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和观察

许巧蓉

关键词:血浆置换疗法, 吉兰-巴雷综合征, 护理
摘要:目的: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60例GBS患者,22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38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0.2±20.8)d、(55.8±2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有效缩GBS患者住院时间,要保证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进行,要求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正确的技术操作,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准确的采取护理对策.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30日至2017年5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时间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65.31±3.55)分、ESS评分(85.42±5.36)分、MBI评分(68.92±5.32)分、满意率(98.33%)、依从性(100.00%)、不良事件发生率(1.67%)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殷誉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经过临床、组织病理、DSA、超声等相关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进行研究,依据增强CT扫描情况,分析肿瘤在动脉期及门脉期的强化征象状况.结果:53例患者共计86个病灶,其中平扫提示病灶数为70个(80.2%),呈现低、等或混杂密度情况,伴有脂肪肝患者呈现高密度.肝动脉期74个病灶(84.7%)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门静脉期共计82个病灶(94.2%)呈现低密度或不均等低密度征象,病灶密度呈现速升速降的特征性变化状况.结论:肝脏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肝癌诊断能够充分体现原发性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有效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及准确度,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彬;宫凤玲;孙川;马海川;李海渊;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对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 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32例,按照治疗方法 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翼状胬肉切除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97%(64/66)高于对照组83.33%(55/66),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仅出现1例角膜水肿情况,发生率1.52%(1/66),对照组2例角膜水肿,发生率3.03%(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法 应用下,对提高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质量控制对策.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1256份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标本进行研究,对其中不合格标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质量控制对策.结果:经过检验分析,1256份标本中102例为不合格标本,占比为8.12%;在不合格标本中,痰液标本数目多,尿液标本其次,分泌物标本比较少;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标本本身污染、送检不及时、采集时间错误.结论:在微生物检验中,导致标本不合格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对于此需要控制好标本本身质量,保证及时送检和正确时间采集,以提升检验结果 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秀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药品养护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探讨

    为了保证药品具有良好质量,需要药品养护工作者能掌握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药品养护工作.本文就药品养护工作的对于药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作者:蔡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妊高征产妇,均发生产后出血,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将其分成两组:常规护理28例作为对照组,优质护理28例作为试验组,评估护理满意程度,比较产后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2例(78.6%);产妇在产后2h、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实施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患者可以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衰竭护理中综合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在呼吸衰竭中应用综合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60例呼吸衰竭患者为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处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处理;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处理,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6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处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了患者临床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游玉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综合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7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8例.所有患儿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咳嗽、发热、可逆性喘息、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评分、住院时间.结果:综合组支气管哮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咳嗽、发热、可逆性喘息、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家长对护理的满意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患儿症状消失,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罗显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9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SAS、SDS、NOSIE评分均明显降低,与该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侯玉玲;刘瑶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将采取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PSQI),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PSQI)明显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结论: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予以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上借鉴和进一步普及.

    作者:杜庆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48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的用药方案是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努尔艾力·艾克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上差异及意义

    目的: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 上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并从中随机选取90例设为实验组,其余9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异及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较普通胃镜检查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庞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认知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全程采用认知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回顾性选取40例在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前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白内障疾病认知、正确用眼方法 认知、滴眼液使用认知、注意事项认知等认知程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估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可以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用于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有效性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应用于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收治的90例(Braden≤12分)的患者为分析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n=45)在给予常规预防压疮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贴于患者的脊椎、内外踝、股骨大转子以及骶尾部等易受压处,观察两组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为6.67%,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可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救治水平,有推荐价值.

    作者:史黎;王清羽;顾文超;姜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探讨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使用过程中遇到堵管、脱管现象的护理对策.在管道选择、营养液的选择、妥善固定、输注方式、沟通等方面有了的认识,并开展了新技术的学习活动,制订了护理常规,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规吸痰和深部吸痰对治疗小儿肺炎效果差异分析

    目的:探究为肺炎患儿行不同形式吸痰疗法的临床效果,并择优选择治疗方法 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共48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n=24)与对照组(n=24),分别行深部吸痰法和常规吸痰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吸痰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在统计学软件中计算结果 为P<0.05,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深部吸痰法在肺炎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主体为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接受CT检查为A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查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检出概率以及关节积液检出概率同A组对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今后广泛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实时超声引导在困难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实时超声引导在困难人工流产术(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符合困难人工流产人选标准孕妇88例,在清宫过程中超声先确定子宫形态,位置及宫腔内孕囊大小,位置等,指示操作者的探针与手术器械进入宫腔的方向与深度,实时观察清宫过程,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 超声引导下一次清宫成功87例(98.84%,87/88).无子宫穿孔.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定位准确,方法 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赵素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骨痛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MD)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治疗达到1a,其中104例纯药物综合治疗,12例因脊柱病理性骨折转骨科微创治疗,术后继续药物综合治疗.用药3个月后BMD与用药前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6个月和12个月BMD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个月患者的自觉症状(骨痛)改善明显(总疗效83%),而BMD改变的总疗效不满意(分别为64%、55%、70%).6个月后BMD才出现较为满意的总疗效}(约80%),12个月后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97%以上).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首选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薛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