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郝进芳;陈凤艳

关键词:儿科, 护理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
摘要:目的:评价全面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12月,儿科收治住院患儿844例,常规护理,2016年1月~12月,儿科收治住院患儿882例,进行全面质量改进.结果:2016年护理满意率高于2015年,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一轮质量改进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目的:总结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各类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对策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针对我院急诊科在护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以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者的风险意识、应对能力及职业素养,并于2015年12月开始实施;从护理差错出现率、投诉率、患者满意度这三个方面比较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及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两个时期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执行针对性对策后,我院急诊科护理差错出现率、投诉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诊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在总体上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水平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值得践行并推广.

    作者:魏新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潜在护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估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价值观察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中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并阐述其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曾在2015年4月份到2016年4月份所接收的80例神经内科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护理的风险进行防范与加强,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60%,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无一例护理缺陷,而对照组护理缺陷例数为10例,实验组的护理缺陷也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该种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刘斯尔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环节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环节式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环节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10%,对照组为79.3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环节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静;江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2012年8月至2016年8月的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1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程优化护理,相比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较对照组良好,其中急诊时间为(40.71±13.11)min,且生活质量各项分值较高,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全程优化护理应用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少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针刺配合穴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针对本院针刺配合穴位治疗临床治疗患者60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卡方检验.结果:针刺配合穴位治疗与单纯针刺治疗在起效时间、治疗效果以及饮食情况和精神状态情况的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呃逆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安全性,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在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用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对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于7d之后,对40例症状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常规治疗前后症状差异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发热、烦躁不安、全身不适、乏力等,提高了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病症控制效果.治疗后治愈36例,2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持续治疗后,1例无效者病况得到控制.结论:雾化吸入治疗适合小儿呼吸道感染病症处理,效果显著.

    作者:张星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质量的探析

    目的:研究复方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对复方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重辛伐他汀含量及其均匀度、烟酸含量三方面进行测定,判断药品的质量.结果:经试验,3批复方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的辛伐他汀层的含量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含量均匀度的相关规定.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复方辛伐他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测定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琳琳;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10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服务.同时选取同时期100例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4.0%),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模式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强化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质量,提高就诊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光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改善程度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内科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康萍;罗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方法:以我院急诊内科救治的9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样本,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给药前和1个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NYHA级数的差异.结果:干预组重症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给药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NYHA级数相似,P>0.05;1个月后干预组相较于常规组左室射血分数、NYHA级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给予常规治疗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且不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平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90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5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模式、规范化健康教育措施,对两组患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率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96.84%(92/95)高于对照组84.21%(80/9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84%(92/95)高于对照组83.16%(79/95),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科护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莎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安普贴在术后使用镇痛泵过程中预防静脉炎的运用

    目的:探讨安普贴在术后使用镇痛泵的过程中能有效预防及减轻静脉炎.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05月术后使用镇痛泵的100名患者,其中50名使用安普贴的为实验组,未使用安普贴的50名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产妇在使用镇痛泵过程中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能有效预防及减轻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燕;苏心怡;马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细节护理服务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服务在提高体检中心护理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体检中心2016年3月-2016年12月91例体检人员,随机分组,实验组(n=45)给予细节护理服务,对照组(n=46)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健康教育、工作能力等方面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服务以人性化护理为基础,能够显著优化体检中心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作者:王兴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及预防

    目的:分析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存在以及预防和管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9例胸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抗风险意识和护患关系,提高风险预防和管理能力.结果: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使患者满意度提升,医患纠纷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

    作者:田彩霞;刘文利;丁凯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系统性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直腿抬高试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直腿抬高试验,操作简单、方便,是骨科对腰腿痛病人进行临床检查的一个常用的方法,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其在临床中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查阅相关文献,就直腿抬高试验的原理、操作、临床意义及相关因素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先累;贾方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癌症基因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一、基因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旨在修改,删除或替换靶细胞中异常基因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些靶细胞可以是恶性的原发或转移结节,循环肿瘤细胞或休眠干细胞,和特异性细胞例如 T 细胞淋巴细胞或树突状细胞.

    作者:田一均;李仁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科门诊对孕产妇进行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产科门诊进行孕期营养指导的200例孕妇作为治疗组,同期随机统计未接受营养指导的2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期的并发症,营养及婴儿发育状况、分娩期并发症、乳汁营养评价、产后康复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孕妇在妊娠期并发症、孕期基本营养、婴儿发育状况、分娩期并发症、乳汁营养检测、及产后康复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开展孕期营养指导,能够促进孕妇及围产儿的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银;王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含量的测定方法

    目的:探析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改进头孢西丁钠的工艺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选用流动相为5mmol/L的氢氧化四丁基铵溶液―乙腈,二者的体积比为750:250,检测波波长为254nm,流速是1ml/min.结果:在检测结果中发现头孢西丁在0.3101-3.1010μg的区间内和峰面积呈现出非常好的线性关系.结论: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对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含量进行测定时,完全可以采取本文中的离子色谱法进行测定,这种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简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X线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纳入观察组,检查156个关节,同时另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退行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4处关节,纳入对照组,均进行超声、X线检查.结果:X线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与超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质破坏、痛风石、软组织肿胀、骨质增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关节腔间隙增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骨质破坏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水平分别为(514.1±89.7)μmol/L,高于对照组(115.7±39.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敏感性较好,骨质破坏与血尿酸有关.

    作者:赵辉;王冬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