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麝香风湿油的质量标准研究

徐洪水;宋友昕;郑海华;吕武清

关键词:麝香风湿油, 薄荷油, 丁香罗勒油, 肉桂油, 薄层色谱法
摘要:目的制定麝香风湿油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制剂中的薄荷油、丁香罗勒油、肉桂油进行了薄层鉴别方法的研究.结果各味药材在各自的条件下均能获得很好的分离,且阴性无干扰.结论建立了薄荷油、丁香罗勒油、肉桂油的薄层鉴别方法,且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麝香风湿油的质量标准.
中国新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3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二组,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P.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时间,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01),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P<0.001),迅速恢复血清胆碱脂酶活力,病死率降低16.6%.结论在常规内科综合性治疗的同时,及时适当应用HP技术,可提高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洁文;徐海燕;李玉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我院内科住院病人用药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我院内科住院病人合理用药情况,我们对我院内科2002年住院病人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绝大部分用药情况还是比较合理、安全、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现分析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明慧;崔爱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伊贝、湖贝、浙贝、松贝的薄层鉴别及蛇胆川贝散中贝母素乙的测定

    目的考察伊贝、湖贝、浙贝、松贝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建立蛇胆川贝散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波长反射法直线扫描进行测定,检测波长λ=500nm.结果本方法的线性方程为Y=1482.4X-49987,r=0.9980;平均回收率为104.08%,RSD=4.16%(n=6).结论建立了蛇胆川贝散中贝母素乙的薄层色谱测定方法,为蛇胆川贝散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叶碧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11月-2003年5月成功实施了4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4人均存活至今.现将原位心脏移植的手术配合总结并讨论如下:

    作者:葛丽萍;夏玲;陈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浅谈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情报业务的必要性

    医院开展药学情报业务的目的是在于提供药物动态,并且加以评价,使医生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工作.它是伴随着新药不断开发、种类不断增多、药物毒副作用不断危及人体健康以及药学文献成倍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

    作者:谭常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老年重型肝病并发低血钾症的护理

    低血钾症是重型肝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老年患者低血钾所致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及行为语言异常等症状与重症肝病的临床表现相似,有一定的隐蔽性;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容易诱发低钾血症并且不易纠正,所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低血钾症,及时补钾将会提高老年患者重症肝病的救治效果.

    作者:鲍鹤玫;李艳;陈福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硫膏剂的复方制剂及临床应用

    硫磺软膏、乳膏是皮肤科常用药品,由于疗效较好,价格低廉等优点,深受好评.它具有拟制皮脂分泌、止痒和角质促成等作用,主要用于脂溢性皮炎、痤疮、单纯糠疹等皮肤疾患,但是由于硫磺膏剂单独使用时,对皮肤刺激性大、效果不明显等缺点,这些年硫膏剂的复方制剂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此作一概括.

    作者:祝红宇;王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论完善执业药师管理制度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执业药师是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不可或缺的药学技术力量.

    作者:邵方晓;刘吉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多系统或多器官病变和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潘桂琼;唐灵芝;白昆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比色法测定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

    目的建立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醋酸泼尼松C17的α-醇酮基有还原性,在强碱溶液中能与氧化剂四氮唑盐反应,与红四氮唑反应生成定量的红色产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浓度在2.86ug/ml-25.71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9),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1.13%(n=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罗丽娟;黄诺嘉;唐莹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包括普伐他汀(pravastatin)、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n)、氟伐他汀(nuvatat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及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m)等.

    作者:董祝斌;张学农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多潘立酮联合阿米替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的影响(附172例临床报告)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组病因未明,且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候群的临床综合征[1].

    作者:李超;张华松;宋天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HPLC测定糖尿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目的测定糖尿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Inertsil ODS-3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三乙胺(65:3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结果在0.2108μg-1.897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8%(n=5),RSD=3.0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利胜;朱盛华;王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肌束分离法培养高纯度肌肉卫星细胞

    目的改进分离培养肌肉卫星细胞的方法.方法选择兔前肢三头肌通过胶原酶消化、提纯肌束,再用胰蛋白酶消化肌束上的卫星细胞.在含有200ml/L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使用骨骼肌肌动蛋白抗体和肌球蛋白抗体进行鉴定.结果使用本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肌肉卫星细胞(>0.99),骨骼肌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可以用于卫星细胞的鉴定.结论使用分离纯化肌束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从而得到高纯度卫星细胞,方法简单,可以用于今后的研究工作.

    作者:杨成;周树夏;杨耀武;刘彦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辨证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6例浅析)

    为探讨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骨盆牵引、手法复位、中药辨证施治综合治疗356例,疗效分析,对病程短、体质好、初发者及左侧型或右侧型突出症效果好.在临床上采用骨盆牵引要注意个体差异及耐受力,手法复位对局部的舒筋活络、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促进炎症与水肿吸收,纠正偏歪的棘突,恢复脊柱内、外平衡起关键性作用,中药辨证施治是必不可少的.临床采用综合施治是合理措施.

    作者:罗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口康含漱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口康含漱液的制备及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USP24版和2000年版的<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实验.结果薄膜过滤法较平板菌落计数法更能去除口康含漱液中的杀菌成分,利于污染菌的生长.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口康含漱液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行性强,能较好地完成对细菌数和控制菌的检测.

    作者:黄凯文;郭洁文;周永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鲍氏不动杆菌致前列腺炎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2002年8月因尿频排尿不适.排尿后来我院就诊,体温37.8℃,血常规10.9×109,N 0.79、M0.08、L 0.14,前列腺液常规卵磷脂小体微量,WBC:++/HP,RBC1-8/HP.经医生按摩前列腺取前列腺液作培养,分离出鲍氏不动杆菌.

    作者:玛依努尔;晓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脐绕颈二周58例阴道试产观察

    目的探讨脐绕颈二周者阴道试产的新生儿结局及监护.方法将58例脐绕颈二周病例分别与相同例数脐绕颈一周(对照组1)及无脐绕颈(对照组2)作对比分析.结果脐绕颈二周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7.%,阴道助产率为413%,剖宫产率为43.1%,而对照组1各为25.8%,27.6%,24.1%,对照组2各为8.62%,17.2%,10.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脐绕颈二周易致羊水粪染、新生儿低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增高.同时其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也增高.故应加强监护,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赵飞飞;陆琼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从JNC7看高血压病的防治进展

    1总论<美国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7)于2003年5月14日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公布,并于5月21日正式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作者:刘跃华;贾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GC测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

    目的建立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将样品酯化后检测其中的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椒目仁油中α-亚麻酸的平均含量为70.47%,精密度RSD=2.7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6%,RSD=3.62%;结论椒目仁油中含有较多的α-亚麻酸,是一种极待开发利用的油脂资源.

    作者:王捷频;李晓晔;许自超;王四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中国新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