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波;夏晓波;邓琪琳;王平宝
目的:探讨模拟修复上颌骨裂隙后,前牵引力对上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的影响规律,为临床上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自主探索建立的唇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 10.0软件模拟修复上颌骨裂隙,模拟上颌前牵引,观察前牵引力作用下上颌骨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未修复裂隙的上颌骨在前牵引力作用下,健侧发生明显移动,患侧移位不明显,裂隙有扩大的趋势.模拟修复裂隙后在前牵引方向与功能牙合平面呈向下30°;每侧500 g的力作用下上颌骨第一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分布均匀.结论:上颌骨裂隙未修复前,在前牵引力作用下裂隙有扩大化的趋势, 修复上颌骨裂隙后,行前牵引矫形治疗有利于上颌骨发育.
作者:雷勇华;翦新春;任毕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围术期处理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6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年龄 20 d~3岁,体质量3~18(9.60±2.75)kg;非紫绀型心脏病149例,紫绀型先心病57例;206例中2例行姑息性手术,204例行根治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4.85%;术后出现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13.6%.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把握好手术时机尽早治疗;提高手术及体外循环技术,加强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管理,注意重要器官的保护和营养支持是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杨扬;龙隆;陈胜喜;罗万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易感性差异的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奇环境反应性与海洛因成瘾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以了解其在新奇环境中的反应性,然后根据海洛因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强度不同分为高CPP组和低CPP组,各占总数的30%, 并分析其与新奇环境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海洛因处理前后实验大鼠CP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CPP组旷场实验跨格总数及运动总距离均明显高于低CPP组(P<0.01);CPP的差值与旷场实验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小剂量递增法可以有效地建立海洛因CPP易感性差异模型.大鼠在新奇环境中的反应性能够较好地预测其形成海洛因依赖的强度.
作者:王传升;谌红献;郝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前后慢性肾衰患者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改善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者36例.分别于移植术前、移植术后第1,3,7,14及28天抽血分离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ADMA和SDMA水平,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检测血清NO活性,DTNB法测定全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Se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移植术前及术后第28天多普勒超声法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肾移植术前患者血清ADMA[(2.36±0.89) μmol/L],SDMA[(0.48±0.11) μmol/L],MDA[(7.24±1.07) μmol/L]及CRP水平[9.24(0.42~66.24) μmol/L]明显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ADMA:(0.49±0.12) μmol/L;SDMA:(0.24±0.08) μmol/L;MDA:(3.12±1.21) μmol/L;CRP:2.52(0.24~5.94) μmol/L, 均P<0.01],血清NO[(38.48±12.36) μmol/L] 及SeGSHPx[(104.23±14.46) U/L]活性、FMD(5.43%±1.8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NO:(70.13±12.46) μmol/L;SeGSHPx:(201.36±82.35) U/L;FMD:(10.11±1.64)%,均P<0.01].移植术后第1天开始血清ADMA[(1.97±0.76) μmol/L],SDMA[(0.43±0.06) μmol/L],MDA[(6.24±0.82) μmol/L]及CRP[8.32(0.46~33.42) μmol/L]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NO[(42.63±11.32) μmol/L],SeGSHPx[(116.23±17.24) U/L]活性明显增高,第28天时除SDMA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别外(P>0.05),其余指标仍高于或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28天时FMD(7.04±2.13)%较移植前明显增高但仍低于正常时对照组(P<0.05).移植前后血清ADMA水平与MDA呈正相关,与SeGSHPx及FMD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衰患者移植前后血清ADMA水平变化与内皮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并与氧化应激程度相关.
作者:张卫茹;周成;谢晋良;陈本美;昌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鼠蛛网膜下腔内间断注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12 h对其神经行为学和脊髓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罗哌卡因的神经毒性.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改良Yaksh法蛛网膜下腔内置入microspinal导管至脊髓腰段后,随机分为5组(n=6):N组(对照组)经microspinal导管注入0.9%氯化钠0.12 mL/kg,每间隔1.5 h 1次,共8次;A,B,C和D组4组注药方式和体积同N组,注入药物分别为0.25%,0.5%,0.75% 和1.0%罗哌卡因.注药前和第1 次注药后12 h测定双后肢热刺激回缩阈值 (poster paw withdrawal latency to heat stimulation,PWHL)、机械刺激回缩阈值(poster paw withdrawal latency to mechanical stimulation,PWML),并进行运动功能 (motor function,MF )评分.测定神经行为学的各项指标后处死大鼠,取脊髓腰膨大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A,B,C,D 4组注药后30 s内双后肢麻痹;10~60 min双后肢肌张力恢复,其中A组大鼠在注药后10,20 min的MF评分与B,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组大鼠双后肢肌张力恢复快;而B,C组大鼠在注药后20 min的MF评分与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D组大鼠双后肢及张力恢复慢,B和C组介于A和D组之间.实验组各组(A,B,C,D组)与对照(N)组比较,双后肢PWHL和PWML的大效应百分比(percent maximum possible effect, %MPE)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结果显示,N组和A组脊髓超微结构正常;B组线粒体、内质网轻度水肿;C组脊髓髓鞘纤维板层结构疏松,轴索肿胀,局灶变性;D组脊髓神经元细胞核膜皱缩,线粒体空泡样变,内质网肿胀严重,局灶性脱髓鞘改变.结论:大鼠蛛网膜下腔内间断注射0.5%,0.75%,1.0%罗哌卡因12 h可使其脊髓超微结构产生浓度依赖性的改变.
作者:张重;胡雅姣;赵媛;陈禅;郭曲练;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中远期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对30例(49只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术,观察术前和术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24(15.93±2.35)月.术前及术后24月时眼压分别为(36.84±11.02)mmHg和(18.24±1.34)mmHg(P=0.000),术前及术后使用的抗青光眼药物分别为(2.76±0.69)种和(0.59±0.89)种(P<0.05),早中期视野缺损视野指数较术前有改善(P<0.05),晚期视野缺损没有改善.术后24月70.8%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末次随访时手术完全成功率75.5%(37/49),质量成功率93.9%(46/49).手术前后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中远期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江海波;夏晓波;邓琪琳;王平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抑郁情绪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评分筛选,将评分阳性者再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将60例汉HAMD表阳性者(HAMD≥20分)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盐酸帕罗西汀片(赛乐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降压治疗.共观察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降压效果、生活质量及抑郁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抑郁情绪显著缓解,8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由30.03±1.83下降至17.43±1.96; 降压效果更稳定;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26.17及13.63 mmHg,而对照组分别下降14.32及7.18 mmHg;治疗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生活质量总分由65.97±4.68上升到71.20±5.13.结论:心理干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抑郁情绪的高血压患者不仅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且对血压的控制较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段书;肖晶;赵水平;朱熊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CS)提取液及氯沙坦(losartan, Los) 对血管紧张素II (Ang II) 刺激后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NRK-52E中Klotho(Kl),P53,P21表达和凋亡的影响,探讨CS对Ang II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机制.方法:CS(0, 5,10,20,40,80 mg/L)单独或与Ang II (1×10-8 mol/L) 共同培养24 h.确定CS的佳干预浓度后设立对照组,Ang II (1×10-8 mol/L) 组,Ang II (1×10-8 mol/L) +CS (40 mg/L) 组,Ang II (1×10-8 mol/L) + Los (1×10-5 mol/L) 组和Ang II (1×10-8 mol/L) +CS (40 mg/L) + Los (1×10-5 mol/L) 组,培养24 h后进行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检测Kl,P53和P2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Annexin V-FITC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CS单独作用可促进NRK-52E细胞增殖,还能拮抗Ang II对其增殖的抑制(P<0.01或P<0.05);Ang II可下调Kl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 (均P<0.01);加入CS或/和Los后,Kl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53和P2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均P<0.05),各药物干预组间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可逆转Ang II诱导的Kl低表达,并抑制P53及P21的表达,从而抑制Ang II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对高血压肾损害起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唐荣;周巧玲;舒金勇;汤天凤;敖翔;彭卫生;张义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胸腺上皮肿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寻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院心胸外科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胸腺上皮肿瘤病例137例,记录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于术后进行随访,按照Masaoka病理分期将所有病例分为Masaoka I/II期和III/IV期两组,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将所有病例分为WHO A/AB/B1组和B2/B3/C组,应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等寻找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病例中124例(90.5%)行全切手术,9例(6.6%)行姑息性切除,4例(2.9%)行活检术.Masaoka I/II期病例中手术全切率(100%)明显高于III/IV期病例的全切率(分别为67.9%和63.6%,P<0.001).137例病例中总的5年、10年总生存率为71.4%和50.1%.Masaoka I/II期病例生存率明显高于III期、IV期病例(P<0.001);按照WHO分型,A/AB/B1型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2/B3/C型病例 (P<0.001);完全切除病例术后5年、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不完全切除和活检病例(P<0.001).COX回归分析发现,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完全切除及手术时年龄与预后相关.结论:Masaoka病理分期、WHO组织学分型、肿瘤完全切除及手术时患者年龄是胸腺上皮肿瘤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
作者:陈晨;尹邦良;魏启幼;胡建国;喻风雷;袁运长;赵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希佩尔林道(VHL)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肺癌及20例正常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测定VHL和HIF-1α的表达.分析VHL和HIF-1α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VHL表达阳性率(56.3%)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90.0%)(P<0.01);HIF-1α表达阳性率(65.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0.0%)(P<0.01);中高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VHL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未分化、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0.05),而HIF-1α表达阳性率则相反(P<0.05);肺癌组织中VHL和HIF-1α表达水平呈高度负相关(P<0.01).结论:VHL和HIF-1α可能是反映肺癌发生、进展、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作者:彭再梅;山长婷;王惠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眼液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效果,并探讨Smad3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哌仑西平抑制近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周龄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Ⅰ组(正常对照组):不遮盖不点药;Ⅱ组(单纯遮盖组):单纯遮盖右眼不点药;Ⅲ组(哌仑西平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3%哌仑西平滴眼液;Ⅳ组(氮酮组):遮盖右眼,每天早晚2次点0.1%氮酮液.各组均以右眼为处理眼,左眼为对照眼.6周后检测4组豚鼠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行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巩膜上Smad3及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Ⅲ组与Ⅰ组实验眼间相对性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巩膜Smad3和CTGF阳性吸光度值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印迹显示Smad3蛋白及CTGF蛋白表达Ⅱ,Ⅳ组均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而III组较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仑西平眼液能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推测哌仑西平可能通过影响巩膜 Smad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
作者:籍雪颖;张金嵩;王艳婷;孙宏亮;贾沛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MCP-1)和外周血单核细胞MCP-1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 CCR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CP-1和CCR2与ACS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ACS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分别应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受试者血清MCP-1浓度和单核细胞上CCR2的表达水平.结果:ACS组血清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CS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C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ACS患者MCP-1浓度与CCR2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MCP-1和CCR2可能与ACS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汪雁归;刘昭前;杨天(山)/(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除岛叶胶质瘤而又不伤及周边正常结构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到2008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岛叶胶质瘤的术中技巧,总结术中重要血管的保护、周边正常结构的确认及保护.结果:本组经手术全切肿瘤36例,次全切14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语言功能障碍6例(失语多在术后10 d左右开始恢复),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4例(半年后3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轻度偏瘫4例,偏瘫及语言功能障碍3例.结论:经侧裂入路的显微手术,可大程度地暴露肿瘤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从而达到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而同时保护周边正常结构的目的.
作者:张明宇;霍雷;王君宇;马志明;方加胜;饶以华;谭泽明;张振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2月109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9例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一期根治切除吻合66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 ( 29/109 ),死亡率为0.9%(1/109);1, 3, 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4%, 73.3%, 43.2%,根治性手术术后1, 3, 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93.6%,66.7%.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肿瘤Dukes分期、肿瘤病理类型和化疗是影响左半大肠癌并梗阻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一期根治手术治疗左半大肠癌并肠梗阻可行, 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疗效,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所裨益.
作者:陈晋湘;陈子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在慢性肾脏纤维化中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培跺普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慢性肾纤维化模型用5/6肾切除法制作,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模型组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培跺普利治疗组.治疗5周后,用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法检测胶原在肾脏的沉积;Western印迹检测HIF-1α蛋白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1α与CTG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m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的胶原、HIF-1α蛋白、HIF- 1α与CT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手术组比较,治疗组的胶原、HIF-1α蛋白、HIF- 1α与CTGF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CTGF的表达与HIF-1α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HIF-1α通过调节CTGF的表达参与肾脏纤维化,培跺普利可通过减少HIF-1α的表达来减轻肾脏纤维化.
作者:许辉;刘惺;宁旺斌;陶立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vascular smooth muscle α-actin, VSMA-α)表达变化在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同系移植组、正常心脏组.采用Masson和Van Gieson染色观察心肌的纤维化,计算血管狭窄的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VSMA-α表达变化与心肌纤维化和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正常心脏组、同系移植组、急性排斥组、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评分分别为0.00±0.00, 0.63±0.52,1.75±0.71和2.75±0.46,慢性排斥组心肌纤维化明显高于正常心脏及同系移植心脏(均P<0.01).而冠状动脉狭窄指数分别为0.08±0.02,0.09±0.04,0.12±0.05和62.86±17.18,其中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血管较其它组明显狭窄(均P<0.01).慢性排斥组移植心脏的心肌细胞大量表达VSMA-α. 结论: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基因的重新激活及其蛋白的异位表达与移植心脏血管病变及心肌纤维化有关.
作者:张明奎;杨进福;胡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在裸鼠体内转入HBx基因的QSG7701细胞株形成移植瘤,并探讨裸鼠成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已成功构建的高表达HBx基因的pCMVX/QSG7701细胞株作为实验组,以pRcCMV2/QSG7701细胞株和QSG7701细胞株为对照组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裸鼠能否成瘤.HE染色研究移植瘤的组织形态学特征,以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pCMVX/QSG7701细胞、pRcCMV2/QSG7701细胞及QSG7701细胞的p53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接种pCMVX/QSG7701细胞株的裸鼠在第2周开始出现移植瘤生长,周围器官和组织未发现转移灶.对照组至接种后第35天无移植瘤生长.HE染色证实移植瘤为肝细胞癌组织.移植瘤和pCMVX/QSG7701细胞中突变型p53和c-Myc mRNA的表达量较pRcCMV2/QSG7701细胞和QSG7701细胞明显增高(P<0.01).结论:HBx基因表达可以直接导致肝细胞癌变;HBx能上调移植瘤和pMVX/QSG7701细胞中突变型p53和c-Myc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导致肝细胞癌变.
作者:侯周华;刘国珍;郑芳;谭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