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华
目的:研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 分组,每组46例,基础组围手术期护理为基础护理;优质组围手术期护理为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术后肺不张、胸腔出血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组,P<0.05.优质组术后肺不张、胸腔出血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组,P<0.05.优质组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方法 效果确切,可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借鉴.
作者:王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分析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与治疗的有效处置.方法:选自某单位集训队一名战士,于2016年6月12日下午16:00,天气较炎热,参加集训队5公里武装越野后出现头晕,四肢乏力伴全身冒汗,5分钟后患者呼之不应,昏迷不醒,紧急送到集训队医院就诊.处置方法:休克体位,注意保暖,给予吸氧,导尿,心电监护,快速补液(0.9%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升压药物等对症治疗.结果:经快速补液2小时,共补液1400ml后,患者清醒,诉四肢乏力,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10/72mmHg,心率:76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6.5℃.休息1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功能均未见异常.身体恢复正常,回归集训队.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病情发展快,要求救护人员要及时做出处置,要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开放呼吸道吸氧,建立循环通道迅速补液,升压药物,导尿,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
作者:李金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分为研究组(n=150)和对照组(n=15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HAMD评分、NIHSS评分比较,研究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8%)比较,研究组的(98%)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主体为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接受CT检查为A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查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检出概率以及关节积液检出概率同A组对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今后广泛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为肺炎患儿行不同形式吸痰疗法的临床效果,并择优选择治疗方法 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共48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4),分别行深部吸痰法和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吸痰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在统计学软件中计算结果 为P<0.05,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部吸痰法在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早期宫颈癌病人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宫颈癌病人100例,并从中随机选取50例为实验组,其余5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早期预防性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病人早期实施预防性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朱远;孙玉娟;吴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个性化护理对化疗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化疗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肺癌化疗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就诊时间,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 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呕吐、疼痛、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以及角色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4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具有较低的生存率,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不仅可以帮助其患者身体疼痛,还能改善其负性情绪,例如,抑郁、恐惧以及焦虑等,提高患者的生活信心,强化其生存质量.
作者:谢嘉芮;郑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作用效果,为社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将8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用药控制血压,根据分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值得加强社区推广、实践.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降低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调查患者乳房的护理及哺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的护理及哺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产妇产褥期乳腺疾病实施针对性、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初产妇身体健康,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王延辉;刘兰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对医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和其他常规药品的管理不同,如果特殊药品的管理存在问题,不仅会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患者依赖药物或者病情恶化,而且可能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影响医院的信誉,影响社会治安.因此,本文针对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工作,分析研究特殊药品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得出要建立出诊制度,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建立废弃药品回收制度来持续改进医院在特殊药品方面的管理.
作者:黄晓川;涂族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产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产科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压力认知培训及讲座、心得交流及放松训练等,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及自我调节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3月后观察两组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士3个月后职业倦怠感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3个月后压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加强压力管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对保障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娅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味免煎剂合谓安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法 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9.2为%,B组的总有效率为92.3%.B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而言采取半夏泻心汤加味免煎剂合谓安平治疗效果显著,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刘飞剑;刘洪留;原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现阶段应用为有效的HPLC法对维生素C咀嚼片中维生素C以及糖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进行分析,以判定其所具有的测定质量.方法:选用适量磷酸二氢钾进行超声提取,将其静置于阴凉处,直到冷却到室温后,便进行定容刻度,然后用适量清液进行过滤处理,选用相应色谱柱,实行分离,用磷酸二氢钾减去乙腈得到流动相,判定流速以及柱温,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来进行检验.结果:在10μg~100μg之间,每一种选取的物质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r≥0.9980,检出限为1μg,回收率为96.9%~101.0%,RSD为5.12%~8.51%.结论:通过本文的实验可以了解到,用HPLC法对维生素C咀嚼片中的维生素C以及糖进行同时测定,是一种又快又准确的方法 ,并且该方法 还可以应用到葡萄糖以及果糖等众多物质的测定中.
作者:陈凤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选2014年9月-2016年7月本院接收并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5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A组(25例予以常规护理),B组(25例予以手术室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展开比对.结果:B组护理满意率96.0%,明显高于A组76.0%,(P<0.05);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有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对腰椎骨折患者行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同时,配合手术室护理,可在改善护理满意率的基础上,防治并发症.
作者:张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药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降低药品生产和产品质量因素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在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仅对药品生产和管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降低药品质量风险和提高用药安全的目的 .
作者:翟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并愿意参与本次研究的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患者分至两个组中,研究观察组患者通过加味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常规对照组患者则通过服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加味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的患者效果显著率(60.87%)明显高于通过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并且总有效率(95.65%)也要远远高于后者,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利用加味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比常规的西药治疗更加有效,效果显著,出现副作用的几率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冉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心血管内科当中,低钠血症是心血管内科当中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治疗方面要尽快查找发现病因,以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做好输液、补钠护理等方面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以尽快缓解低钠血症,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作者:余致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胃溃疡穿孔患者治疗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胃溃疡穿孔患者7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并比较入院前后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知识知晓率比较,入院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观察组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穿孔患者治疗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知识知晓率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苗杰;胡秀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癌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评价生活质量的SF-36量表.结果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SDS、SF-36得分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熊艳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