭、比例高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楚、存在钙化、形状不规则等方面与对照组影像明显不同,同时,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51.22%)和淋巴转移率(54.88%)明显高于对照组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11.76%)和淋巴转移率(12.94%)。通过将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较为准确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鉴别诊断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较高。

    作者:温乔;李晓桐;梁平;朱陈;邓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GRACE评分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

    目的:观察和分析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评分)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0例ACS患者,对其临床特征、GRACE评分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钙蛋白(cTnI)及血脂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ACS患者的总生存期(OS)与吸烟史(HR=1.832)、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HR=2.367)、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HR=1.754)、应用ACEI/ARB(HR=0.751)、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HR=0.633)、GRACE评分(HR=3.927)、NT-proBNP水平(HR=2.136)、中性粒细胞计数(HR=2.845)、cTnI水平(HR=1.745)等因素具有相关性,GRACE评分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预测ACS远期死亡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和0.715,高于NT-proBNP水平和cTnI水平,联合应用两个指标预测ACS远期死亡的AUC可达到0.927。结论:ACS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将GRACE评分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应用,可提高针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

    作者:李军;赵志敬;孙冬冬;邱筱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方式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治疗膨胀期老年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膨胀期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3年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膨胀期白内障患者150例,使用超声乳化治疗患者75例作为乳化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患者75例作为摘除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平均远视力、核硬度Ⅲ级,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视力恢复情况、散光度,和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眼内压升高、角膜内皮的损害、眼内炎等并发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平均远视力、核硬度Ⅲ级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乳化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摘除组,而且患者的手术切口也明显小于摘除组患者。术后1周、1月、3月视力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眼内压升高、角膜内皮的损害、眼内炎等并发症的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膨胀期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治疗和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方式治疗预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节省手术时间,切口小。但是,但在手术费用方面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高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安全性方面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较高。

    作者:郑云燕;谢青;陈惠;黄晓波;邢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药敏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诊治的120例患者,对肺部感染发病情况与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离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并纳入六种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3例,发生率为35.8%,其中死亡4例。多元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年龄、导尿、动静脉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43例患者分离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8株,革兰氏阳性菌11株,真菌4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的敏感率都比较低。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预后比较差,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要积极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刘晓良;苏艳丽;何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程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来本院接受放射治疗并复发的食管癌患者44例分组后进行单纯放疗和放化协同治疗并对其临床价值加以评价。方法:选取自2006年5月15日~2010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曾接受放疗且复发的食管癌患者44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本次研究,按着随机化原则将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分为两组,即单纯放疗组和放化协同组。对二组的近期局控率、生存率以及死因构成比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三年内放组因局部未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患者的死因构成比为55%(11/20)、因发生转移者死因构成比为25%(5/20)、因毒副作用发生其它器官损伤者的死因构成比为20%(4/20),放化组因局部未得到有效控制死亡患者的死因构成比为11.76%(2/17)、因发生转移者死因构成比为23.53%(4/17)、因毒副作用发生其它器官损伤者的死因构成比为64.71%(11/17),对其进行两两比较,二局部未控死因构成比,拒绝H0,二者异同较为直观,发生转移死因构成比,接受H0,尚不能认为二者有差异,毒副作用死因构成比,拒绝H0,二者差异显而易见。结论:放疗同步化疗针对复发次再程食管癌患者是有效果的,对于近期局控率无大幅度改善,对于近三年的生存率也无大幅度改善,但从统计数据上发现其稍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其在死因构成比中以毒副作用为主,以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闵贝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用药观察

    目的:观察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手术术后镇痛过渡期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妇科肿瘤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F组(芬太尼组),D组(地佐辛组),Q组(羟考酮组)。在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吸入sev(七氟醚),F组给予芬太尼,D组给予地佐辛,Q组给予羟考酮,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应用羟考酮组的病人在意识恢复、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作用效果确切,且优于以往的常规性镇痛药。

    作者:岳惠玉;王君;曾文斌;白小鋆;党莎杰;韩丽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内镜检查表现与组织病理实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79例慢性胃炎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内镜检查与病理组织实验,尔后分别通过内镜表现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总结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68.3%(69/10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73.1%(57/78),合计总符合率为70.4%(126/179)。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内镜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的临床符合率略低,但伴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检查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王海杰;孟晓旭;王强;杨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普拉洛芬眼药水在青光眼手术前后炎症控制的临床评价

    目的:在青光眼手术前后使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探究疗效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8例(98眼)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典必殊眼药水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术后联合使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和典必殊眼药水进行治疗,C组患者术前1天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术后采用联合用药方法,D组患者术前3 d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术后采用联合用药方法。结果:D组在术后的第1、3和7天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其他3组;A组在术后第3、7天综合评分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术后第15、30天,4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4组患者的闪辉值在治疗后均呈现下降趋势,且D组手术后3、7、15、30天闪辉值均要显著低于A组A组术后30天的闪辉值则要显著高于B组、C组;4组患者的终疗效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并在术后将之与典必殊眼药水联用是控制患者术后炎症的极佳方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浦利军;杨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CNG2和CDK2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CCNG2及CDK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9例结肠癌组织中CCNG2及CDK2的表达。结果:89例结肠癌中,CCNG2蛋白阳性表达31例34.8%(31/89),CDK2蛋白阳性表达55例61.8%(55/89),两者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且CCNG2与CDK2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CCNG2的低表达可能导致CDK2表达的增强促进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赛;曾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肾脏病并发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同样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100-200mg/d,观察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较对照组低,肾功能恶化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并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作者:田政湘;李泉清;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Hc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随访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ACE总发生率和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MACE与病程(OR=1.438)、治疗前血浆Hcy水平(OR=2.034)和治疗后血浆Hcy水平(OR=2.869)具有相关性。结论:针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和MACE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方根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酮替芬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酮替芬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两组均治疗两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Ig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IgE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体液免疫指标变化均无差异;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治疗前后CD8+水平无变化;对照组各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前后均无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胜红;蔡宝珍;胡汉楚;霍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精“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多糖及皂苷的含量变化

    目的:阐明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其多糖和皂苷变化的科学内涵。方法:以葡萄糖和薯蓣皂苷元为指标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变化,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蒸制黄精中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多糖含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皂苷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超声辅助提取皂苷的佳工艺:75%乙醇,超声时间40 min,浸提温度70℃,提取一次。结论:优选出的炮制工艺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皂苷的提取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圣贤;杨正明;陈奕军;黄艳菲;何丽华;张志锋;陈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海马1H-MRS对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路易体痴呆诊断的应用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路易体痴呆(DLB)患者双侧海马磁共振波谱代谢物浓度变化特点,探讨海马1H-MRS在三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及对AD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3.0T磁共振对67例AD、37例VD、12例DLB患者及28例正常组(NC)进行双侧海马行单体素采集,测定并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醇(mI)与肌酸(Cr)比值。结果:病例组双侧NAA/Cr值较NC组降低。AD组、VD组双侧海马mI/Cr值较NC组升高,DLB组与NC组间mI/Cr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度AD组双侧NAA/Cr值低于轻中度组。结论:AD,VD,DLB患者海马区域存在代谢物的改变,这有利于三者的鉴别诊断,mI/Cr可视为AD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NAA/Cr值有利于监测AD病情进展及判断预后。

    作者:杜碧茵;谭理连;陈俊浩;钟笑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所致不孕患者的妊娠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妊娠情况、性激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BBT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卵泡发育程度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激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LH、E2、P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能够提高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阳阳;郝莉娜;常燕;郭丽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尿路感染者中段尿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140例患者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患者中段尿液阳性标本,采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1)中段尿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8.6%。(2)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3)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中段尿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药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率。

    作者:顾娟;张春访;张建林;陈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疗效。方法:选取4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患者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一个月患者气促指数及气道内径。结果:患者治疗有效3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0%。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平均气道直径显著增加,气促指数显著减小。近期并发症包括创面渗血、术后胸痛、痰中带血及咯血,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随访12个月。2例因气管软化球囊扩张后无明显变化,终置入支架而完全缓解。结论: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顾小燕;葛海波;方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DM)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DM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各指标水平。治疗结束后血糖各项指标达标情况及低血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和HbA1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FBG、2hPG及HbA1c等各血糖指标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DM,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公媛媛;殷智晔;管喜峰;司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以及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38例,经病理证实102例。观察比较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的灵敏度(SEN)为77.45%,95%CI为69.34%~85.56%,特异度为(SPE)55.56%,95%CI为39.32%~71.79%,阳性预测值(PV+)为83.16%,95%CI为75.63%~90.68%,阴性预测值(PV-)为46.51%,95%CI为31.60%~61.42%,Youden指数为0.330,95%CI为0.149~0.512;42例超声图像Ⅰ型(实质型)显示内部回声均匀,大小约0.4~2.3cm,病理表现为多个结核肉芽肿结构,肉芽肿中心可见微小干酪样坏死区;Ⅱ型(囊实混合型)有39例,显示中部不规则回声区,内壁不均匀增厚,病理表现为不典型的肉芽肿病变,中央可见大片融合干酪样坏死区;Ⅲ型(钙化型)有21例,显示长条状或斑块样强回声钙化区,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坏死和(或)结核性肉芽肿。结论: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尚可,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可直接反映淋巴结结核病变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

    作者:孟艳枝;张强;孙利杰;邵建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