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荨麻疹中西医结合治疗

燕峨

关键词:
摘要:慢性荨麻疹是当前皮肤科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及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种局限性、一过水性水肿反应,其病程大于6周,风团反复发作.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上有 80%-90%的患者找不到病因,故治疗比较困难.本病常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而成的.内因多为病人的体质决定的,外因有各种过敏原所致.过敏原尽管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分别为吸入性、食入性、接触性和注入性.中医认为多因禀赋不耐;复食鱼虾等荤腥动风之物;或因饮食失节,胃肠湿热;或因平素体虚胃表不固,复感风热、风寒之邪,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又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火,灼伤阴血,致使阴血不足,复感风邪而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发病率较高,大约有 15%-20%的人一生至少发过一次荨麻疹.本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形状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 36 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皮疹通常反复发生或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居多.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骨痛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MD)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治疗达到1a,其中104例纯药物综合治疗,12例因脊柱病理性骨折转骨科微创治疗,术后继续药物综合治疗.用药3个月后BMD与用药前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6个月和12个月BMD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个月患者的自觉症状(骨痛)改善明显(总疗效83%),而BMD改变的总疗效不满意(分别为64%、55%、70%).6个月后BMD才出现较为满意的总疗效}(约80%),12个月后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97%以上).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首选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薛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每日口服依巴斯汀10 mg,治疗组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2片,3次/d,均治疗观察4周,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和观察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60例GBS患者,22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38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0.2±20.8)d、(55.8±2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有效缩GBS患者住院时间,要保证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进行,要求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正确的技术操作,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准确的采取护理对策.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解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痛苦,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老年高血压疾病,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方法 我研究所任意选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其自愿的条件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剖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结果 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有关数据显示,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效果比对照组好很多,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不仅能达到降低血压的较好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及时梳理老年患者的心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红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综合护理与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干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收集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护理研究组与护理对照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用药治疗,并根据分组,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基础护理.结果 经分组护理与观察后发现,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护理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基础护理相比,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王嵩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比较口腔含片和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

    目的:探讨比较口腔含片和溃疡散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70例口腔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口腔含片治疗的作为干预组,采用溃疡散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4.3%、68.6%,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4.3%、37.1%,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2.4±0.9)分、(4.7±1.2)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含片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晓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患者全程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全程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40例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记为甲组,另外20例患者结合患者支架植入治疗进行全程护理,记为乙组.结果 乙组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 均明显优于甲组;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甲组(25.0%);乙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100.0%)高于甲组(80.0%),三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况,降低患者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边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肩周炎患者应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局部痛点封闭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0%,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应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肠外科病种护理的质量评价

    近年来,现代医学不断进步,胃肠外科已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并且随着腹腔镜等外科手术辅助器械的出现,胃肠外科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胃肠外科病种,其护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患者可以避免治疗的误区,缓解心理压力和病痛,早日恢复健康.而护理质量评价则是衡量护理质量好坏的标准.

    作者:王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中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各种麻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实验组,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患者在麻醉中的应激反应,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的护理策略.方法:本次特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使用单双号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研究组、参照组2组,每组患者占50例.其中一组急性中毒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参照组),另一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对比2组急性中毒患者的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0%,参照组为7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在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给予其可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试论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在急诊抢救中所存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状况均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张涛;朱明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人群的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MOS SF-36量表各项评价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心理状况较差,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临床当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予以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保证医疗行为的有序开展,提升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2种方法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为63.4%(45/7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60.6%(43/71),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室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时动态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宪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引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评估

    目的:对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采用喹诺酮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0例患者未行药学干预,观察组150例患者行药学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度为6577,观察组使用频度为5488,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利用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合理使用率为24.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在喹诺酮用药过程中加强药学干预有利于提高用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翠兰;杨晴晴;窦秀琴;赵静;孙桂英;邓东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乳腺纤维瘤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瘤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6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4例.放射状组用传统放射性切口手术治疗,环乳晕组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美观满意度、乳房对称率;操作时间、出血和住院天数;患者局部血肿、感染、局部皮肤麻木发生率.结果:环乳晕组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美观满意度、乳房对称率高于放射状组,P<0.05;环乳晕组操作时间、出血和住院天数低于放射状组,P<0.05;环乳晕组局部血肿、感染、局部皮肤麻木发生率低于放射状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行环乳晕切口治疗的效果确切,操作简单,手术和出院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乳房对称率和甲级愈合率高,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齐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30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时间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65.31±3.55)分、ESS评分(85.42±5.36)分、MBI评分(68.92±5.32)分、满意率(98.33%)、依从性(10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殷誉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精神患者康复护理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研究老年精神患者康复护理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老年精神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 分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BPR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针对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针对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BPRS评分相似,P>0.05;针对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BPR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精神患者康复护理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和精神病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平;刘春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度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满意度的差异,为该类疾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我院骨科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42例颈椎病患者和4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疾病分为颈椎病治疗组(42例)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44例),对两组患者按要求填写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椎病治疗组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强调护理的满意度和患者特点之间的关系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必要的信息来评估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计划的编制,患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满意度,除了这些特征外住院时间也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有待临床深入研究和探讨.

    作者:顾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84例,分别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84.7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是促进患者患者更快恢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汤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