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16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0例)和剖腹手术组(80例).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8.5-21.3毫升,手术时间为56.1-63.5分钟,自主下床的活动时间为3.1-7.9小时,肛门的排气时间为5.4-10.8小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天;剖腹手术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1.9-50.6毫升,手术时间为69.8-79.6分钟,自主下床的活动时间为20.7-27.9小时,肛门的排气时间为16.3-36.5小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5-12.5天.采用腹腔镜手术明显好于剖腹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比较出现差异小于0.01,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痛苦.
作者:陈永华;张要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各种麻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实验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在麻醉中的应激反应,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以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治疗50例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遵医嘱给予治疗护理、环境管理、生活干预,并做好VSD、外固定支架专项护理,确保VSD、外固定支架持续有效,适应康复治疗计划.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下肢严重骨折并皮肤缺损效果较好,临床专项护理需做好细节管理,配合基础护理、康复治疗,专项护理内容基本成熟.
作者:胡红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的7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7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94%,并且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中,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志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性分析40例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治疗4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的28例,借助辅助工具或需他人搀扶行走的12例.结论 重视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个体化护理,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卢福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2种方法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为63.4%(45/7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60.6%(43/71),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室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时动态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宪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72例,数字编号分为观察组产妇36例,对照组产妇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难产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难产中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剖宫产率以及产妇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观察组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临床中剖宫产率,促进母婴健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蹇思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舒适护理模式下选择合理的肝癌介入术后镇痛药注射时间,分析其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术后即刻注射镇痛药)27例,B组(难以忍痛后注射镇痛药)24例、C组(术后4h注射镇痛药)25例三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A组、B组相比,C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AQI)评分对照相仿(P>0.05),均优于A组(P<0.05).A、B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HAMD评分对照相仿(P>0.05).结论:术后4h是肝癌介入术后镇痛药的佳时间,患者能够获得更为舒适的护理体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消化性溃疡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付贤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眼科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五官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眼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施眼部疾病的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文燕;杨艳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胸膜粘连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胸膜粘连率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胸膜厚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胸膜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对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突出疗效,不仅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思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病房中的6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出生顺序将64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新生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2例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32例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引导在困难人工流产术(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符合困难人工流产人选标准孕妇88例,在清宫过程中超声先确定子宫形态,位置及宫腔内孕囊大小,位置等,指示操作者的探针与手术器械进入宫腔的方向与深度,实时观察清宫过程,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 超声引导下一次清宫成功87例(98.84%,87/88).无子宫穿孔.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定位准确,方法 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深化改革,作为直接面向万千民众的重要窗口,医院药房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亟需发现与改进,以期能够给民众带来更完善、更专业的服务,与此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的声誉与影响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本文单从医院西药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其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药品采购上的流程管理对于药品的采购与使用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可以让药品的流通与运作更为高效.文章针对药品采购与使用中的重点处理事项进行了分析,将各个部门上的职能呢过与任务进行了确切的划分,希望提出的建议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帮助,让我国药品采购环境可以更加清洁,维护用药的安全.
作者:王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出院时、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6、12个月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服药依从性,加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瑶瑶;侯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APAHCE-Ⅱ评分变化以及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PAHC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和两周后APAHC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辉;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干预施行于对照组45例,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施行于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治疗依从率上,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为97.78%,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8.83±5.21),运动功能评分为(46.42±3.64)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57±2.46);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评分为(19.72±3.41)、运动功能评分为(32.62±1.45)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62±2.3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钮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通过对我院已经建成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模拟运行的相关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工作对医院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落后地区迟迟未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原因.
作者:何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