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金科;袁友红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1例符合济南会议诊断标准的HIE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 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其中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中、童度可伴有颅内出血,有21例.临床与CT分度对照总体符合率60.98%.结论:CT检查在H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几个世纪以来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两种学说相互妥协的结果.在解释一些现象如干涉和衍射时,人们就用波动说去解释,而对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就用微粒说去说明.这种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在观念上确实叫学生们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把波动和微粒统一在一个模式下.本文正是从这样一种出发点来探讨光的本性.

    作者:向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电子图书的制作格式与阅读工具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书籍以电子版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以INTERNET网为交换方式的一种新的发行、购买和阅读方式.图书购买下载后,可以在PC、手持设备或专用电子书阅览器上阅读.E-book含容量大、阅读方便、实用,不失为现代图书出版、发行的重要方向.

    作者:龙小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肺炎性假瘤12例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CT扫描表现,讨论与肺癌、结核瘤的鉴别诊断.结果:假瘤好发于肺下叶,单发,多数肿块包膜完整,密度均匀,不强化或仅周边强化.但假瘤边缘情况多样,可有分叶、短毛刺、桃尖征等.结论:肺炎性假瘤病变复杂,综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有望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铁滨;杨俊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论高校学生毕业阶段的思想特点及对策

    毕业阶段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后时期,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比较多,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思想斗争比较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干部要深入实际,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使我们的学生顺利完成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这一过渡,做一个合格的毕业学生.

    作者:汤志斌;陈进伟;李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治疗十二指肠瘘8例体会

    目的:探索治疗十二指肠经济、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2000年对十二指肠瘘行空肠、十二指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手术治疗8例.结果:此法有利于十二指肠创口的愈合,防止消化液的大量丢失,能早期供给营养,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结论:空肠、十二指肠Roux-Y吻合加消化液体外循环是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振环;方玉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分析(附22例报告)

    临床中脑卒中后因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venal failure.ARF)的报道甚多,但我们注意到脑卒中后的ARF是多因素的,ARF的发生还与高年龄、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后的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本文就22例脑卒中后并ARF患者,结合有关文献,就其发病的几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就其防治进行了讨论.

    作者:龚细礼;杨纯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更新观念强化能力树立学生干部新的形象——新世纪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浅论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好学生干部,是作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新的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在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照下,如何选拔学生干部,如何培养学生于部,树立学生干部新的形象?需要我们有一个新的认识,树立一种新的观念.

    作者:童山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医德教育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尚医德、品质合格的医学人才,体育精神在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利用体育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挖掘提炼其中的体育精神,从而引伸到医德教育之中.

    作者:曾子曼;谭成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做好后进学生转化工作的对策

    后进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做好其转化工作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抓好校风校纪、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如何抓好后进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作者:蔡再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护理程序在静脉输液操作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完整、系统的护理工作方法,把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灵活的运用到专业技能操作过程中,既能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程序的理解和运用,又能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机械的操作水平上.

    作者:唐叶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校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探究

    高校德育既需要显性课程为主体,又需要以隐性课程作支撑,文章阐述了隐性课程的渊源、概念及其内涵,探讨了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出了建设隐性课程的基本策略.

    作者:雷绍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600例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检测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病原学特征及其检测方法,为BV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方法:本文对600例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性状、抗生素敏感试验等方面的检测.结果:600例BV患者中检出阴道加特纳菌(gardnerella vagimalis,GV)428例,占71.3%,其余为GV菌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混合感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GV菌对灭滴灵、氯林可霉素敏感性高.结论:GV菌是BV的主要病原菌,首选治疗药物为灭1滴灵和氯林可霉素.

    作者:张文玲;吴水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外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文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价值现,词汇的文化内涵、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对教学中的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进行分析,主张在英语教学中将文化背景知识高于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文化差异的适应能力.

    作者:刘颂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运用心理学做好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之初探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任何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

    作者:刘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体外细胞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DNA诊断及PCR检测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人类基因的解密更为人类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带来无限曙光.然而细胞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研究的深入,对探讨疾病的病因及机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人自2000年9月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研修以来,在全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赵水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体外内皮细胞培养26次,脂肪细胞培养8次,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才红;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1例符合济南会议诊断标准的HIE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E CT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其中轻度13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中、童度可伴有颅内出血,有21例.临床与CT分度对照总体符合率60.98%.结论:CT检查在H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同时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估计预后.

    作者:金科;袁友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含量测定中的一点改进

    改进枸橼酸喷托维林含量测定中操作方法,将一次性加入3ml20%NaOH试液,改为加入15ml4%NaOH试液.结果:测得含量与实际平均含量相符,偏差小.结论:改进后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不易包裹.特别是针对那些辅料多,片重量大的片剂提取得更加完全.

    作者:龙丽萍;罗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26例产妇随机分成传统分娩法对照组A和穴注组B,穴注组于宫口开至3~4cm时,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药液各1ml,必要时重复注射.结果: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催产素使用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产妇一般情况、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A比较P<0.05,元显著性差异.结论:次髎三阴交穴注新斯的明、罗通定,对分娩镇痛效果优良.

    作者:钟郑民;王谅;谢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重要方面,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之时,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使中国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以及老师也努力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与我们的投入相比并不理想,在德育的实施中,经常事倍功半牧效甚微.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一种局面应进行认真的反思.我们应首先认清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势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信心,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杨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药的掺假与伪制

    中药是我国具悠久历史的传统药物,其独特的功效和较小的毒副作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中药品质的优劣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科研工作的准确性.而影响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杂质.杂质系某种物质中所夹杂的不纯成分.主要有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两大类.笔者就多年来中药流通领域中常见中药掺假与伪制手法作一总结.

    作者:翁榕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