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性假瘤12例CT诊断分析

刘铁滨;杨俊凯

关键词:肺, 炎性假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CT扫描表现,讨论与肺癌、结核瘤的鉴别诊断.结果:假瘤好发于肺下叶,单发,多数肿块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不强化或仅周边强化.但假瘤边缘情况多样,可有分叶、短毛刺、桃尖征等.结论:肺炎性假瘤病变复杂,综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有望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更新观念强化能力树立学生干部新的形象——新世纪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浅论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好学生干部,是作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的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在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照下,如何选拔学生干部,如何培养学生于部,树立学生干部新的形象?需要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树立一种新的观念.

    作者:童山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连年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总量的逐年增长,势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转变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而高校应在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作者:李卫衡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00例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检测方法,为BV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本文对600例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性状、抗生素敏感试验等方面的检测.结果:600例BV患者中检出阴道加特纳菌(gardnerella vagimalis,GV)428例,占71.3%,其余为GV菌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GV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敏感性高.结论:GV菌是BV的主要病原菌,首选治疗药物为灭1滴灵和氯林可霉素.

    作者:张文玲;吴水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切口胆囊切除术50例临床疗效的体会

    随着近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迅速发展与普及[1],微切口胆囊切除术(MC)也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临床上报道的病例不断增多,现将我院2001年6月至2001年12月共50例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翔峰;汪新天;吴金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把握高校工会工作特点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工会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如何把握这些特点,采取有利措施,搞好高校工会的工作,推进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全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测定中的一点改进

    改进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测定中操作方法,将一次性加入3ml20%NaOH试液,改为加入15ml4%NaOH试液.结果:测得含量与实际平均含量相符,偏差小.结论:改进后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不易包裹.特别是针对那些辅料多,片重量大的片剂提取得更加完全.

    作者:龙丽萍;罗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1例符合济南会议诊断标准的HIE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 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其中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中、童度可伴有颅内出血,有21例.临床与CT分度对照总体符合率60.98%.结论:CT检查在H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

    作者:金科;袁友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脏产生的三种酶在血清中的生物变异

    本文以同一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r-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肝脏来源的碱性磷酸酶(ALP)进行生化变异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GGT的活性显著高于女性,GGT的预期分析偏差小于或等于3.7%,5'-NT预期分析偏差小于或等于2.19%,肝脏ALP的预期分析偏差小于或等于5%.

    作者:胡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论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思想特点及对策

    毕业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后时期,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比较多,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思想斗争比较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干部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学生顺利完成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这一过渡,做一个合格的毕业学生.

    作者:汤志斌;陈进伟;李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炎性假瘤12例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CT扫描表现,讨论与肺癌、结核瘤的鉴别诊断.结果:假瘤好发于肺下叶,单发,多数肿块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不强化或仅周边强化.但假瘤边缘情况多样,可有分叶、短毛刺、桃尖征等.结论:肺炎性假瘤病变复杂,综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有望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铁滨;杨俊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治疗十二指肠瘘8例体会

    目的:探索治疗十二指肠经济、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2000年对十二指肠瘘行空肠、十二指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手术治疗8例.结果:此法有利于十二指肠创口的愈合,防止消化液的大量丢失,能早期供给营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结论:空肠、十二指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是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振环;方玉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医德教育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品质合格的医学人才,体育精神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体育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挖掘提炼其中的体育精神,从而引伸到医德教育之中.

    作者:曾子曼;谭成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校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究

    高校德育既需要显性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性课程作支撑,文章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渊源、概念及其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出了建设隐性课程的基本策略.

    作者:雷绍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专学生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我们从1991~2001年对某医专在校一、二年级学生用粪检方法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芳;刘年猛;彭飞;胡琦;黄琼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电子图书的制作格式与阅读工具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书籍以电子版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以INTERNET网为交换方式的一种新的发行、购买和阅读方式.图书购买下载后,可以在PC、手持设备或专用电子书阅览器上阅读.E-book含容量大、阅读方便、实用,不失为现代图书出版、发行的重要方向.

    作者:龙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体外细胞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DNA诊断及PCR检测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类基因的解密更为人类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带来无限曙光.然而细胞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研究的深入,对探讨疾病的病因及机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自2000年9月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研修以来,在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赵水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体外内皮细胞培养26次,脂肪细胞培养8次,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才红;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附22例报告)

    临床中脑卒中后因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venal failure.ARF)的报道甚多,但我们注意到脑卒中后的ARF是多因素的,ARF的发生还与高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后的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本文就22例脑卒中后并ARF患者,结合有关文献,就其发病的几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就其防治进行了讨论.

    作者:龚细礼;杨纯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重要方面,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之时,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使中国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以及老师也努力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与我们的投入相比并不理想,在德育的实施中,经常事倍功半牧效甚微.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应进行认真的反思.我们应首先认清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信心,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杨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6例产妇随机分成传统分娩法对照组A和穴注组B,穴注组于宫口开至3~4cm时,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药液各1ml,必要时重复注射.结果: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催产素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产妇一般情况、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A比较P<0.05,元显著性差异.结论: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效果优良.

    作者:钟郑民;王谅;谢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挥发酚测定中降低试剂空白值的有关方法的探讨

    酚类的分析方法中,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国的国家标准GB7490-87、ISO标准6439-1984、美国APHA标准5530-1993等均为此.但是,4-AAP试剂易受潮氧化变质,尤其在南方潮热的天气,而生成棕黄色物质安替比林红,使空白测定值偏高,稳定性差,影响了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所以,4-AAP试剂的质量是影响试剂空白值的主要因素.为此,前人采取了许多方法提纯4-AAP,现将有关方法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玲;吴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