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王乐丰;杨新春;李奎宝;张大鹏;王红石;刘宇;李惟铭;孙昊
目的 应用心脏评分(HEART)评价急诊胸痛患者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程度并判断其预后,以证明其应用的有效性.方法 连续观察急诊胸痛患者1 200例,分别计算各自HEART评分并进行长期随访,Kaplan-Meier法用以计算生存率,ROC曲线下面积观察该方法的准确性,并与TIMI和GRAC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34.5%的患者为低分组(HEART评分0~3),MACE事件发生率为1.4%;50.7%为中分组(4~6),MACE事件发生率为22.2%;14.8%为高分组(7~10),MACE事件发生率为60.7%;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1);心脏评分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 =0.83[95% CI:0.80 ~0.85,P<0.01],显著高于GRACE评分(0.76)和TIMI评分(0.72).结论 HEART评分适用于急诊胸痛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预测和预后判断.
作者:王旭;聂绍平;曾哲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孕产妇病死率(MMR)被认为能反映某一地区的经济水平与健康状况、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开展情况,甚至文明程度,也是衡量当地医疗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1-2].孕产妇死亡对家庭和社会不良影响严重,备受关注,降低孕产妇病死率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目标,预防和治疗与孕产有关的并发症和合并症,阻止孕产妇从临床死亡进入生物学死亡并康复不仅是妇产科医疗水平的反映,也是当今医疗技术综合应用水平的体现.
作者:田英平;曹琴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而引起的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1].典型羊水栓塞临床特征是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刚破膜不久,产妇突感寒战,出现呛咳,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昏迷和血压急速下降等心肺功能衰竭症状[2].
作者:张慧;朱琳洁;胡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衍生多肽Chromofungin (CHR)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钙内流的影响.方法 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TNF-α刺激炎症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TNF-α组、10 nmol/LCHR+ TNF-α组、100 nmol/L CHR+TNF-α组和1 000 nmoL/L CHR+ TNF-α组.Transwell小室法检测EA.hy926细胞通透性,激光共聚焦法检测EA.hy926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明显增加EA.hy926细胞通透性[(1.189±0.086)vs.(1.771±0.195),t=4.343,P=0.01];10 nmol/L、100 nmol/L和1 000 nmol/L CHR抑制TNF-α诱导的EA.hy926细胞通透性增加,其中10 nmol/L和100 nmol/L CHR显著降低TNF-α诱导的EA.hy926细胞高通透性[(1.771±0.195)vs.(1.315±0.134),t=3.403,P=0.042;(1.771 ±0.195)vs.(1.236±0.181),t=3.985,P=0.017],1 000 nmol/L CHR降低TNF-α诱导的EA.hy926细胞高通透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1 ±0.195)vs.(1.411 ±0.255),t=2.679,P=0.126].10nmol/L、100 nmol/L和1 000 nmol/L CHR作用于EA.hy926细胞时细胞内Ca2+浓度无明显变化.TNF-α诱导EA.hy926细胞外Ca2+快速内流,各时间点细胞内Ca2+荧光强度F40、Ftl100与起始荧光值F1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强度分别为:(41.497 ±3.788)vs.(56.193 ±3.082),F=196.129,P=0.000;(41.497±3.788)vs.(53.457±4.536),F=101.19,P=0.000],10nmol/L、100 nmol/L和1 000 nmol/L CHR能够抑制TNF-α引起的Ca2+快速内流.结论 CHR抑制TNF-α诱导的EA.hy926细胞通透性增加,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阻止TNF-α诱导的细胞外Ca2+内流来实现的.
作者:罗丽;张丹;古妮娜;魏伏;陈晓迎;姜丽萍;蔡国强;刘景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 资料与方法患者,25岁,男性,因下肢水肿伴腹痛1个月入我院急诊就诊.查尿蛋白+~++,伴有乏力、纳差,外院考虑肾病综合征,曾应用激素地塞米松及利尿药物治疗.后出现脐周阵发绞痛,遂来诊.既往献血时曾发生静脉炎.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查体发现脐周有压痛,双下肢对称可凹性水肿.
作者:薛硕;熊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41岁,于2012-07-18“游泳时突发意识不清”由第一目击者将之转移至池边确认颈动脉无搏动后给予胸外按压,并呼叫120,8 min后急救车到达现场.现场查体及入院查体:现场患者面容青紫,呈叹气样呼吸,血压未测到,心电图示“室颤”,给予除颤后出现房颤,且呼吸节律逐渐规则;入院后检查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呼吸节律规整,血压100/70 mmHg(1mmHg=0.133 kPa),仍呈昏迷状态.
作者:唐峰;王士梅;刘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心脏异物比较少见,大多为外伤时异物通过胸壁进入心脏所致[1-2].闭合性心脏外伤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但有隐蔽性、迟发性的特点,易漏诊和误诊[3].本文报道一例心脏异物损伤误诊急性冠脉综合征一例.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56岁.因间断活动后胸闷痛10余天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有长期吸烟史.患者近10余天于快速行走及劳累时出现心前区闷痛,无放散痛,无晕厥,休息后胸痛可自行缓解,近2天活动时胸痛频繁发作,且胸痛程度加重.
作者:刘大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诊治策略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CU收治的SAP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排除标准:年龄<18岁、住院时间<72 h、纳入其他试验研究.共计入选45例SAP患者,依据是否应用AGI分级诊治策略而分成AGI分级诊治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APACHEⅡ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病死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开始时间和EN达标时间(EN达到目标喂养量时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AGI分级诊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N开始时间分别为2.0(1,2.8)d、5.7 (3.7,9.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49,P<0.01);AGI分级诊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N达标时间分别为5.5 (3.3,8.8)d、10.4 (8.0,12.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92,P=0.001).(2)比较AGI分级诊治组和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 vs57.14%,P=0.028 1);两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0% vs.23.81%,P=0.039 4).(3)比较AGI分级诊治组和对照组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 vs.33.33%,P=0.1943);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3±10.58) dvs.(31.10±15.33)d,P=0.046].结论 AGI分级诊治策略可使SAP患者在人院后更早接受EN支持和达到目标喂养量,并能够降低部分感染的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为临床SAP患者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东;潘伟云;丁黎莉;王育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缺血和脑梗死是继发性损伤中常见的病理改变,被称为外伤性血液动力学性血管麻痹性缺血灶,尤其在脑损伤的缺血半影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后氧造成了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终导致细胞程序性坏死,即细胞凋亡[1],因此改善组织的氧供被认为是治疗脑外伤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朱岁军;刘晨;沈建;王俊;唐超;单华;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肾功能是影响AMI患者长、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研究报道,AMI患者为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高危人群,其发生率约为7.1%~22%[2-4].当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CS)时,AKI发病率更可高达55%[4].
作者:裴源源;朱继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曾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随着心律失常抑制试验报告的发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地位迅速下降,利多卡因的应用也迅速减少,尤其是随着胺碘酮应用的再度热捧,利多卡因几乎被遗忘.笔者在实践中体会,胺碘酮固然有其优势,但利多卡因仍有其不可替代作用.
作者:张清伟;卢健棋;杨清华;陈远平;訾勇;何贵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脓毒症(sepsis)是指各种微生物或其毒素等感染因素诱发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引起组织器官继发性损伤,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近些年研究发现,脓毒症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失控与组织损害与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免疫因子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包括调节性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等,其中DC数量及免疫功能的改变均可影响脓毒症的发展过程,因此,针对DC介导免疫状态监测及其调理措施已成为脓毒症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
作者:李秀花;姚咏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且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几十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是危重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2].脓毒症时细菌及其毒素可作用于吞噬细胞,生成大量代谢产物,如丙二醛(MDA)等,引起细胞水肿、溶酶体破裂等效应而导致肝脏损伤[3-4].
作者:张剑;卢中秋;张宁;徐俊龙;李冬;楼天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不同Stanford分型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急诊科就诊和收住院治疗的162例AAD患者临床资料,按Stanford分型分析患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应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AD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所有的AAD患者中,年龄(53.9±13.5)岁(国外平均年龄61.0岁),其中87.0%的患者年龄小于65.0岁;77.2%的患者存在高血压;D-二聚体诊断AAD的总体敏感度为93.2%,乳胶法检测(<0.5 mg/L)的敏感度为90.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0~400 ng/mL)的敏感度为94.7%;超声/超声心动检查诊断AAD的敏感度为91.5%,其中A型AAD患者的敏感度为100%,可作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首选检查,同时可用于AA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A型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B型患者(30.7% vs.3.4%,P<0.05),经手术(支架)治疗的AAD患者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明显下降(8.5% vs.23.8%,P<0.05);确诊时间>4h、就诊时存在低血压休克和(或)心包填塞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AD的发病年龄低于国外;超声检查敏感度高,是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诊断夹层的补充手段;尽量缩短确诊时间和早期手术干预可降低AAD患者的病死率,而A型患者可能手术获益更大.
作者:闫圣涛;张国虹;练睿;高文;孙力超;张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急诊直接心脏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可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有效的治疗方法[1],IRA开通后心肌可获得良好的血流灌注.
作者:杨月霞;王怀新;童雨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马里兰急诊医学必知(Maryland Emergency Medicine Pearls)Brugada综合征Semhar Tewelde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心律紊乱性疾病,由钠离子基因突变造成.心律失常经常在休息时或睡眠时发生,表现为室颤和突发性心脏骤停.
作者:肖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解毒药,目前已被20多个国家禁止或者严格限制使用.在我国使用、生产量大,使用不当或误服均可导致中毒,口服致死率高达60%~90%[1],大剂量口服患者短期内即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而度过急性期的患者往往死于肺纤维化[2].
作者:谢宗贤;徐兵;王繁麟;朱健;王进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近、远期预后.方法 从1999年1月至2014年5月,共完成5 798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入选经急诊造影证实梗死相关血管(IRA)为ULMCA的A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存在CS将患者分为休克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分析ULMCA病变导致AMI患者合并CS的临床特点,以及合并CS对该类患者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终有58例ULMCA病变所致AMI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1例患者(53.4%)存在CS.与对照组比较,CS组患者术前侧支循环2~3级的比率、终的TIMI血流3级比率和左室射血分数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则提示仅有较低的术前侧支循环2-3级是住院期间发生CS的预测因素(OR =0.19,P=0.02).住院期间一共死亡23例(39.7%),其中休克组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4.5% vs.11.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S是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素(OR =6.94,P=0.01).35例患者存活出院,完成中位数42.0个月(12.0,60.0)的随访.Kaplan-Meier分析估算无休克患者的总累计生存率为51.8%,而休克患者的总累计生存率仅为20.3%(Log-rank,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存在CS则是ULMCA病变所致AMI患者总病死率的唯一预测因素(HR =4.67,P=0.004).结论 ULMCA病变所致的AMI患者病情凶险,CS发生率高,CS与该类患者近、远期病死率相关.
作者:徐立;王乐丰;杨新春;李奎宝;张大鹏;王红石;刘宇;李惟铭;孙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5年5月21日,欧洲《急性心力衰竭院前和院内早期处理共识》(以下简称“新共识”)公布,该共识由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心力衰竭委员会(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HFA)、欧洲急诊学会和理论急诊医学会联合制定[1-2].
作者:程凯;徐峰;陈玉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性,50岁,“被路人发现躺于路边(当时气温-7℃)意识不清4h”于2013年1月17日12时入住邢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出,R 13次/min,肛温26℃(监护仪体温探头),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哕音,心率31次/min,心音微弱,肠鸣音未闻及,双侧巴氏征未引出.
作者:王军辉;李超;王雅倩;赵麦良;陈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