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聪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接收的胸部外伤患者83例,均给予院前急救及护理,观察救治效果.结果:经院前急救与护理的实施,83例患者均现场抢救成功,成功率100.0%;无现场死亡患者.抢救30min后,患者P、R、VAS评分均低于抢救前,SpO2高于抢救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部外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后,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为院内急救赢得更多的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廖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喉癌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喉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喉癌患者而言,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蔡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地区200例单胎足月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SF-36量表总分与工作状况、医保方式、分娩方式、家庭收入、怀孕意愿、婚姻情况、产后睡眠质量、社会压力等因素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工作、睡觉质量、社会压力是生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年龄、意外怀孕、睡觉质量、社会压力是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结论:影响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产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善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对我院已经建成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模拟运行的相关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工作对医院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落后地区迟迟未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原因.
作者:何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第三代双源CT Turbo Flash模式低辐射剂量仿真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以电子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评估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以探究第三代双源CT仿真结肠镜应用于临床早期筛查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疑诊结直肠癌患者30例,均行CTVC、结肠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计算CTVC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评价分析CT仿真结肠镜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结果 结肠镜活检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结直肠癌共22例,正常8例;CTVC诊断结直肠癌2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例),CTVC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为95.45%,特异性为75%,阳性预测值91.3%,阴性预测值为85.7%.CTVC检查的平均辐射剂量为2.08±0.30mSv,明显低于参考文献,图像清晰可达到诊断要求.结论 CTVC检查结直肠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辐射剂量低、图像清晰,可以作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方法 .
作者:黄天骄;史学森;孙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低场强MRI诊断应用在鼻咽癌(NPC)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RE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病变部位包含50个病灶,其中有12例患者累及单侧颞叶,有20例患者累及双侧颞叶,22个右侧颞叶受累,28个左侧颞叶受累;患者MRI表现显示:有21个呈不规则形,有29个呈斑块状,小者大约是3.0cm*2.0cm,大者大约是5.6cm*4.8cm,其中有2例(6.25%)患者存在占位效应.结论:低场强MRI诊断应用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颞叶性脑病患者中具有着显著的特异性,可以当作是诊断后颞叶性脑病的关键方法 ,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宋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应用于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收治的90例(Braden≤12分)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n=45)在给予常规预防压疮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贴于患者的脊椎、内外踝、股骨大转子以及骶尾部等易受压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6.67%,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救治水平,有推荐价值.
作者:史黎;王清羽;顾文超;姜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益血补肾方的应用效果和对肾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情况.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益血补肾方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5.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炎性因子部分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益血补肾方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机体状况,优化肾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咸生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抢救和护理时的方法 与效果干预.方法 对于临床的5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作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除给予积极抢救以外,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妇科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除对照组有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外,其余患者都康复出院,而且两组都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所以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对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宗历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在眼睑整形中采取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的实践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施行眼睑整形的68例单眼睑缺损患者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局部转移皮瓣医治;观察组给予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医治.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明显低于对照组47.0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眼睑整形中应用眼轮匝肌复合组织瓣效果良好,可有效修复眼睑形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采纳与推行.
作者:范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协同护理模式)各4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肠炎病人血清中IL-23、IL-17的水平,平稳其身心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黄志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了疾病种类的多样化,为了有效的医治疾病的恶化,药品的种类也逐渐的增多.阿莫西林是现阶段我做过主要实用的药品之一,具有抑制细菌产生等杀菌的作用,应用广泛.现阶段,我国的药理研究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是还以一定缺陷,例如在阿莫西林的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就阿莫西林的合理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得到读者的共鸣.
作者:孙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过临床、组织病理、DSA、超声等相关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进行研究,依据增强CT扫描情况,分析肿瘤在动脉期及门脉期的强化征象状况.结果:53例患者共计86个病灶,其中平扫提示病灶数为70个(80.2%),呈现低、等或混杂密度情况,伴有脂肪肝患者呈现高密度.肝动脉期74个病灶(84.7%)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门静脉期共计82个病灶(94.2%)呈现低密度或不均等低密度征象,病灶密度呈现速升速降的特征性变化状况.结论:肝脏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肝癌诊断能够充分体现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有效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及准确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彬;宫凤玲;孙川;马海川;李海渊;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解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痛苦,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老年高血压疾病,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方法 我研究所任意选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其自愿的条件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剖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结果 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有关数据显示,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效果比对照组好很多,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不仅能达到降低血压的较好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及时梳理老年患者的心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红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中成药与西药联合运用情况,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调查法,从我院药品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统中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西药房2015年7月份56759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运用的处方共计11273张,占抽取总处方的19.86%;超过3种中成药的处方共计801张,占中西药联合运用处方数的7.11%;益气活血类中成药的使用涉及临床各科室,尤其是普内科和内分泌科,分别为359和288张,其中不合理联用处方各为43和17,不合理率各为11.98%和5.90%.结论 中成药与西药联合运用的情况在我院较为普遍,其中绝大部分中成药与西药的联用处方属于合理联用,也存在少部分不合理联用的情况.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对中西药相互作用的认识,从而充分发挥中成药与西药联用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天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某医院60名高年资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针对性做以调节缓解护士心理压力.方法:对我市某医院的60名高年资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高年资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是医院管理层、同行、社会、家庭等四方面,应通过加强护士自身心理调节以及社会、家庭、管理层的支持以有效患者心理压力.结论:通过获得社会、家庭、管理层的支持以及加强自身心理抗压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护士心理压力.
作者:邓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阐述具体的职业病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某防疫区内60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职业病基础了解度、操作规范合格率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对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度有所加深,规范操作的合格率也有所提高,同时职业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与实施职业健康教育之前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由此可见,需要职业健康教育,其对于职业病防治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提高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江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收治昏迷患者80例,对其临床诊治情况给予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昏迷原因有急性中毒、脑部原发性病变、脑部继发性病变、糖尿病和其他原因.4例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死亡,8例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死亡,总死亡率15.0%.结论: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有效的病因分析能对患者病情的确诊与治疗提供关键的依据.
作者:夏九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对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7月我院骨科锁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术后给予综合护理措施.随访两组患者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术后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较确切,可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艾宝霞;季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法,人民对医疗水平的需求逐渐提高.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其是由多种草药根据不同的病情熬制而成,其中黄芪是中药中重要的一味药材,具有补气采阳、利水消肿的作用,是现阶段我国重要主要使用的以为药材之一.随着研究的扩大,对黄芪的研究也逐渐的深入,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不本文就中药黄芪的主治功能进行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读对日后黄芪的使用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孙大昱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