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赵树生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下肢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于贵州退休医师医院实施下肢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资料,基于患者所选择的麻醉方式,纳入参照组与分析组(n=34).参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分析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低收缩压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低收缩压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6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价值较高,麻醉阻滞效果比较理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38.83±5.21),运动功能评分为(46.42±3.64)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57±2.46);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评分为(19.72±3.41)、运动功能评分为(32.62±1.45)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2.62±2.3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钮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ICU患者腹泻原因分析与中医治疗分析

    ICU患者病情危重,全身组织缺血缺氧,胃肠粘膜受损,肠道内的有害菌生长繁殖,患者长期应用抗生素,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等,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腹泻.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方法 治疗腹泻起到了既治标又治本的作用.本文对ICU患者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提出治疗方案,以提高ICU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蔡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强化管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就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和血糖达标率、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强化管理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强化管理组治疗后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强化管理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临床价值高,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和生活质量,提高血糖达标率,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梅泉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究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干预施行于对照组45例,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施行于观察组45例,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治疗依从率上,对照组为71.11%,观察组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为97.78%,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全程规范化护理及饮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治疗前后APAHCE-Ⅱ评分变化以及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PAHC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一周和两周后APAHC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通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辉;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上差异及意义

    目的: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 上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并从中随机选取90例设为实验组,其余9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异及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较普通胃镜检查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庞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校常见疾病的预防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多,而且高校学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也正在呈上升趋势.高校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集体环境中,因此某个学生自己发生疾病后,很容易传染给集体里的其他成员,由此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所以,时刻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是保护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的,也是直接的方法 .本文就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容易引发的疾病做出详细分析,并针对这些疾病应做好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陈练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4例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42例常规护理组和42例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1.9%低于常规护理组32.13%,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83.33%,且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除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脑梗死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与手术确诊结果 进行比较,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 相比,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 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均相对较高.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可以有效检测出脑梗死并判断梗死类型,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向.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预注射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ASA-11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缝皮前不用任何镇痛药,治疗组缝皮前10-15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分别于术后1h(T1)、4h(T2)、8h(T3)对切口疼痛采用BCS评分标准,分为5分,当患者评分0分时给予哌替啶100mg肌肉内注射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和次数,咽喉疼痛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术后1、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咽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和6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除恶心呕吐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作者:杨海英;蒋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21日至2015年3月21日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27.65±6.82)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47.09±6.7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代仁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荨麻疹是当前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及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种局限性、一过水性水肿反应,其病程大于6周,风团反复发作.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有 80%-90%的患者找不到病因,故治疗比较困难.本病常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内因多为病人的体质决定的,外因有各种过敏原所致.过敏原尽管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和注入性.中医认为多因禀赋不耐;复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湿热;或因平素体虚胃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又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率较高,大约有 15%-20%的人一生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本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形状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 36 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皮疹通常反复发生或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居多.

    作者:燕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本院儿科接收的108例进行哮喘雾化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52例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雾化治疗的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病情知情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与病情知情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家属对病情的知情度与护理满意度,从而帮助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分析3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检查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自2014年7月~2017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患39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大75岁,小26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多数病人伴有反复咯血.结果:39例支气管扩张症中,病变位于左肺上叶3例,左肺下叶18例.右肺中叶1例、下叶2例、中下叶同时受累3例,两肺同时受累12例.病变呈柱状型27例(69.23%),囊状型10例(25.64%),静脉曲张型2例(5.13%),合并肺内感染者21例.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成像技术,可准确诊断支气管扩张症,同时能明确病变部位、形态、范围及其他伴随改变,为临床制定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因此多层螺旋CT检查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全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意义探究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社区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病例78例,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患者39例,单药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口服,联合用药组患者在给予缬沙坦基础上联合给予氨氯地平.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分别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对血糖每周进行一次检测,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联合用药组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无差异,在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尿微量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药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和血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鲁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引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评估

    目的:对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采用喹诺酮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患者未行药学干预,观察组150例患者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度为6577,观察组使用频度为5488,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利用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合理使用率为2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在喹诺酮用药过程中加强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用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翠兰;杨晴晴;窦秀琴;赵静;孙桂英;邓东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对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阐述具体的职业病防治方法 .方法:选取某防疫区内60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实施前后的职业病基础了解度、操作规范合格率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对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对于基础知识的了解度有所加深,规范操作的合格率也有所提高,同时职业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与实施职业健康教育之前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由此可见,需要职业健康教育,其对于职业病防治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提高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水平也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江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瘢痕子宫患者接受人工流产之前,患者接受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瘢痕子宫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将以上患者根据治疗差异性均匀分为手术组与药物组,手术组患者单纯接受人工流产术,而药物组患者则需要在接受人工流产之前接受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药物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好于手术组患者,两组患者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患者的手术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万英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不良反应药学分析

    目的:分析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不良反应药学.方法:收取我院10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6年2月21日,并将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环磷酰胺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纳差有1例、肝损害有1例、感染有1例、骨髓抑制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环磷酰胺在治疗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中具有纳差、肝损害、感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是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常规药物相比,显著减少.

    作者:蔡江晖;唐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喉癌患者,将6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4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延续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喉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占优势(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术后生存质量和情绪状态的改善,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王定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